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1945年及之後美蘇衝突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你同意這個說法嗎?

(中五葉瑞倫同學的文章,清晰交代美蘇衝突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可惜瑞倫同學忽略了二戰前美蘇之間已經因意識形態的不同而衝突,所以文章未能透過比較其他美蘇衝突的因素,而突顯二次的重要性。另外,文章引用的史料亦欠具體,應該加入戰時會議,如德黑蘭會議及波茨坦會議等決議事項來說明美蘇的利益瓜葛。)

1945年及之後的美蘇衝突興二次世界大戰是有著密切的關係,雙方都由於二次世界大戰而引生出敵視,甚至於發生衝突,兩者都因而斷絕任何形式的來住,互相對抗。

二之世界大戰令一貫影響國際秩序的歐洲國家的沒落.自一戰之前的歐洲都是主導世界的權力重心,所有的國際事務都由歐洲強國操縱,就如集體安全制的維持,都是始於歐洲的,國際聯盟,一些裁軍會議都始終歐洲.但經過二戰,歐洲疲於戰爭,再無力涉入領導國際的層面,形成權力真空缺乏主導的局面.而當時美蘇兩國都因著二戰而崛起,兩國都處於國力強盛的時期,因而自然介入了領導的地位.但兩者都未曾於兩次世界大戰的前後主導世界權衝,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兩者只能利用軍事恐嚇,宣傳戰等對抗手段解決問題,因而形成了不正面對抗,但利用間接途徑對抗的冷戰局勢.

原子彈於二之世界大戰後期發明,及應用於戰事之中,日本的廣島和長崎便是受到原子彈的攻擊,而受到毀滅性的破壞.美國這一之的軍事戰略,改變了一貫既有的戰爭模式,由國與國之間的軍事武備對抗,轉變為毀滅性的核子戰爭.美蘇兩超級大國都因此而避免戰事的發生,但同時又極需於戰後擴大利益,所以便用間接或其他層面的方式去抗衡對方,形成日後1945年及之後的美蘇衝突.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便引證了美蘇雙方懼於核子戰爭的爆發而又同時擴大利益及勢力的冷戰局勢.

然而二戰期間的戰時會議.也正正影響了美蘇雙方戰後勢力範圍的劃分,從而令日後兩大陣營的出現,引致冷戰.美蘇雙方於二戰前期而沒有合作對抗德國,蘇聯甚至戰前興慫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容許德國進犯波蘭.在二戰中期,蘇聯被德國攻擊,不得以只能興盟國合作,共抗德軍.因此美蘇雙方便在1943年德黑蘭會議,中協議波蘭東部戰後納入蘇聯勢力範圍,而在戰事中兩者分別劃分了對德的東及西面戰線,雙方都於日後把軍隊所及之處納入勢力範圍,為日後對抗埋下了伏線.而在雅爾達會議中,德國及首都柏林都被劃分為四個佔領區,標誌著兩個集團的對立始於二戰,所以二戰可說是冷戰軍事預演.

除了二戰時的戰時會議,戰後的和平方案也是造成冷戰的重要因素,在二之世界大戰後,美蘇都因著二戰而取得利益,如蘇聯便因為在戰時損傷慘重,因而透過一些二戰後的和平方案去取得補償,單在巴黎和會,對德的和約,蘇聯已能值比發展國內經濟,晉身強國.美國在二戰前,因未被牽涉入戰事,因此便著力發展經濟,對戰事的各方進行貿易,取得國際市場.在戰後美國又在對日本的舊金山和約中取得了於日本建立盟總的權利,大大地促進了國家經濟發展,晉身經濟強國.兩大國都在戰後崛起,取代了歐洲經濟主導國際的地位,加上兩者的競爭形勢於戰時已萌生,所以在戰後兩者不但平分國際經濟霸權,更互相對立,抗爭,形成冷戰於1945年及之後的出現

一些於二戰前的殖民地帝國或強國,都由於二戰,因而國勢沒落,無法再維持海外或其他殖民地,如英法,波蘭等,所以民族主義的興起,引發了國際的非殖民地化運動,如印度,越南,等亞洲的殖民地都非殖民地化,令大量新興國家出現.而這些新興的國家都力量弱小,只能依賴強國的支持發展,所以美蘇兩國便籍此擴大勢力,發展更多利益,兩國便對這些國家進行招攬,借此擴充勢力,形成了兩股對抗的集團.加上兩者於二戰後都陷於一種緊張局勢,無形間,這些殖民地國家的勢力劃分形成競爭,更進一步地促成冷戰的出現.

總括而言,這兩個國家都在二次大戰中競爭,取得利率,甚至登上國際權力的頂端,兩者都正值興盛,加上兩者在二戰已始的分歧,所以二戰後便陷入避免冷戰的局面.由此看來,美蘇兩集團的對立是始於二次大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