2005年3月8日 星期二

我的教育理想

學生:
我有一個夢,就是讓學生知道他們都是世界的公民,有學養、自律,能獨立思考,認識及尊重不同的文化,主動參與討論,尋找新發現,擁有道德勇氣,敢於追求公義,也敢於實踐信念。在這個夢背後,還潛藏着一個更深的信念,就是相信教育不單要幫助學生從奴役中得自由和釋放,還要培養學生以幫助他人同得自由和釋放為己任。因此,自由教育/通識教育(Liberal Education/ Liberal Studies)同時亦讓學生去實踐解放的工作(Liberating practice)。正如賴品超先生在〈基督教神學與博雅教育理想〉一文所說:「既不作世界的奴隸,也不是操控世界的奴隸主」。
學校:
香港中文大學林孟平老師常常提醒我們:「不要利用學生建立學校的聲譽,倒要利用學校建立學生的生命」。學校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以僕人的心,服侍我們的學生,即使在最難教的學生身上,也要能看見上帝的形象。聯合國前秘書長韓瑪紹的在《痕/》中說過:「如果你的目標並不是來自你內心深處最潛藏的悲愴,即使勝利了也徒添哀傷,因為這只會叫你意識到自己的軟弱。」如果學校只重視公開考試的成績、增值指數和外評報告,即使成為「第一組別」中學(其實只有第一組別學生),也軟弱得「看不見成功的空虛,成就的虛無、勞苦的荒涼」。
課程:
教育改革未特別提到具體的課程指引,只留着一片灰色地帶,這正是課程改革的精緒所在。教統局放權讓學校自行發展校本課程,但學校未有能力作出回應,只能因循過去默書、串生字、死記硬背的機械動作。而我卻希望把握這灰色的空間,與機械的課程一刀兩斷,活出校本課程的生命。老師應從學生的自身經驗出發,設計教學活動,發展處境化的課程(contextualized curriculum),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我希望學生有一天可以在九龍公園學習數學原理,從香港流行歌曲發掘香港歷史,從可口可樂和麥當奴看到消費與剝削,從《大長今》電視劇看到道德的絕對性,學生還可以自行發掘更多學習材料。
老師:
老師不再是被動的課程執行者,我們必須建立覺識力,察覺自身教學行為的原因,主動理解課程及介入課程發展,評估自己的行為對外在世界(學生、學校文化及社會)帶來的影響。老師一方面要「成為主體」,避免落入制度化形成的疏離感與無力感;另一方面,老師也要幫助學生「成為主體」,讓他們燃起對生命的熱情。
結語:
又見天際間的斜陽。有人說黑夜將至,叫我別再作夢,如果教育理想只是一些不可能的夢,不要叫醒我,讓我沉醉在夢鄉之中,這個夢是我心之所繫,也給我前進的力量,因為我相信這是黎明的斜陽,這讓我在新的一天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