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讓學習飛

收到家長教師會的邀請,分享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我一向是那些不按章法出牌的老師,有些人可能以為,提升學習動機後,學生的成績必須進步。不過,我的經驗告訴我,學習動機強的學生不一定取得好成績,相反,成績好的學生也不一定擁有很強的學習動機。既然分享的題目是「如何提升學習動機」而不是「如何提高學生成績」,我就來個腦筋急轉彎吧!


在思考分享的內容是,我想到姜文的《讓子彈飛》,當張麻子朝馬車開槍之後,好像沒有命中目標,他的手下都很擔心,問老大怎麼辦呀,張麻子很鎮定地說:讓子彈飛一會兒。學習不是一樣嗎?我們都很急於看到成果,希望立杆見影,想學生如子彈一樣,拉了「學習動機」的掣,學生便立刻取得好成績。換句話說,成績差的學生,都被被為沒有學習動機。不過,我認為動機與成果未必是直線的關係,讓「學習」飛一會兒吧,成果未必在意料之內發生。


如果馬出生便會跑,鳥出生便會飛,人出生便會學習。這裡說的學習,是人能因應不同的文化和環境而改變,有時會改變自己,有時會改變環境,正因為這種與其他物種不同的學習能力,「人」的差異比任何物種的差異都大。當我們說要提升學習動機,不如說要維持學生本來就有的學習動機,所以,我的思考在於:是什麼令學生失去學習動機?


我的腦海裡立刻出現三條問題:第一,學習只發生在課室嗎?第二,學習從知識開始嗎?第三,誰要學習?雖然我是教師,但我一直認為人為的學習環境是學生失去學習動機的主因,學校讓學生的學習和實際生活斷裂,知識成為無關痛癢的殘渣,越專門的知識越令學生厭倦。課室成為知識的囚室,教師就是手執教科書的法老,所以我們必須還原學習的藝術。以南生圍和馬屎埔考察為例,課室的先導知識是讓學生能深入理解耳聞目睹的事情,有橫向的比較(海岸濕地和河岸濕地的異同/魚塘和菜田的生活方式),也有縱向的思考(原居民與戰後移民族群的異同),課室發生的事情,只為更理解生活的問題,將課室與生活接軌,才能引發學生動機。


教育界很喜歡說知識、能力和態度,好像學生先要有知識,才會建立適當的態度,而且態度太主觀,難以測量,所以流於空談。不過,我認為態度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會忘記,但態度卻能細水長流。以南生圍和馬屎埔考察為例,當學生知道眼前的南生圍和馬屎埔快要消失的時候,他們很緊張地問可以做什麼,我請他們寫信給城規會或恒基地產,表達他們的看法,他們也真的寫信,內容條理分明,情理兼備,我相信,正因為他們關心香港的濕地發展,於是運用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我經常提常自己:Students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til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


其實,學生有時是很孤獨的學習者,很多成年人都指著學生,要他們學習,但指著他們的成年人,都已經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是終身的學習者(lifelong learner),教師應讓和學生一起學習。我喜歡帶學生離開課室,因為在學校以外,他們知道的,有時比我還多。例如在考察馬屎埔的時候,住在金錢村的學生告訴我上水雙魚河的發展問題,考察南生圍時,也有家長告訴我她的童年回憶。


總括而言,學習無處不在,不單在課堂;從態度開始的學習,比從知識開始的學習,讓人有更深刻的體會;學習從「我」開始,才能影響「你」,學習中的我,加上學習中的你,「我們」便享受學習的過程。


 


學習是一生的事情,讓學習飛一會兒,學習自會找到自己的目標。


以下是學生給恒基的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