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算個弄潮兒,趕得上這個波蘭舊浪,在回顧影展看了三套新浪潮電影:波蘭斯基的《孤島驚魂》、華意達的《一切有售》和贊祿西的《偽裝》。我本來希望透過電影,一窺六十年代的波蘭社會面貌,也了解一些關於這個蘇聯衛星國家的意識形態,但不知是選片的問題還是小弟無知,我從三套電影中看不到波蘭電影的獨特性,也沒有太大的驚喜。
《孤島驚魂》講述兩個住在英倫孤島的無聊夫婦,巧遇兩個誤闖孤島的賊人,其中一個惡賊闖入他們的大屋,拔掉電話線,成為孤島上的新主人。孤島上的男主人怕事,女主人無聊貪玩,對新來的客人欲拒還迎,而惡賊也順水推舟,對夫婦呼呼喝喝,惡言相向,當個孤島的新主人。本來寓意和意象頗佳,孤島只有一條公路連接,而公路在晚上潮漲時便會淹在潮水下,而惡賊闖入住所後,立刻拔掉電話線,讓他們被困孤島,這些意像,都加強了人與人之間若即若離的關係,而當公路和電話線都消失後,任何衝突都有可能演變成困獸鬥,所以無論惡賊如何囂張,他們都避免發生正面衝突。可是,波蘭斯基太過屈就這個情影,完全漠視角色的心理變化,其中一個賊人無端端死了,而他的死亡和埋葬,對整個故事無任何意義,好像個多餘的角色。另外,男女主人和惡賊的性格都太過刻板,男主人笨得可憐,女主人無聊得討厭,反而對惡賊的著墨更多,憨直而可愛,不明白有何理由成為大賊。《孤島驚魂》可算是波蘭斯基的失魂之作。
《一切有售》先聲奪人,第一場男主角在火車旁狂奔,然後從月台墮進車軌,女人尖叫,突然「Cut!」,原來是導演自導自演的一場戲,因為男主角突然失蹤,導演只好臨時頂上。真亦假時假亦真,隨著電影的發展,導演和演員發現失蹤的男主角原來已經墮軌而死,而尋找男主角的過程中,導演要重新面對自己,而男主角身邊的人,包括妻子、情人和朋友也要重新尋找自己的身分,電影最好看的地方,是當你看完《一切有售》的時候,便驚覺此片便是一套沒有男主角的電影,導演自身便是男主角。所以有人說,《一切有售》是華意達的self-portriat。意念好像費里尼的《八部半》,費里尼的風格較現實,而華意達則較多詩化語言(可能亦是我未看得清的原因),結尾一場一個被形容為跟男主角很像的演員,在馬群奔跑,看得我如墮八里霧中,有待重溫。
《偽裝》增加了我對波蘭學運的認識,大學生進入畢業營準備畢業論文,但有官員卻濫權瀆職,阻礙一名優異學生取得獎學金,大學教授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另一方面又不能得失官員,於是營監和學生指導教授採取不同的策略,營監認為要識時務,但學生指導教授卻認為要秉持公正。可是電影太多說教的時間,兩人對話又對話,發表對學術、對政治,甚至對世界的看法,仍然是犬儒與理想主義的典型衝突,有點發牢騷的感覺。可能六十年代的波蘭仍然官僚,借電影發發牢騷讓當政者和觀眾反思也是好的,但現在重看《偽裝》,感覺太遠了,六十年代的年青理想主義者,還要面對保守犬儒的戰前世代,但現在這個世界已經夠犬儒了,贊祿西的牢騷顯得多餘。
想到波蘭,唯有奇斯洛夫斯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