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沒有疑惑,便要激起疑惑

如何開始歷史課?歷史都已過去,很多時情看似蓋棺定論,過去只剩下一堆堆的資料,學生呆呆坐著,等待教師將最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然後忘記了,自己再讀一遍(如何勤力的話),或者考試前,請老師再講一遍。中學時代,我便是如此度過歷史課,幸好我記性好,能靠短期記憶,換取歷史科名列前茅的虛榮。可是,歷史研習的精緒,應在於好奇和質疑,如此學歷史,不是悶殺學生的好奇心嗎?


看看北區二十多間中學,有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道教的辦學團體,也有華人社團和鄉事團體辦學,官辦的也有兩間。學生習以為常,覺得這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畢竟辦學團體不同,校舍和課堂都大同小異。但試想想,有哪個地方像香港一樣,政府要津貼如此多類型的辦學團體辦教育?不同辦學團體的教育理念如何模塑香港教育的面貌?今時今日,大部份家長和學生選校時,都考慮該校的公開考試合格率和入大學率,但開埠初期,香港還沒有大學,他們又憑什麼選擇學校?今日的教會學校都是傳統名校,但開埠初期的教會學校又如此受歡迎嗎?


要激起學生一連串的疑惑,教師才有可能帶學生進入開埠初期的香港一探究竟,就好像導遊,出發之前,必須讓旅客憧憬一幅與日常生活不同的圖像。這就是L. P. Hartley所說的:過去是個異國,所做的都與我們不同(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they do things differently there.)這就是好奇心的所在。學生的好奇心一旦被激起,我們便要利用不同史料重組百多年前的圖像。我主要運用了王賡武先生的《香港史新編(下)》和《教不倦︰新界傳統教育的蛻變》(此書已絕版,可惜!)。


還要處理的問題,當然是香港政府的教育政策。開埠初期,香港政府面對華人社會的需求時,都顯得有心無力,而這種無力,有時是不願落力,有時卻是無能為力。殖民地政府缺乏資金,當然沒有能力提供全面的教育配套,但開埠初期的香港人口以單身男性勞工為主,幼童入學讀書都希望考取功名,香港政府怎會願意出錢幫助清政府培訓人才?所以,在不能也不願的情況下,教育形成真空狀態,宗教團體和華人社團才填補這個真空。


當然,後來香港政府逐漸明白教育乃政府必爭之地,而且財政收入改善,考取功名不再是香港學子的選項,香港政府才一改自由放任的政策,由中央學院取代傳統私塾,政府也以金錢利誘不同的團體按政府要求辦學,才會出現今天辦學團體百花齊放、課程校舍一式一樣的古怪現像。學歷史,每每是一趟意想不到的神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