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台灣觀課記錄

課題:社會主義概論
教學方法:教師投影卓別林的摩登時代,讓學生加深關於影片的印象。
(學生都已經自己看過影片嗎?)
教學材料:卓別林:《摩登時代》
教學對象:高一學生
教室情況的幾點觀察:學生可以一邊食飯,一邊聽講。學生的座位分隔,不便於同學間的討論和交流。課堂的秩序較差,學生可以將電話放在桌面。師生關係疏離,教師不知道學生的名字,只能叫學號,影響學習氣氛。

教師板書問題。
1. 僱主對勞工的心態
學生回答可以被取代,老師刺激學生思考是否被機器取代。
學生再回答可以被其他人取代。
學生回答,當時的工人工作屬於低技術性工作。
教師提問:僱主會否想工作不斷的重覆工作。
(觀察:同學回答時,其他同學會叫囂,這可能是嗆同學沒有真材實料。教師沒有制止,容許同學的喝倒采行為,令發言同學感到尷尬。)

2. 勞工的工作性質
學生回答:重覆,缺乏技術性,工作時間不斷被拉長,工人的工作只有一小部份。(這就是屬於馬克思所講的「異化」,教師會否在這個時介紹這個概念。)
教師將學生的答案,將換為要求高規律性。
學生回答:工作環境境缺情感,沒有成就感。
教師糾生學生的答案:要學生認真聽其他同學的答案,因為學生多重覆同學的答案。教師提醒學生要運用自己的經驗看影片。
學生回答:學生運用現在的經驗作答,並反思究竟還未有進入工業時代的工匠是否就有成就感。

3. 勞工的身心傷害
(真到這裡,我還不確定學生是否有看過影片。因為學生似乎沒有根據具體的場面來回答問題。)
學生回答:僱主將勞工當作實驗品。
教師糾正學生是否答工作性質的問題,學生補充勞工的心理受到傷害,因為可能被當作實驗品。
(學生似乎不在當時的歷史脈絡去思考勞工的問題。)
教師發現問題:要學生運用影片的資料以及自身影片來作答,甚至希望學生可以批判影片的信息。
學生提問:認為影片的觀點有偏頗。(我會讓學生認識導演卓別林,讓學生明白卓別林生活的時代及個人思考問題。)
(為什麼老師不容許學生批判同學的答案,而必須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呢?)
老師運用工人的沉默,指出馬克思要做的,就是要工人的醒覺。
學生要老師定義何謂傷害:學生要老師解釋十九世紀的脈絡的傷害。因為十九世紀的人,如果不工作的話,面對的可能是死亡。
學生質疑:那個時候的人真的覺得是傷害嗎?
教師希望學生從自己的「心」出發,去談論「傷害」的問題。(教師好像已經有既定的答案,忽視了學生提出的問題。而且,教師的提問一直脫離歷史脈絡。)

4. 勞工之作為一個人
(我們是教歷史的,所以必須從歷史的脈絡來談「人文主義」,我要思考我的歷史人文有哪些獨特性。)
(學生必須具備十九世紀人文思潮的背景,不同的歷史脈絡對「人」都有不同的定義,學生怎能抽空討論?所以學生不斷的追問十九世紀的人如何去看待「人」的問題。)
教師承認自己的教學設計出了問題,可能要讓學生知道更多關於十九世紀的問題。
學生回答:老闆和工人都有面對的風險。
教師提出學生的回答就是量度馬克思理論的標準,因為馬克思忽略了僱主方面的困難。
學生挑戰:當時要考量的不是風險問題,而是有其他更大的問題,如果設身處地,面對不同的風險,你會當老板還是員工。(教師提出「平等」的概念,適當嗎?)

5. 勞工的工作成就
學生回答:活下去,吃睡,成家,付出的部份。
(我覺得教師也有自相矛盾的時候,有時候要學生運用自己的想像,有時候也要學生回歸影片。)

6. 那個經典畫面的意涵(課堂結束,留待下堂再討論)
7. 勞動原本應該是怎樣的事情(課堂結束,留待下堂再討論)

總結:教學以教師的發問為中心,教師只肯定既定答案。學生的回答亦不能運用《摩登時代》的資料作答,教師也不能提供社會主義的理論架構讓學生比對。板書混亂,久缺組織。我會先讓學生了解社會主義的理論架構,再請學生從《摩登時代》之中選擇恰當的場面配對,我也會提醒學生要弄清卓別林的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