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來臨的前夕,天氣悶熱難耐,有點異常,我心裡很焦急,聽說,這是世紀颶風,我心惶惶不安。明明是三十六度的高溫、靜止的氣流,但沒有先進的雷達設備,我們怎能預料在幾百公里外太平洋,有一股白雲旋渦向著我們撲過來?以前的農民說,他們的身體能感到氣壓微小的變化,低氣壓的黃昏,發紅的晚霞,都預示著颱風的來臨。即便如此,老農人也未必能預測颱風的威力吧。那個從太平洋姍姍而來的白色旋渦,從電視機畫面看來,像慢動作逐格播放,但迎面而來的時候,星期日的凌晨,山竹的呼嘯拉扯著樹梢的葉片,我聽到樹在呼喊,整個山村都被那沙沙的「呼喊聲」驚醒了。電燈忽明忽暗,門窗震動,雨水從窗縫滲進來。屋猶如此,田裡會是什麼模樣呢?
從早上到黃昏,香港仍籠罩在山竹的羽翼之下,即使登陸了,長長的風尾還在狠狠地拍打海岸山林。天黑了,改掛八號風球,我很想衝到農莊看個究竟,但我怕樹會倒、水會漲,還是留在家中,希望星期一清早,便看看農田的狀況。難眠的一夜,早上起來,趕到田裡,沿路的白千層東歪西倒,滿目瘡痍。去年盛夏,共有五個颱風襲港(四次八號風球及一次十號風球),很多老樹,捱得過去年,捱不過今年。六月至八月,香港雨水不斷,很多樹木或者已被真菌感染,或樹根腐爛,大水之後的猛烈秋颱,給老樹重重的一擊。去年打風,倒的多是外來樹種,如白千層、大葉桉和檸檬桉等,這些樹長得快,但根系淺,耐旱但不耐雨水颱風,倒也有其原因,但山竹吹倒的,很多是本土樹種。田邊的樟樹樹桿橫斷,粉嶺的木綿樹全軍覆沒,有些盤根錯節的老榕也被連根拔起,山竹的力量不容小覷。是誰,賦予山竹如斯力量。大自然可敬可畏,但人類的活動有否給予颱風怪獸般的力量?
農莊是幸運的,這次吹東南風,林村背後的錦山、大帽山擋了不少風,再加上一葉農莊是凹地,馬路的樹也擋去不少風,路邊的樹是倒了,但我最關心的香椿只是樹冠擺向另一邊,沒有斷裂,田邊的大樹菠蘿苗、枇杷苗、黃皮苗、華南李苗、桑樹苗也健在。有些蕉倒了,但那棵還在開花的蕉樹竟然屹立著。此外,田裡的棚差不多全倒,但這也不算什麼損失,反正秋冬時間我們要整地種菜。放水鞋的架塌下,但水鞋架已用了兩年,且以竹搭建,能捱過去年的五次颱風,已算超額完成,我也趁機會買了角鐵重新搭建更穩固的鐵架。最幸運的是籃色雜物棚,絲亳無損,三面開揚的設計,不與風較勁,也是智慧。我走到田列,看看粟米苗的情況,乾草還覆蓋在田列上,嫰綠的粟米苗在乾草間探出頭來,我安心了。
一葉農莊很幸運,沒有受這次風災很大的影響,但我們這些種田的人,要常常念及其他農人。很多農場要顧及產量,在田裡放設置很多設備,如陰網、犂田機、雪櫃等,在風災之下,生產型的農場受災最嚴重,設施被毀、作物失收。因此,我和一些鄉土文化體驗課程的同學昨天到了上水和粉嶺,幫忙劈樹開村路、拆棚清理田地。看到同學和農夫一起,我便覺得這就是鄉土文化體驗課程的意義所在。是的,在一起,共同面對,我們不要讓香港的農夫孤單,這已經很足夠。
日本海嘯後,宮澤賢治的「不要輸給雨」每每成為風災水災後的勉勵,我們希望成為怎樣的人?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份,或者,當我們改變了,變得簡樸、自在、謙讓、憐恤的時候,大自然也跟著會改變。與你們分享宮澤老師的詩:
不輸給雨 不輸給風
也不輸給雪和夏天的酷熱
擁有強健的身體
沒有慾望 絕不發怒
總是靜靜地微笑著
一天吃四杯糙米
味噌和少許蔬菜
所有事情都不考慮自己
好好看仔細聽並且去了解
然後不忘記
住在原野的松樹林蔭下的
小茅草屋
若東邊有生病的小孩
就去照護他
若西邊有疲累的母親
就去替她扛稻束
若南邊有瀕死之人
就去告訴他不必害怕
若北邊有人吵架或訴訟
就告訴他沒意義 算了吧
乾旱時節流淚
冷夏時慌亂地奔走
被大家稱作木偶
不被稱讚
也不讓人感到苦惱
我就是想成為
那樣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