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學生看六四


想不到學生會借閱「六四」的書作讀書報告,她聽我朗讀《六四二0》,便借閱了孔捷生的《血路1989》。二十一年過去了,那些曾經目睹軍隊屠城、為北京學生吶喊的年青靈魂,已在物質和繁華中沉睡,可幸八十後、九十後和千禧世代雖然沒有親眼目睹這一切,卻仍堅持尋找歷史真相。以下是學生的讀書報告,


看完此書,我對我是一個中國人感到羞恥。


「六四」是二十世紀歷史上的里程碑之一,但亦令到無數人離鄉別井,濫殺無辜,我認為根本等同於南京大屠殺,政府的自私做成了這樣的結果。


我感到慶幸,生於香港這個曾被英國殖民的城市,但同時,我為「六四」的死難者感到不憤,我相信每人都應該擁有維護個人權利的資格吧,可是我不懂、不憤,為甚麼中國政府不尊重中國人的權利?權利與義務與我們息息相關,要得到權利便要履行自己的義務,政府也有政府保護人民的義務。


中國政府不停用自己的權力欺壓人民,但人民的口服心不服,能夠不理權力欺壓勇敢說出事實的人很多,但能在權力欺壓底下逃出的人少之又少,這便是中國政府口中的所謂「權利」與「法律」。


中國人民奉公守法,尋求的只是六四真相,但真相對他們而言永遠遙不可及,新一代永遠不知道自己所謂「祖國」的「輝煌事績」,然後認為知道真相的人全都是瘋子,讓這些「大話」長存在自己的心中。


中國的表面能令人感到自豪,但回顧這段歷史和中國政府處理六四的手法,我感到羞恥,甚至想否認自己的中國人身份。


若我今天不是身處於香港這個擁有言論自由的城市,我不會知道當日的情況,一輛輛冷血無情的坦克車駛進血脈中,把學生的身體撕裂,血淋淋的地面,不知擁有多少的無數人民的血液。地面流的再不是不潔的水或垃圾,而是每一位勇敢維護自己家園及自由的人民所流的每一滴血。


看完此書後,得到很多反思,中國不停地希望自己的人民能夠成為一個文明的人,但偏偏卻沒有深思熟慮自己是否文明的政府。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六四廿一

還未朗讀完謝旺霖的《轉山》,謝旺霖還與松娜同行,留在四川找女陰山,學生也想知道他是否要留下來,但六月已悄然臨近,我希望在六月四日之前,讓學生知道「六四」的歷史意義,於是,我選讀了陳潤芝的《六四20》。


我去年讀了《趙紫陽回憶錄》,也買了封從德的《六四日記》和陳潤芝的《六四20》,在書叢中找出《六四真相》和《許家屯回憶錄》,我覺得《六四20》的文字比較淺白,以民運人物為主軸,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所以我開始為學生朗讀。還記得,六四十五週年的時候,我淚灑講台,泣不成聲,去年六四二十,我克制著情緒,唱了夏韶聲的《媽媽我沒有過錯》和王丹的《沒有煙抽的日子》,我以為心情已平復,怎知當我朗讀《六四20》,讀到陳潤芝叫天安門的同事盡快離開的時候,我的喉頭又噎住了,鼻也酸了,我只能等待,等那些混濁再次沉澱,怎知讀到現在中國還有維權人士如胡佳,患了肝病卻不能就醫,為四川豆腐榨工程受害兒童討公道的譚作人無故下獄的時候,我又再次哽咽,「六四」代表的,不單是個「過去」,而是中國的「將來」。


如果辛亥革命的主角不只是孫中山,還有香港的話,六四的主角也不只是北京的學生和工人,更還有香港。九七回歸,很多香港人見風駛艃,跟紅頂白,大家都爭先恐後,向權力獻媚,本來包容和多元的香港社會,越來越歸一,但陳潤芝的《六四20》告訴我們,香港曾經是近現代中國最安全的避難所。香港曾經給予流亡的革命黨人、國民黨人、資本家、難民和民運學生一個容身之所,雖然面向著龐大堅固如鐵達尼的中國,香港一直默默地做一隻救生艇,為中國留下希望的種籽,承載那些被遺棄在海中的人。


我知道「六四」終有平反的一天,我只希望,當那一天來到的時候,香港的名字會留在平反六四的歷史中,就像新天新地來到的時候,那些努力過的人,他們的名字,都記錄在生命冊上一樣。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誰是主角?辛亥革命在香港!

不斷求變,因為我相信更好的課堂,在下一個課堂才會出現,憑著這個信念,我走了十年。去年開放了「辛亥革命」在香港的課堂,讓同事觀課,結果毀譽參半,倒是教育局的同工很欣賞我們的努力,略修改教案,便上載到教育局的網頁。今天,我又再教這個課題,重看去年的教案,覺得還有缺漏,於是再次修改。


回顧去年的教案,我覺得焦點太模糊,學生未能分清是要學習孫中山在香港的生平,還是分析香港的獨特性,所以,我在引入部份,加入了更多資料,一方面要刺激學生的疑惑(和興趣),另一方要聚焦在香港。首先,我讓學生看四大寇的照片,讓他們猜猜誰是孫中山。



他們喧喧嚷嚷,終於猜對了,然後我請他們看看另一張「四大寇」的照片,請他們指出兩張照片的不同之處。



他們有些嚇破了膽,以為照片背後站著的,是「鬼」。說到這裡,我請他們運用上學期的技巧,分析照片屬於一手資料還是二手資料,然後再嘗試提出辨別真偽的方法。他們先感到困惑,就是這份困惑,讓他們留心聽了關景良(背後站著的人)的故事,也讓他們進入了當時孫中山的歷史處境。


然後,我請他們看孫中山的生平年表,然後猜猜孫中山當時的年齡。






































1866


 


出生於廣東香山縣 (今中山縣)


1878


(12)


往檀香山途中首次途經香港。


1883


(1720)


到香港拔萃書室就讀,後轉赴中央書院肄業


1887


(21)


回香港入讀香港西醫書院(由何啟創辦),以第一名畢業,期間與楊鶴齡、陳少白、尤列談革命,被人冠以「四大寇」稱號。


1894


(28)


上書李鴻章未獲接見。.


 


1895


(29)


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乾亨行」成立香港興中總會(革命團體),並為革命籌募了不少經費。


以香港為發動廣州起義基地,惟謀事不密,港英政府密告兩廣總督起義失敗。


1896


(30)


香港政府藉口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危害香港治安及秩序,在該年公布對孫中山的驅逐令


1897


(31)


孫中山曾致函港英當局要求獲准在港居留,港英政府不予回應。


1899


(33)


孫中山派陳少白回香港創辦第一份革命機關報《中國日報》


1923


(57)


與港督司徒拔午宴,並到香港大學公開演講。


1925


(59)


於北京協和醫院病逝


 


 


 


 


 


 


 


 


 


 


 


 


 


 


 


 


 


 


 


 


學生大約都猜對了,孫中山當時約二十五歲(1891年)。然後,我讓他們看《十月圍城》,也讓他們猜猜主角是誰,他們當然說是孫中山,我給他們看《十月圍城》的海報,說明電影背景在1901年,叫他們猜孫中山在哪裡,他們指指點點,說出心中的答案。後來,我又讓他們看《斜路黃花》的海報,說明是關於1903年大明順天國起義的,又叫他們猜主角是誰,他們當然說主角是孫中山。好了,他們太理所當然了,開估的時刻,他們才發現,《十月圍城》的主角不是孫中山,《斜路黃花》的主角更不是孫中山,那麼,誰是《四大寇》、《十月圍城》和《斜路黃花》的主角?


他們有的說是楊衢雲,有的說是陳少白,於是,我再提醒他們,歷史的主角不一定是人物,可能是一個共同的場景,佩宜還是搶先一步,舉手說:「是香港」。我再問,是孫中山造就了香港這個革命基地,還是香港孕育了孫中山的革命思想?他們清楚知道是後者,水到渠便成,這個課堂引子,比去年更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後來的分組討論和匯報,比去年更清晰,只是在最後的部份,我加入了Tiered Instruction的適異性教學理念。我讓他們自選評論題目,分數高低也有不同。


題一: 為何孫中山選擇香港作為革命策動基地?(10分)


題二:在各項促使香港成為革命基地的因素之中,哪一項是最重要的?試說出你的看法。(15分)


題三:孫中山對當時香港的看法有什麼局限?(15分)


題四:如果沒有香港,孫中山的革命運動將會遇到什麼困難?試提出解決方法。(20分)


我只能說,這個課堂比去年的好,但我更相信,下一個課堂會比今天的好。每年學生都不同,我只能從他們的學習實況評估自己的教學成效,教育從來沒有說明書,每一個課堂都是一件藝術品,永不能重覆,卻能力臻完美,止於至善。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流浪的躁動

他剛剛完成會考,一臉失落,回校找我,說我才能幫他,我豈敢自高,我只有一雙願意聆聽的耳朵,靜靜地聽,慢慢地回應,說真心話。看見他,我想起一年前給他的一封信,提及謝旺霖的《轉山》,我跟他說,除了他自己以外,再沒有人能給他答案。剛好,我正和中一學生朗讀《轉山》。


台灣青年走到蘆沽湖,看到的盡是旅遊設施,他難以找到人跡罕至的地方,於是,他要選擇,要細心從那些平凡的事物中發現不平凡,還是挺著更深處,踏足遊人未到的地方。朗讀到這裡,我看著他們的臉,有些同學把眼睜得很大,彷彿已進入了謝旺霖的冒險之旅;也有些面容冷峻,像已立下決心,只待闖出去;有些則靜掙地聽,理性地比較現實與想像的可能。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明白,每一次旅行,都為靈魂打開一扇通道,每次歸來,世界都不再一樣,行旅就是靈旅。


我又再想起他,剛完成會考,究竟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品味甘甜,還是挺進人跡罕至的地方?記得他去年踏進人生的新階段,初嚐戀愛的滋味,再平凡的香港,也因為她,變得浪漫,赤柱和石澳的朝陽,屯門元朗的黃昏,還有公車上手牽手、肩並肩的親密,一切不言而喻,然後,再不平凡的體驗,日復日地重演,生命又回歸平凡,於是,那股渴望挺進的心又再躁動。謝旺霖說,尋找不平凡也好,挺進未知之境也好,都要付出代價。


你還年青,不要活在別人的期望之中,你要活出「自己」,不要讓未發生的將來成為你的夢魘,也不要讓已逝的過去成為你的負累,你只能在尋找的旅程中,認識「自己」,活出真我。你畢業了,我享受那份沒有權力關係的情誼。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麻鷹與海燕

在天主堂遠眺石澳的海岸,美景盡收眼底,聽著悠揚的音樂,默想聖芳濟的事蹟,他從自然領悟到上主的慈愛,他的太陽兄弟之歌,傳頌至今:我主,為了風兄弟,又為了空氣、白雲和晴朗,以及各種氣候,願你受讚頌,因為藉著它們,你使你的受造物,得到扶助。就在我享受著寧靜安舒的時候,我看到海方的麻鷹俯衝而下,一隻海燕掉到海中,展開雙翅,奮力逃離鷹爪,不過麻鷹拐了一圈,又再向前撲去,我看到牠已緊緊抓住了海燕,乘風回巢而去,我有如看現場的Discovery Channel,只不過,這一幕中斷了我的默想,除了清風白雲,大自然仍然包含著赤裸裸的弱肉強食,我要怎樣為此而感謝上主?



午後,修士請我們獨處,自我對話,左手和右手分別代表兩個自我。於是,我看著石澳海浪湧上岩石的浪花,想象右手是麻鷹,左手是海燕,讓牠們在吃與被吃之間對話。



麻鷹看上了海燕,海燕問,你為何窮追不捨?


麻鷹說,因為我餓了,要把你吃掉。


麻鷹邊說方衝向海燕,海燕掉到海中,說,你饒我一命,我每天給你捉魚吃,好嗎?


麻鷹說,你捉的魚太小了,不能把我餵飽。


我們是同類,為何要自相殘殺?海燕哀求。


我為此而生,對我來說,能吃的就是食物,沒有同類不同類的。麻鷹要逮住海燕了。


海燕感受到被鷹爪刺入身體的劇痛,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突然有所覺悟,說,是的,魚兒是我的食物,我是你的食物,生命不是吃的,就是被吃,生命因此才能延續,你會吃我,但請你記住,我以自己的生命成全了你的生命。就在這刻,在家燕吐出最後一口氣之前,牠說,請你好好記住我。然後,牠記起了吃過的魚兒的面容,也聽到了牠們的聲音,那些開開合合的口,不是死前掙扎的呼吸,而是說著一樣的話:請你好好記住我!


麻鷹聽不懂家燕的話,直到一天,牠從天空掉在獵人的跟前,獵人俯身拾起牠時,牠從獵人的眼中,看到自己的雙眼,然後在吐出最後一口氣前,說:請你好好記住我。但獵只聽到麻鷹最後的一聲悲鳴。



我突然明白,餐前謝恩與聖餐是密不可分的。我一直都以別的生命,來延續自己的生命,吃素也好,吃肉也好,都是吃掉動物和植物的生命。斷食只是死路一條,這是迴避不了的事實,聖餐,就是吃基督的身體和飲基督的血,聖餐,就是將吃的行為聖化,讓我們記住生命必須仰賴犧牲才能延續。被吃,其實是一種成全,成全別人的生命。犧牲是最終極的成全,也是感恩的行動,讓生命延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