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從捐款到奉獻-四川地震對教師的挑戰

早會傳來禱告的聲音,為四川的災民送上祝福,但祝禱聲在課室內迴盪,學生充耳不聞,眼睛沒有離開過筆記,又是測驗的季節,下堂便要測驗了,誰理會擴音器傳來的雜音?看在眼內,悲從中來,不想打斷禱告的聲音,也不想站在道德高地,細數學生的不是。於是,當同事仍為四川的災民祈禱時,我只好閉上眼睛,為我的學生祈禱,求上主給他們遠大的目光、廣闊的心胸和憐憫的心腸。

學生知道測驗考試「難」,知升學就業「難」,卻不知道世界充滿「苦難」。從困難到苦難,他們要走多遠呢?每天每夜都被災難場面轟炸,無時無刻不在惦念災民的生命,但資訊愈發達愈顯得我們無力。旁觀他人的痛苦,無論電視台如何「直擊」最新情況,無論我們多麼「緊貼」災情,我們也不可能成為「他們」。於是震撼的畫面讓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由十元百塊到千千萬萬,數字成為救災追求的目標。是的,沒有錢怎可讓災民重建家園?沒有錢怎可購買足夠的醫療補給?於是,又有更震撼的畫面出現,又有更感人的場面播放,更龐大的善款滾滾而來。最怕籌得的款項成為最終目標,最後曲終人散,有錢的都出了錢,有力的都出了力,各自歸回自己的生活,一切又如常。數字與苦難在不知不覺間本末倒置,捐款成為現代的贖罪券,只要努力捐款,便可買得個心安理得。

在這個功利主義當道的社會,學生每每以捐款的數目來衡量捐獻的意義。新聞不斷報道某財團捐款一百萬元賑災,某名人捐款一億元賑災。相比之下,學生會問自己的十元八塊又有甚麼作用呢?於是,作為老師,我便陷於兩難之中,我希望學生將目光從自己的困難放大至別人的苦難,但我又未能提供方法讓學生參與別人的苦難。我既不希望學生以購買贖罪券的心態捐款,也不希望學生因自己的捐獻微不足道而袖手旁觀。我突然想起讀中學時校長的一段話,他叫我們省下買汽水的錢作捐款,否則不捐也罷。於是,我又想起了聖經中的窮寡婦,我希望同學明白捐款和奉獻的分別。

  
我請同學閉上眼睛,想像他們一天的生活,我問他們,他們是否願意為四川的災民作一些生活的轉變,例如午飯叫凍飲的同學會否改作熱飲,或者本來乘的士回家的同學會否改乘巴士,然後將省下的錢奉獻給四川災民?我提醒他們,不要捐多餘的金錢,只要「奉獻」那些因為捨棄了的生活而省下的金錢。我亦提醒他們,不要利用捐款裝飾自己的冷漠,忠於自己的想法,學習誠實生活。於是,同學默默地反省,安靜地奉獻,沒有報數,只有默禱,我們也要學習從自己的困難走向他人的苦難。

我們雖然不能成為四川災民的一分子,亦不能與他們一起受災,但我們卻可以透過捨棄,參與他們痛苦、記念他們的悲傷。愛有時不是能付出多少,而是能放棄多少。我們當然希望金錢能減輕他們所受的痛苦,但最重要的,是別人的痛苦能否改變我們,讓我們變得更慈悲,更憐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