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重整

論文終於寫好了,人生有待重整。
這一年半的經歷,看清了問題,也看清了自己。
行動研究是真誠面對自己的旅程,
在發光螢幕和瞳孔之間,就是內心和文字的掙扎,
答辯期間,寶賢師說我曾經質疑她的課堂沒有教理論。
真的是我嗎?我問。
是你,真的是你。她笑了。
做這次研究,我很遺憾沒有給學生更多的經歷。
例如:
和學生一起讀《又喊又笑:阿婆口述歷史》,而不是把文章交給學生,然後讓學生自己讀。
我很和學生共讀。
還記得六年前做中一的班主任,一早起來便回到課室,拿起蔣蘍的《感覺十書》,透過他的文字和學生一起追尋自己感覺的回憶。
如果,再來一次:
我可以和學生一起讀自傳體、半自傳體,甚至報道式的口述歷史文章。
袁梅芳老師的《中國遠征軍》證明了學生的能力,但對於一搬學生而言,要給他們更多的選項,由他們決定最自在、最能把握的書寫形式,再交由敘事者共同校正。
甚至,假若學生的書寫能力不足,可讓他們編輯錄音檔案,還原最基本的aural形式。
我一直希望令歷史更生活化、更觸手可及。
不只是電車、唐樓的象徵式集體記憶,
而是更瑣碎、更親近的庶民生活。
每一個轉角,都發現歷史的痕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