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耕與讀

讀大學的年青人探訪學社,問我:「如果你個仔第日話去耕田唔讀書,你會點?」
我不知好嬲定好笑。



首先,孩子的人生屬於他自己的,我很高興他能為自己的人生做抉擇。不過,真正的問題是,為何探訪學社的年青人要將耕田和讀書變成二擇其一的人生選項?耕田的人不用讀書嗎?讀書的人不用耕田嗎?耕田搵食,讀書求知,食物滿足肚腹之慾,而知識卻能滿足靈魂的渴求,搵食與求知,都是人的本能,為何年青人「讀書」天經地義,「耕田」卻變得離經叛道?晴耕雨讀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理想,歷史學者劉義章在《香港客家》說,新界客家圍村便是耕讀社會的代表,耕田和讀書,只是因應季節和個人喜好而變化的生活模式,而不是二擇其一的職志。



然而,學校教育經常將讀書和耕田對立起來,以前的老師會這樣恐嚇學生,「讀唔成書你就返鄉下耕田」,學生潛移默化,總以為「讀書人」比「農夫」高人一等,「讀書人」是知識的化身,而「農夫」就是無知的代表。什麼是知識?學校教「光合作用」和「氮磷鉀」對植物的作用,但卻不會教學生如何運用這些知識種一棵健康的植物。相反,農夫未必知道什麼「光合作用」和「氮磷鉀」,但卻能分辨健康的植物需要哪些養份。學生以為農夫沒有「知識」,是因為農夫的「知識」不會寫在教科書上而已。



什麼是「通識」?如果學生「知道」可持續發展的「氮循環」、「炭循環」和「水循環」的原理,卻不懂如何實踐可持續的生活模式,他們學習了「通識」嗎?教師朋友說,學校總有學習動機較低的學生。我問,如果我帶著他們一起從勞動中觀察和學習可持續的生活模式,他們會學得更好嗎?可能吧,我一直認為,對某些學生而言,學校才是謀殺學習興趣的兇手。於是,我請一些中四同學到上水街市收集剩菜廚餘,然後到學社打草堆肥,將所有本來要送到堆填區的「廢物」轉化成自己的「食物」。學生看到垃圾籮中嫰綠的蔬菜,問我檔主為何要扔掉?我開始解釋工業式食物生產與消費主義的關係。學生嗅到廚餘的味道,個個掩鼻,卻不相信熟了的熟肥有一種泥土的香氣,從抗拒到接受,我在他們翻肥的時候,趁機解釋有氧堆肥中「氮循環」的原理。活動分開三次進行,同學大汗淋漓,大嘆辛苦,話下次不會再來,怎知過了一星期,不單齊腳,學生還多邀請了兩位同學參與。 

小時候,老師要我們努力讀書,不要做「井底之蛙」,今天我身為人師,才覺得書本知識才是無底深潭,我也有份把學生困在井中。讓學生在社會中學習,才能讓學生跳離水井。學生種的紅莧菜快要收成,希望他們得到的不只是食物,還有在學習過程中領悟的智慧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守護香港的鄉土,讓讀書人有地方耕田,讓農夫有閒暇讀書。最後,感謝兩位年青鄉友,過去兩週五的課後,伴隨中學生度過晴耕雨讀的學習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