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誰是主角?辛亥革命在香港!

不斷求變,因為我相信更好的課堂,在下一個課堂才會出現,憑著這個信念,我走了十年。去年開放了「辛亥革命」在香港的課堂,讓同事觀課,結果毀譽參半,倒是教育局的同工很欣賞我們的努力,略修改教案,便上載到教育局的網頁。今天,我又再教這個課題,重看去年的教案,覺得還有缺漏,於是再次修改。


回顧去年的教案,我覺得焦點太模糊,學生未能分清是要學習孫中山在香港的生平,還是分析香港的獨特性,所以,我在引入部份,加入了更多資料,一方面要刺激學生的疑惑(和興趣),另一方要聚焦在香港。首先,我讓學生看四大寇的照片,讓他們猜猜誰是孫中山。



他們喧喧嚷嚷,終於猜對了,然後我請他們看看另一張「四大寇」的照片,請他們指出兩張照片的不同之處。



他們有些嚇破了膽,以為照片背後站著的,是「鬼」。說到這裡,我請他們運用上學期的技巧,分析照片屬於一手資料還是二手資料,然後再嘗試提出辨別真偽的方法。他們先感到困惑,就是這份困惑,讓他們留心聽了關景良(背後站著的人)的故事,也讓他們進入了當時孫中山的歷史處境。


然後,我請他們看孫中山的生平年表,然後猜猜孫中山當時的年齡。






































1866


 


出生於廣東香山縣 (今中山縣)


1878


(12)


往檀香山途中首次途經香港。


1883


(1720)


到香港拔萃書室就讀,後轉赴中央書院肄業


1887


(21)


回香港入讀香港西醫書院(由何啟創辦),以第一名畢業,期間與楊鶴齡、陳少白、尤列談革命,被人冠以「四大寇」稱號。


1894


(28)


上書李鴻章未獲接見。.


 


1895


(29)


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乾亨行」成立香港興中總會(革命團體),並為革命籌募了不少經費。


以香港為發動廣州起義基地,惟謀事不密,港英政府密告兩廣總督起義失敗。


1896


(30)


香港政府藉口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危害香港治安及秩序,在該年公布對孫中山的驅逐令


1897


(31)


孫中山曾致函港英當局要求獲准在港居留,港英政府不予回應。


1899


(33)


孫中山派陳少白回香港創辦第一份革命機關報《中國日報》


1923


(57)


與港督司徒拔午宴,並到香港大學公開演講。


1925


(59)


於北京協和醫院病逝


 


 


 


 


 


 


 


 


 


 


 


 


 


 


 


 


 


 


 


 


學生大約都猜對了,孫中山當時約二十五歲(1891年)。然後,我讓他們看《十月圍城》,也讓他們猜猜主角是誰,他們當然說是孫中山,我給他們看《十月圍城》的海報,說明電影背景在1901年,叫他們猜孫中山在哪裡,他們指指點點,說出心中的答案。後來,我又讓他們看《斜路黃花》的海報,說明是關於1903年大明順天國起義的,又叫他們猜主角是誰,他們當然說主角是孫中山。好了,他們太理所當然了,開估的時刻,他們才發現,《十月圍城》的主角不是孫中山,《斜路黃花》的主角更不是孫中山,那麼,誰是《四大寇》、《十月圍城》和《斜路黃花》的主角?


他們有的說是楊衢雲,有的說是陳少白,於是,我再提醒他們,歷史的主角不一定是人物,可能是一個共同的場景,佩宜還是搶先一步,舉手說:「是香港」。我再問,是孫中山造就了香港這個革命基地,還是香港孕育了孫中山的革命思想?他們清楚知道是後者,水到渠便成,這個課堂引子,比去年更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後來的分組討論和匯報,比去年更清晰,只是在最後的部份,我加入了Tiered Instruction的適異性教學理念。我讓他們自選評論題目,分數高低也有不同。


題一: 為何孫中山選擇香港作為革命策動基地?(10分)


題二:在各項促使香港成為革命基地的因素之中,哪一項是最重要的?試說出你的看法。(15分)


題三:孫中山對當時香港的看法有什麼局限?(15分)


題四:如果沒有香港,孫中山的革命運動將會遇到什麼困難?試提出解決方法。(20分)


我只能說,這個課堂比去年的好,但我更相信,下一個課堂會比今天的好。每年學生都不同,我只能從他們的學習實況評估自己的教學成效,教育從來沒有說明書,每一個課堂都是一件藝術品,永不能重覆,卻能力臻完美,止於至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