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對於互動的主張

「傳遞知識和技能,就像人類的任何一個交換行為一樣,包含著一個互動中的次社群,至少,要包含一個"教師"和一個"學習者"。...兒童是通過和他都的互動發現文化之為何物以及文化如何設想世界的。」

記住,教學的重點是互動,即"教"的行動受著"學"的影響,"教"不是單向的直線行程,而是迂迴的往返,我們在這個往返的過程中,才能發現自己對世界的認識乃受「文化」的局限。於是,我們表面上是"教"知識,但實際上,兒童正通過這些"知識"建構自身與世界的關係,而「教師」更不能抽離於教授的「知識」之外。

「人類具有能夠了解他者心靈的能力,不論是通過語言、手勢或其他手段。這些可能性不僅通過語言文字,而且人類能夠捕足語言、行動和手勢所發生的情境。」

因此,沒有純粹客觀的知識。學生嘗試捕捉的,並非「客觀」的知識,而是教師的心靈如何傳遞這些「知識」。教與學是心靈的碰撞,所以,學生直覺上能夠透過教學了解教師的心靈狀態,這也說明了為何一樣的知識落在不同的教師身上,卻有完全不同的教學果效,學生甚至能說出有些教師是帶著熱情去傳遞知識背後的世界。

「教師可不一定會成為一個壟斷者,而學習者們也有能力互相成為「支架」。...我們所知的學校體制實際上可能正在阻擋一個學習者准社群的建立,防礙他們形成相互協助的關係。」


「這樣的次社群並不意圖削減教師的角色,也不低估他的"權威性",而昃要教師增加一種鼓勵他人來參與分享此權威的功能。....全知的教師也將在未來的教室中消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