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城鄉差異在中國

讀唐曉峰的《閱讀與感知:人文地理筆記》,對中國的城鄉差異有更深的理解。其實,現代中國的城鄉差異,始於一九七九年的改革開放,唐曉峰指出,「在傳統中國,農村社會的價值觀是全社會的代表,城市文化是農村文化的延伸。」即是說,傳統中國的城市與農村在經濟和文化上存在著一種互補的關係,「城」作為政治文化的中心,而「市」則為農產品的集散地,「城市」只是農村社會的投影。

直至改革開放,中國才全面地將城市建立在市場經濟之上,忽視了傳統中國城市的文化承傳作用。所以,具文化代表的建築和空間很大程度上被破毀或改建成具經濟價值的地標(如胡同、巷弄、騎樓、市集等)。難怪現在帶生到西安、洛陽、北京等城市考察,總覺得和中國歷史中學到的古都形像相去甚遠。胡同仍在,就是失去了京味;唐宮太宏偉,找不到古雅的氣息;天壇太喧囂,再沒有肅穆的威嚴;感受到的,只有旅遊帶動的買和賣。唐曉峰說,「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城市發展,在經濟上成就輝煌,而在文化上却幾乎是三十年的空白。」

所以,我愛看台灣的「城」和「市」,我說的不是台北和高雄,而是嘉義、彰化、大溪、鹿港等小城和小市,漫步其中,感受到直至民國時期仍存留的文化底蘊,和想像到城鄉共生的種種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