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口述歷史反思-馨兒

過去一個月,每星期寫一篇生命故事,暫時尚能按進度完成。今天收到馨兒的回應,讀後很感動,也是給自己繼續下去的動力。

  1. 對於最後完成的文章,你們有何感想?
感動和感歎吧。記得當初參與口述歷史的工作,內心是惴惴不安的。畢竟我是選修商科,平時除了中文和通識科外甚少接觸中文,自覺文學涵養不高,而平時也甚少讀歷史書、和其他人研究歷史,因而不知我是否有能力與同學完成與歷史有關的工作而不拖他人後腿、是否有能力用我的文字將他人的一生準確地呈現出來。而自己和同學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了數次採訪、輯錄對話的精華再將採訪的情景用文字呈現出來。而過程中縱然意外連連、而自己所真正負責的部分也不多,但最終我還是沒為工作帶來太大的麻煩,文章也順利完成——內心必然是感動的。
而同時,看著眼前寥寥四千多字,便簡述了一個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的一生,似乎生命中許多曾經看似重要的事情或曾以為犯下的萬劫不復的過失,在很久很久之後,回過頭來再憶述時,便顯得那麼單薄和瑣碎,似乎不努力去記得去抓住,那些回憶、往事便會飄走或破碎,便無從考跡。而正是這些歷史、這些回憶太易失去,才更需要以口述歷史的方式,將這些在歷史長河中每一個小小的歷史記錄下來,讓過去的時光更完整,讓現在的人們更了解自己居住著的土地的過去,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將去向何方。


  1. 與你們寫的定稿作比較,我編輯的文章有何不同?
就正如不完整的拼圖與完整的圖畫。我們的定稿是由多次的採訪剪輯拼湊而成,再加入個人的一些感想,讀起來,便是如聽著我們零零碎碎地轉述我們所了解的梁師傅的過去。而編輯后的文章便是層層遞進。從梁師傅一生的簡述,到我們去採訪他所聽到的話語,而字裡行間穿插著梁師傅的動作和即時的感想。讀者仿佛成了採訪者,在了解梁師傅后走進了盈寶園,親身前去採訪梁師傅,而梁師傅的形象就生動地浮現在了眼前。


  1. 你認為文章哪些地方最有歷史價值?
農民建築師。
在我看來,歷史價值是因人而異的。正如在我看看來,我的過去便最有歷史價值,因這些歷史造就了如今的我,也是我切切實實曾經歷的,親身體會的。而對於別人,我的歷史并無太大價值。
而客觀來看,若要找個最有歷史價值的地方,便是對現今人影響最大、甚至融入了如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歷史。而農民建築師便描述了梁師傅來香港后如何在香港這個地方靠自己一手一腳興建起一座座樸實、有著獨特建築風格的屋子。
若對香港沒多大感情,便會覺得香港越是現代化、越是繁榮富裕便越造福當地的居民。因而不少人對那些反對香港過度發展、反對為了發展而改變舊有景象的人們感到疑惑甚至不滿——因為你們的自私,阻礙了香港的發展、阻礙了香港人享有更富裕經濟、過上更好生活的權利。他們也許會這麼想。
而到這些歷史,我們便接近原居民、或在香港居住已久、曾為香港的建設和發展出力的人們對香港的感情,以及對香港經不斷發展改變而似乎已目全非的惋惜和感歎。有的人喜歡這個地方,也許是在這能過上好日子,能擁有頗為豐富的物質生活。但也有這麼一群人,因為過去曾在香港這個地方留下的點點滴滴、因這個地方見證了自己與不同人留下的牽絆、維繫和回憶而對這個地方充滿感情。因而看著這個地方的景象、氛圍的改變、以至於身邊的人漸漸因各種原因而離開這個地方,便更是不捨、更希望保留香港最純真、原始的一面,以讓身邊不至於有更多的朋友因為香港的改變而離開、更希望在回憶里的景象能再現。
而若不了解這些情感,便讓我們容易在評論不同政策、不同發展方向下忽略了這些人的感受。香港一直以多元社會為榮、自詳能包容接納不同背景意見的人士。但若連自己居民的意見都不去接納、包容和理解,那必定是個笑話了。


  1. 文章能反映梁師傅和土地的關係嗎?即能反映鄉土情感嗎?能夠的話,是哪些部份的作用?如果不能夠的話,是欠缺了什麼?
 我認為能。
 在拆得走的地基,拆不走的房子這一段,簡單地複述了梁師傅在香港,尤其是在馬屎埔這個地方的點點滴滴。而再道出在政府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下梁師傅被逼遷的事實,更能帶出現實的無奈和梁師傅內心的不捨。
縱然梁師傅從頭到尾都沒有直接用言語道出內心的感受,但從他過往的點滴、言行和舉止,一個個片段都流露著梁師傅對這個自己成家立室、生活數十年、自己一手一腳發展的土地和興建的房屋的感情。
 梁師傅和梁太總喜歡稱自己住的地方是個爛地方,沒什麼好留戀的。但從對話訪問中可察覺,即便有更好的居住環境給他們,他們還是寧願留在這個爛地方。
 總覺得上一輩的彆扭和刀子嘴豆腐心挺有趣和可愛的。但若能多與他們交流,聽見他們親口直接地道出對土地的感情與離開的不捨,也許能讓讀者更容易、直接了當地感受上一輩對香港這個地方的情感、感受到人與土地的關係與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