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歷史教學知識

為了後天的分享,重讀平日記下的閱讀筆記,覺得Ian Steele在《Developments in History Teaching》的說話很有道理,他說,新嘗試的最大阻力,就是教師大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教學工作的成果並非那麼確定,他們只認同自己擁有的知識和技能,因為要作新嘗試,他們很可能要得到新技能,他也必須承認在新領域中的不足。(原文:One of the basic factors restricting innovation in schools is the teacher’s unwillingness to concede that he is ‘uncertain’ about what he does. He identifies strongly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he already possesses and because, in innovating, he is likely to be asked to acquire new skills, he must acknowledge incompetence in these areas.)


我經常自問:自己是這樣的老師嗎?或者說,我不願意成為那些因循守舊、抱殘守缺的老師。我記得有一次參加Michael Fullan的工作坊,他問我們,面對改變時有何感受,他給我們四個選擇,但我只記得其中兩個,就是興奮(exciting)和有挑戰性(challenging)。兩者都對,沒有改變,我反而覺得翳悶不堪。我不能為變而變,還記得大學講師說過,Change is structred,Structures change。改變和結構是雙生兒,課程的改變也一樣,我改變課程的結構,也思考改變的結構。所以,單談「改變」(change),只能是政治口號,真正的改變,必須考慮背後的結構。


歷史教師活在歷史學家與歷史學生之間,史學研究不斷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也不斷改變。為了豐富自己的學養,了解史學發展,教師必須多讀書,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Content Knowledge),與此同時,歷史教師也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學習風格差異,調整教學策略(Pedagogical Knowledge)。史學和學生,不是單向的「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關係,而是不斷對話的互動,於是教師漸漸思考到自己的教學風格,形成一種獨有的歷史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像指紋一樣,是歷史教師的個人印記。


我認為,歷史教學知識不是死的知識,不是已經「被證實」的客觀經驗,而是教師透過反思而建構的教學觀,因此是動態的。這種動態經驗,包含著不同史觀的衝撞,也思考著學生(真真實實的個人)如何理解歷史的意義,所以願意思考歷史教學知識的教師,都將自己暴露在不確定之中,沒有既定的歷史知識作客觀標準,也不以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為唯一的課程評鑑指標。不過,唯有這樣,歷史教師才能展示歷史研究的魅力--過去雖已過去,但歷史解釋卻永不確定,不斷吸引著現在的目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