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個月,我和學生趁著放學時間,走到馬屎埔農村和村民做口述歷史,從訪談、錄音、文字轉譯、資料整理到文字報告,雖然過程中錯漏百出,但學生與村民建立了深厚的關係,馬屎埔也不再是陌生的地方。一位同學說:「我嫲嫲都係耕田,做完今次口述歷史後,我決定今個暑假幫阿嫲耕田。」另一位姓廖的同學也說:「今次口述歷史令我愛上馬屎埔。」口述歷史的目的,並非厚古薄今,而是要拉近「過去」與「現在」的距離。
為了支持學生,村民陳小姐(化名)也來到生活墟,聆聽學生說她的故事。陳小姐住在馬屎埔村「寶安臺」小徑附近,還記得訪談那天,她指著一道牆說:「呢道牆以前火燭燒過。」學生把這段插曲放在陳小姐的口述歷史之中,怎知分享過後,一位在場的朋友問陳小姐是否認得他,原來他十多年前已搬離馬屎埔村,那天碰巧經過生活墟,聽到學生的分享,便留下來聽故事,他對陳小姐說:「我記得嗰次火燭,我就係嚟屋頂幫你救火嗰個呀!」然後,他娓娓道來小時候在馬屎埔的生活,說現在還很懷念田園風光,所以才回來走一走。最後,他留下了聯絡方法,我說暑假會和學生約他做口述歷史。
學校最微弱的,是學生的聲音;社會最忽略的,是農村村民的聲音。學生聆聽村民的故事,村民在學生的口中聆聽自己的故事。讓村民和學生的生命在口述歷史中相遇和連結,在聆聽與述說之間,彼此都感受到歷史的力量。歷史,應該能打動人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