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

給學生的第一封信

「人生的機遇稍縱即逝。」明天開始,你們便要面對中四級第一次考試,也是準備會考的第一場硬仗,我知道你們有壓力,我也曾經歷過,但這一刻能夠做的,便是靜下來,安坐在書桌前,什麼也不要想,什麼也不要掛慮,認認真真地思考,你要過怎樣的人生。

很多人會問:生命有何意義?其實這正是生命向我們發出的叩問,我們不能被動地等待答案的出現,活在此時此刻,生命便質問我們:我們為何而活。應該說:我們是回答問題的人。每一次抉擇,每一個行動,都是回答生命意義的方式。望著書桌上的筆記和教科書,你看見什麼呢?看見成績表上的分數?看見會考時的徬徨?看見入讀大學時的歡愉?看見成家立室的溫暖?看見將來事業有成?還是看見世界上還有受苦的人?你的眼光影響你現在的行動。如果你對著桌面的書本和筆記,而眼前只有無意義的白紙黑字和殘弱的燈光,那麼你已將近舉起白旗,宣佈無條件投降了。

雖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不能帶走任何東西,但我們卻會以「我」這個獨特的身份離開這個世界。有人說:「我們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但卻有些人含笑離開這個世界」。為什麼呢?因為笑著離開的人,終於成為了獨特的「我」而離開,也完成了我之為我的事情。那些等待生命給予意義的人,將會如嬰孩來到世界那樣,哭著離去,因為他們終其一生,也不會得到生命意義的答案。

我正是生命意義的追尋者,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已知道生命意義的答案,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還有很多不知道。正如初次遇見你們的時候,我不知道我能否勝任再做中四級的班主任,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決心升讀中五,我不知道我和你們能否「夾」得來,我甚至不知道我能做些什麼讓你們順利升讀中五,但我知道我要和你們一起找尋所有問題的答案。到最後,無論得得失失也不必追究,因為我們已手挽手找到了答案。生命不會重覆,無論我教了八年書,第三次做中四的班主任,我也只是「第一次」做「你們」的班主任,而且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正是這樣,我要好好享受這個「第一次」。

我們在互動,你們也給予我很多的驚喜,我很享受每天早上和你們一起閱讀時的寧靜,很享受回應你們的週記,因為你們的週記內容越來越有深度,很享受和你們一起清潔班房,更享受當你們的班主任。沒有你們積極的回應,我怎能享受這些時光?你們改變了我。

好了,再看你桌面的書本,你會看見更多東西嗎?還是依舊一片空白?意義令生命變得豐富,而追尋意義的過程可能就是意義所在。不要讓「讀書沒有意義」成為你逃避溫習的借口,無論你是否讀書,都要努力把握每個機遇,創造生命的意義。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三十年內,中國是否己實現現代化?試加以解釋。

(中五曾志達同學於二零零八年一月三十一日完成的文章,文章先界定現代化的意思,再全面評估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三十年的發展狀況,文章夾敘夾議,從正反立論,內容均衡,引用的史事亦算具體,值得同學參考。)

所謂現代化應泛指一個國家在政治上達致民主和反對專制,在經濟上提高生產力和實現工業化,在社會上思想得以解放和提倡理性及人權,在外交上能與多國建立平等外交關係和受他國尊重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三十年內顯而易見中國大致上在1949至78年間在政治、經濟、社會及外交等方面並沒有出現顯著的現代化,只在個別的情況下出現少許的現代化現象。現在筆者將從政治、經濟、社會及外交等方面論述中國是否己實現現代化。

政治方面,中國雖然承襲了共和制度,但人民民主專政並不是一種民主政制,政治仍頗專制。1949年的共同綱領雖說明中國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但事實上國家領導權仍緊操在部份高級幹部手中,如軍權由中共中央軍委控制,工農並沒有享受民主政制下的果實,只是默默地服從上級,可見首三十年內中國政治仍頗專制。而且所謂現代化是指在政治上達致民主和反對專制,首三十年的中國很明顯仍不能達致此目的,國家仍然是一黨專政,與反對專制這項原則根本背道而馳。我們可以從1957至58年的整風嗚放與反右派鬥爭得知此點之準確性,中共初期推行「百花齊放,百家爭嗚」的「雙百」方針鼓勵民主黨派和人民自由發表意見,令中國似乎出現了十分自由的政治氣氛,實則這是毛氏的「陽謀論」,他名為掃除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等三害,實為引蛇出洞,把所有右派分子找出來,聚而戮之,以確保其一黨專政,可見中國在政治上並不能實現代化。

經濟方面,中共所推行的群眾運動大多以失敗告終,如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及文化大革命均使工農業生產倒退;然而中共亦有少部份運動是成功的,如19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運動及第一個五年計劃曾一度改善了國民經濟,工業化也取得少許進步。以前者而論,大躍進因缺乏專才扶助而造成大量原料浪費,六百萬噸鋼銅中因三百萬噸無法加工而成廢鐵,損失二十億人民幣;人民公社因農民積極性下降而荒廢農作,造成豐產不豐收,政府更不切實際地鼓勵人民放開肚皮吃終釀成飢荒;文化大革命因長期以階級鬥爭為綱和領導人鼓吹「寧吃社會主義的草,不種資本主義的田」而使國民經濟長期停滯不前。至於後者,土地改革運動清除了地主及富農的勢力,把七億畝農田分給三億農民,使農村出現中農化現象,農民經濟有所改善;第一個五年計劃建立了重工業基礎,大部份基建在蘇聯的扶助下得以超標完成,使中國在工業化取得少許進步。由此可見中共推行的群眾運動實乃好壞參半,一方面使中國經濟有所倒退,另一方面使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有所進步。

社會方面,中共在教育上因投放資源過少,造成人民教育水平長期沒有進步,人權意識不高,思想得不到應有的解放;而文化大革命更摧殘了中國文化,造成當代年青一代失去理性,成為毛氏忠心的紅衛兵到處破壞,違反了上述定義─提倡理性及人權。以文化大革命這場規模最大的文字獄而言,它使所有文化創作停頓,只有毛澤東一人著作雄踞市場,如《毛澤東語錄》,加上所有文藝表演受江青審改的八個樣板戲取代,造成八億人看八個樣板戲的笑話和一代人才真空,使中國人民的思想未能得以解放。此外,本來原有的憲法可保障人民的安全,但因文革期間發動一月風暴和二月逆流的奪權事件,使原有憲法變成一紙空文,許多年輕人因而受毛氏指揮批鬥師長,使社會倫理完全崩潰,試問這樣的局面豈能証明中國己搭入現代化的時期呢?

外交方面,由於中共在建國之初即一邊倒向蘇聯,使其與西方國家關係惡劣,其後更因赫魯雪夫狠批大躍進而使中蘇關係惡劣,最後更使中共陷於外交孤立的困局,直至1971年3月,中國因乒乓外交脫離中美外交困局,更獲准於同年10月恢復聯合國議席,使其能重新融入國際舞台。可以這樣說,70年代前中共在外交上仍未能實現現代化,因當時中國仍未肯改變其國際策略,乃至70年代後中國兩面受敵才考慮以美制蘇走出外交困局先後與日本及美國等大國建交,建立平等外交關係,間接使其步向現代化進程。
   
總括而言,雖然中國於1949至78年間的現化化進程不算原地踏步,但我們也不能把它歸納為實現現代化,因它根本沒有顯著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舊專制,乃至後期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推行才使中國正式實行大規模的現代化。

1945年及之後美蘇衝突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你同意這個說法嗎?

(中五葉瑞倫同學的文章,清晰交代美蘇衝突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可惜瑞倫同學忽略了二戰前美蘇之間已經因意識形態的不同而衝突,所以文章未能透過比較其他美蘇衝突的因素,而突顯二次的重要性。另外,文章引用的史料亦欠具體,應該加入戰時會議,如德黑蘭會議及波茨坦會議等決議事項來說明美蘇的利益瓜葛。)

1945年及之後的美蘇衝突興二次世界大戰是有著密切的關係,雙方都由於二次世界大戰而引生出敵視,甚至於發生衝突,兩者都因而斷絕任何形式的來住,互相對抗。

二之世界大戰令一貫影響國際秩序的歐洲國家的沒落.自一戰之前的歐洲都是主導世界的權力重心,所有的國際事務都由歐洲強國操縱,就如集體安全制的維持,都是始於歐洲的,國際聯盟,一些裁軍會議都始終歐洲.但經過二戰,歐洲疲於戰爭,再無力涉入領導國際的層面,形成權力真空缺乏主導的局面.而當時美蘇兩國都因著二戰而崛起,兩國都處於國力強盛的時期,因而自然介入了領導的地位.但兩者都未曾於兩次世界大戰的前後主導世界權衝,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兩者只能利用軍事恐嚇,宣傳戰等對抗手段解決問題,因而形成了不正面對抗,但利用間接途徑對抗的冷戰局勢.

原子彈於二之世界大戰後期發明,及應用於戰事之中,日本的廣島和長崎便是受到原子彈的攻擊,而受到毀滅性的破壞.美國這一之的軍事戰略,改變了一貫既有的戰爭模式,由國與國之間的軍事武備對抗,轉變為毀滅性的核子戰爭.美蘇兩超級大國都因此而避免戰事的發生,但同時又極需於戰後擴大利益,所以便用間接或其他層面的方式去抗衡對方,形成日後1945年及之後的美蘇衝突.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便引證了美蘇雙方懼於核子戰爭的爆發而又同時擴大利益及勢力的冷戰局勢.

然而二戰期間的戰時會議.也正正影響了美蘇雙方戰後勢力範圍的劃分,從而令日後兩大陣營的出現,引致冷戰.美蘇雙方於二戰前期而沒有合作對抗德國,蘇聯甚至戰前興慫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容許德國進犯波蘭.在二戰中期,蘇聯被德國攻擊,不得以只能興盟國合作,共抗德軍.因此美蘇雙方便在1943年德黑蘭會議,中協議波蘭東部戰後納入蘇聯勢力範圍,而在戰事中兩者分別劃分了對德的東及西面戰線,雙方都於日後把軍隊所及之處納入勢力範圍,為日後對抗埋下了伏線.而在雅爾達會議中,德國及首都柏林都被劃分為四個佔領區,標誌著兩個集團的對立始於二戰,所以二戰可說是冷戰軍事預演.

除了二戰時的戰時會議,戰後的和平方案也是造成冷戰的重要因素,在二之世界大戰後,美蘇都因著二戰而取得利益,如蘇聯便因為在戰時損傷慘重,因而透過一些二戰後的和平方案去取得補償,單在巴黎和會,對德的和約,蘇聯已能值比發展國內經濟,晉身強國.美國在二戰前,因未被牽涉入戰事,因此便著力發展經濟,對戰事的各方進行貿易,取得國際市場.在戰後美國又在對日本的舊金山和約中取得了於日本建立盟總的權利,大大地促進了國家經濟發展,晉身經濟強國.兩大國都在戰後崛起,取代了歐洲經濟主導國際的地位,加上兩者的競爭形勢於戰時已萌生,所以在戰後兩者不但平分國際經濟霸權,更互相對立,抗爭,形成冷戰於1945年及之後的出現

一些於二戰前的殖民地帝國或強國,都由於二戰,因而國勢沒落,無法再維持海外或其他殖民地,如英法,波蘭等,所以民族主義的興起,引發了國際的非殖民地化運動,如印度,越南,等亞洲的殖民地都非殖民地化,令大量新興國家出現.而這些新興的國家都力量弱小,只能依賴強國的支持發展,所以美蘇兩國便籍此擴大勢力,發展更多利益,兩國便對這些國家進行招攬,借此擴充勢力,形成了兩股對抗的集團.加上兩者於二戰後都陷於一種緊張局勢,無形間,這些殖民地國家的勢力劃分形成競爭,更進一步地促成冷戰的出現.

總括而言,這兩個國家都在二次大戰中競爭,取得利率,甚至登上國際權力的頂端,兩者都正值興盛,加上兩者在二戰已始的分歧,所以二戰後便陷入避免冷戰的局面.由此看來,美蘇兩集團的對立是始於二次大戰.

現代化與香港

(此文由中五學生江子康於二零零八年三月十一日撰寫,子康同學能從不同範疇對現代化進行定義,也能運用香港直至九十年代的資料作答,可惜資料欠具體。但文章的段落及結構清晰,正反立論,分析力亦強。)

a ) 何謂現代化都市 ?
b ) 90年代至97年為止的香港在多大程度上屬一個現代化都市,試分析你的答案。

a ) 現代化都市即是一個地方,擁有良好完善的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在社會方面穩定,而且有良好完善的基建,亦要有良好的文化及教育。加上有國際上有一定的國際地位。

政治方面,一個現代化都市,要擁有完善的政制架構。高透明度的民主管治,使人民清楚明白政府的政策及擁有參政的權利。亦要有良好的法律制度,並由獨立的執法機關執法。在政治上算是現代化。

經濟方面,一個現代化都市,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而且要有一個良好發展經濟的環境。當地人民大多數從事第二及第三產業,如零售及金融業。並且該城市的人均收人達至第一世界國家水平。是為現代化的都市的重要指標。

社會方面,現代化都市必要有良好及穩定的社會。社會上只有很少出現罷工及暴動等混亂情況。而且都市內亦要有良好的基建,如有完善的交通配套,亦要能提供足夠的社會福利,社區內有多元化的文娛康樂設施等等。再加上要達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及自然增長率低。這都是現代化都市應有的條件。

文化及教育方面,一個現代化都市,應要有良好的教育制度,使到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令該城市有較高的教育水平。而且要有較開放的文化發展空間,使多國文化能並全及得以發展。

國際方面,一個現代化都市,要在國際上有一定國際地位及知名度。以及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對其他現代化都市或國家能維持友好關係。也算是現代化都市應具備的條件。

以上就是一個現代化都市在各方面應具有的條件。

b ) 90年代的香港,在很大程度上算是一個現代化都市。無論在經濟,社會及國際上,都算是一個現代化都市。只是在政治方面仍有不足之處,未達一個現代化都市的條件。

在政治方面,90年代的香港,已經擁有完善的政制架構,有行政及立法兩局,又有良好的法律制度,而且又有獨立執法的律政處﹔更設有廉政公署,以防止貪污。政府又能向市民解釋政策內容,使人民明白政府的行政。90年代香港已達到有完善的政制架構,良好的法律制度,高透明度的行政。唯獨是當時香港仍然是英國的殖民地,由港督一人獨攬大權,缺乏民主程度,而且人民亦只有很少很少參政的權利及機會。以至香港的政治上在90年代未能算是現代化。

經濟方面,香港擁有良好的貿易制度,而且又有一個不凍港,使香港在兩次經濟轉型後發展到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在90年代的香港大部分人都從事第二及第三產業如主要的金融,貿易及零售。而且香港的人均收入早已達到第一世界國家的水平。所以香港90年代的經濟已算是現代化了。

在社會方面,90年代的香港已算是一個現代化的都市。香港除了省港大罷工及67暴動外,沒有其他大我亂事,社會都很安穩。而且90年代香港有良好的基建,有完善的交通網絡,好地鐵,巴士及火車等等,又有文娛及康樂設施供給市民。而且90年代香港又有為廣大市民設有醫療福利,以及長者福利等等。又正因為香港在90年代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及提供較好的社會福利,使香港人的出生率、死亡率及自己增長率都維持在三低的中平,都是現代化都市的特徵。所以香港在90年代的社會方面算是已達致現代化。

文化及教育方面,90年代的香港,經過英國的殖民統治,大量西方文化進入香港,而香港亦有較開發的文化發展空間,使中西文化並存。香港又因是英國殖民地的關係,有高度的言論自由,人民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又大大有利文化發展。而且香港早已在1971年代實施了強迫性免費教育,大大提高人民的智識水平。90年代的香港也合乎現代化都市的標準。

國際方面,90年代的香港,因為經濟發達而且有自由開放的市場,使香港成為了亞太區的國際金融中心,並與紐約及其他地區連成24小時的金融市場。所以香港亦有著一定的國際地位,使香港乎合現代化都市的原則。

總括而言,90年代的香港,除了在政治方面還未達現代化都市的標準外,在其他方面都合乎現代化都市的原則。所以的認為90年代的香港在很大程度上屬一個現代化的都市。

試分析冷戰不同時期所表現的特徵。



(此題目參與了零七年的會考題目,該題目要求學生將二十世紀的香港經濟發展分期,並指出不同時期的經濟特徵。我也希望學生能將戰後大約五十年的冷戰歷史分期,並歸納相關的現象。中五祝家健同學分析力強,文風獨特,很有個人風格,而且家健能以「波浪式」及「循環」等概念描述歷史現象,可讀性強。)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和西方國家的關係破裂,因為它們對大戰後所造成的難題持不同意見,令到到雙方關係日益緊張,導致了冷戰的出現。在冷戰中,蘇聯和美國的關係狀況是以波浪形式推進,時而和平共存,時而正面衝突,而冷戰更在二次大戰後,由一個兩極化解的世界推進而成為多極化的世界。以下為冷戰在不同時期表現的特徵。

在第一個階段中,是冷戰的初期,屬於一個醞釀的階段,兩方圴以一些信息媒體的傳遞來互相推舉自己,並抺黑對方,如電台宣傳,海報,電影,來提倡自己的共產主義或資本主義,此乃其對立的初型。而且,美國當時推行「馬歇爾計劃」來打算抑壓共產主義,但是蘇聯即報以「莫洛托夫計劃」作對策,但事實上,雙方並沒有「打正旗號」或「明刀明槍」去反對對方,而是用一些間接的措施,如透過經濟貿易,文化交流各方面去杯葛對方,以意識形態的對抗為主,此乃冷戰的初部醞釀期。

而第二階段,冷戰步入白熱化,在中國成立後,美國擔心共產主義會在亞洲以「骨牌效應」蔓延,因此,美國進一步地向共產主義施壓,令到美蘇關係更為緊張,冷戰的衝突因而步入高峰。美國銳意要成立一個組織以制衡蘇聯,在西方與十一個國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成立一個軍事聯盟,此時蘇聯亦不甘示弱,成立一個以東歐國家為主的軍事組織,稱為「華沙公約組織」,當中包括的國家有阿爾巴里亞,捷克,波蘭等的國家,向其蘇聯周邊的國家宣揚共產主義。因此兩方因而建立第一個各自的軍事聯盟,以作對抗。同時,兩個組織的成立,掀起兩方軍事之間的競賽。兩國的衝突由波浪低峰(宣傳戰、意識形態戰爭),擴展至波浪高峰(代理人地區性衝突、軍事競賽),進入熱戰的階段,進一步白熱化,而當中的韓戰、越戰、柏林危機、台海危機,圴是代表了當時冷戰第二階段以地區性軍事衝突為主的特性,而當中的古巴導彈危機,更是接近釀成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機點,此危機充分表現出冷戰時期,兩方強大陣營在各自的勢力範圍,以代理人名義,向其發動一些地區性的間接衝突。此乃冷戰中,美蘇互不正面侵略,而又互相交惡的性質。而此等特質,正正就是冷戰第二階段,一個處於波浪形高峰階段,非常時期出現的主要原因。

到了冷戰的第三階段,便是其冷戰緩和的時期了,此段時期雙方的關係開始轉趨和平,由於在第一、二階段的對抗,雙方的軍備、經濟消耗極大,兩大國的庫房形勢險峻,因此,雙方決議簽訂了後期的軍備裁減條約,儘管當時雙方關係依然交惡,但在其後雙方更互相協談,作出互訪行程,藉以改善雙方的關係,明顯地,兩國的態度已轉趨軟化,而且積極找尋和諧共存的局面。由此可見,這階段在冷戰時期的波浪中,屬於低峰,是高峰後的滑落,亦是兩強國/主義,互相協妥的局面。

在冷戰中分為了三個階段,而每個不同階段也存在兩個陣營的不同態度、不同措施。而且蘊釀著不同衝突,但又未至於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此正正就是冷戰的主要特質。而當中的波浪形推進的冷戰,混亂中尤見規律,體現了歷史中「周而復始」的特性。

聯合國較國際聯盟更能維持世界和平嗎?

(以下文章由中五黎寶欣同學於二零零八年四月八日撰寫,寶欣能從體制比較兩個機構對維持和平的成效,亦能列舉事例加以說明,論證亦有說服力。)

國際聯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於1920年成立的,可是,後來仍然引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出現,於是聯合國便出現了,即於1945年成立。其實由以上可見,聯合國的出現便正是因為國際聯盟的失敗所致,反之.聯合國成立至今--至2007年仍然運作。我認為聯合國絕對比國聯更能維持和平。
  
首先,我會從兩機構的體制說起。

先說到成員方面:國聯的主要強國只有英丶法兩國,其他曾加入的強國如德丶意丶日丶蘇等都沒有長時間或同一時期在任,例如蘇則只加入了1934至1941年五年而已。反之,聯合國時期的中美英法蘇等等均是主要成員國,而且他們皆享有否決權,可否決不利己的決議,這便不會出現如國聯時日丶意等國宣佈退出國聯的情況。有助穩定運作。 而且國聯時的參與國先後只有六十三個;而聯合國則由最初的五十一國發展至2003年的一百九十一國了,更全球性的聯合國自然比國聯更有效維持和平了。
  
另外在決議方面,國聯的會員大會上一切決議需要一致通過,這便大大影響其效率;可是聯合國呢?一切重要議案只要三分二的票便能通過,部分或其餘的更只要半數通過即可。這樣為所有國家提供了解決對立的討論空間,也有利化解武力戰爭等的衝突。
秘書處方面,雖兩者皆由秘書長統領,而其長及一切人員只效忠其機構。可是聯合國的一切秘書長皆由五強以外的國家選出,這便保持到其職位不會因強國間的衝突有所偏倚。秘書處是聯合國一個重要的行政機構,在國際上亦扮演調停角色,對比起國聯,這更有利的機構對維持和平丶防止衝突也是非常重要的。

維持和平部隊方面,國聯沒有權力要求成員國出兵支援維和部隊;相反,只要部份安理會國家皆支持出兵,成員國便要支援。這是兩機構一個很重大的分別,對是否能「維持和平」有著重大幫助。

其餘方面,聯合國有更全面的各個理事會丶委員會等,如經濟丶社會等,又有各個區域性委員會如歐洲丶亞洲等;更有世衛丶國際貿易組織丶國際勞工組織等等,這些機構都絕對比當年國聯的更全面更可行,也是「維持和平」的方法之一。 此外,國聯時的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這是不夠的,因此聯合國除了總部設於美國紐約外丶日內瓦和維也納也設有辦事處。可見比國聯更不偏重。

其次要說的是執行效果方面。這也大大反映到兩機構的優劣。

先說國聯方面,它的成就較多解決了小國之間的糾紛,例如1920年瑞典和芬蘭之爭,19235年希臘侵略保加利亞事件等。雖然兩機構不能以時候長短為成就指標,但其機構在多次的糾紛甚至戰爭中也未能成功制止,例如對軸心國的制止,即日本侵略中國丶意大利吞併阿比西尼亞等等。機構不但不能制止,更引致強國先後退出國聯,如日本於1933年退出丶意於1937年退出丶德則於1933年退出等。國聯對於強國一切的不法行為只能加以譴責,最後,更讓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這是國聯最大的失敗。 也是及後美英等國誓要建立一個「更廣泛和持久的普遍安全制度」之原因,才致聯合國的誕生──可見,聯合國早於建立時已為了比國聯「更有效維持和平」而衍生的了。
 
而聯合國的成就方面,較和平的手段如對海灣戰爭的伊拉克經濟禁運;對衝突惡化的也有不同行動,如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中以軍隊分隔以埃雙方,又如以阿多次衝突,聯合國也有加以制止並遣維和部隊干預。儘管聯合國沒有常設軍隊,可是聯合國調解的方式絕對比當年國聯來得全面及有效,比方說國聯甚至是軍隊也組織不出來,這是兩機構體制及經驗的優劣高低之處。而且,聯合國存在以後也沒有再爆發世界性的戰爭了。

由以上種種例子可見,聯合國比國聯絕對更有利於維持和平,在各個實例中也可見聯合國較成功之處。

日皇裕仁是否戰爭罪犯

(歷史課程需要提交校本評核,以下文章是由中五級梅藹兒同學撰寫,雖然梅同學引用的資料不足,但能從不同級別分析日皇的戰罪,亦嘗試指出日皇不用被審的原因,思路尚算清晰。)

在定義日皇裕仁是否戰爭罪犯之前,我先想解釋什麼是戰爭罪犯。戰爭罪犯分為甲級,乙級和丙級。先說甲級戰犯吧。  甲級戰犯為犯有「破壞和平、發動侵略戰爭」的戰犯。詳細控罪指:「作為領袖、組織者、鼓動者或從犯;策劃、執行計劃或秘密計劃;發動/侵略戰爭或違反國際條約之戰爭。」
  
日皇裕仁是當時日本的領袖,是日本最高的領導者。日本的明治憲法內,清楚地表明了天皇的地位。天皇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可以控制日本的國會,軍隊。侵華歷史中,有一本臭名遠播的奏摺,是當時日本首相田中義一所寫的。那本奏摺被名名為「田中奏摺」。奏摺中很明確地寫出日本想侵華的野心。而根據明治憲法之中,首相是要向天皇負責。如果沒有得到日皇裕仁的同意,就不能進行其後的侵華行動。作為侵華中的領袖–日皇裕仁,已經說得上是一個甲級戰犯。  之後是乙級戰犯。乙級戰犯指犯有「戰爭罪行」,一般指控包括「下令、准許或容許虐待戰俘或平民」或「故意或鹵莽疏忽責任,未有阻止暴行」。  

在1937年的12月,南京中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數以千計的無辜百姓被虐殺,很多婦女被日軍強姦。保守估計,南京大屠殺中有三十萬的中國人死在日軍的刀下。日本軍隊收到的指令為「不論婦女兒童,凡中國人一概都殺,房屋全部放火焚燒。」只有經過天皇同意,軍隊才能行動,因為軍隊是直接聽命於天皇的。日皇裕仁得知南京被佔領之後,發表「玉言」,說對於軍隊迅速佔領南京這事,他感到十分滿意。南京大屠殺的事在日本的報紙上也有登出,日皇裕仁沒可能不知道南京中日軍草率人命,濫殺無辜。日皇裕仁身為日本最高的領導人,卻沒有阻止暴行的發生。  

除了南京大屠殺之外,一項令中國人震憤,到現在也不放棄地要求日向補償的就是慰安婦的問題。在日本侵華開始,就有慰安婦制求。所謂的慰安婦制度,就是將強姦合法化、制度化和正常化。實行這制度的理由是,避免士兵染上性病。但這制度,對於婦女來說,只是一種比死更難受的酷刑。被抓去當慰安婦的婦女,大部份都難逃一死。而這種沒人性的制度,是天皇批准的。這個已經是乙級戰犯中的「下令、准許或容許虐待戰俘或平民」,可見,除了是甲級戰犯之外,日皇裕仁也是一個乙級的戰犯。

最後是丙級戰犯,丙級戰犯是指犯有「違反人道罪行」,多數指控實際執行殺害或虐待者。

侵華期間,在中國的哈爾濱附近,興建了一座實驗室。日本的人說它是「關東軍防疫班」。但事實上是以人作實驗對象的細菌實驗室。在這座建築物內,沒有中國人進去之後可以完整健康地離開。大部份的人都死在實驗之中,能有命離開的,也受到嚴重的細菌感染。當中除了細菌實驗之外,還有其他更殘忍的實驗。例如手榴彈試驗,人在真空下的情況的實驗,還有用動物血液代替人血的試驗。  

而這座實驗室之所以可以興建,而又可以秘密進行不人道實驗的原因是因為天皇的默許。雖然日本方面有部份人士否認有這實驗室的存在,可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報告指出真有其事。這件事上,日皇裕仁的指令已經是違反了人道。他已經是一個丙級戰犯。  

根據以上的事件,日皇裕仁已經可以被認定為一個戰爭罪犯。但第二次世界之戰之後,日皇裕仁卻沒有被起訴。這是因為國際法庭認為他不是一個戰爭戰犯?其實事實不是這樣。  

日皇裕仁沒有被起訴的原因是,美國考慮到遠東地區中,美國需要一位盟友去對抗共產黨。所以,美國提出了一個理由:要是把日皇裕仁逮捕的話,就會令日本國民信仰的支柱崩潰。情況若再嚴重一點,日本全國或者會引起反對逮捕日皇裕仁的暴動。所以為免日本發生如此的情況,也為日本未來的命運去考慮一下,就應該免去日皇裕仁的戰爭罪犯之名。之後,日皇裕仁沒有被起訴,但他發表了「人間宣言」,指出天皇其實和人民一樣地位,天皇不再被定為神的地位。戰爭罪犯這個稱號也離他而去。  

事實上,日皇裕仁的所作所為足以令他為成一名戰爭罪犯。但因為美國的幫助,才逃過一劫。而根據以上所提出的論點和歷史事件,我認為,毫無疑問地,日皇裕仁是一名戰爭罪犯。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日本如何侵略中國》黑羽清隆 梶村秀樹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1938-1945》楊克林

1949年以後,毛澤東有何治國策略?

(中五曾志達同學從政治、經濟及社會三方面分析毛澤東的治國策略,志達能基本歸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但未能引用更多資料證明事件背後明顯源於某種「策略」,因為「策略」是指事件是毛澤東有意為之,而共非偶然發生。)

毛澤東於國共內戰擊潰國民黨後旋即接手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席一職,面對這個百孔千瘡的新中國,毛氏根據其治國策略開始治理這殘局,期望新中國因而變得強大。現在筆者將就政治、經濟、社會及外交等方面描述毛氏在1949年以後有何治國策略。

政治方面,毛氏實行共產主義人民民主專政,這便利了中共的一黨專政。根據1949年的共同綱領己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這憲法明確規定了中共的核心領導地位,強調沒有中共就沒有新中國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精神。可見毛氏在1949年後能在中共制訂的憲法中專政,是他在政治上的一大策略。

經濟方面,毛氏走共產主義路線,強調重農重工不重商,大力推行群眾運動。毛氏所行的群眾路線是指什麼事都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主張無論什麼改革也可以透過群眾性的大規模運動來多快好省地完成,不必依賴資本勢力去建設新中國,如1953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此外他又實現財產均分和土地平分等深入民心的計劃,如1950年代的土地改革運動,便是毛氏其中一個以圖爭取低下階層支持的實例。

社會方面,毛氏不太重視文化教育,甚至透過三反五反等運動打擊知識份子,他亦強調思想教育以使人民接受共產思想。正因如此,毛氏在1949年以後花費在教育上的開支有限,使中國人民的教育水平長期沒有進步,人權意識不高,只懂服從中央命令,成為個人崇拜滋生的溫床。乃至其後的文化大革命更摧殘了中國文化,使當時的年青一代更失去理性,成為毛氏忠心的紅衛兵。

外交方面,毛氏只與共產國家及第三世界國家交往,尤其是蘇聯(1960年前)。中共因從1921年成立起得到蘇聯支持,故立國後全力一邊倒向蘇聯,以換取蘇聯向中共提供經濟及技術援助,1950年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便是當中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