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費穆的孔夫子:時代的琴音

我是抱著朝聖般的心情進入文化中心的,費穆先生的《孔夫子》失落大半個世紀,因緣際會,重臨香江,多得香港電影資料館仔細修復,讓我門再目睹費導演的光芒。香港電影資料館安排了費明儀女士(費穆先生的女兒)和金聖華教授(監製金信民先生的女兒),憶述父親對電影藝術的堅持,在抗戰期間(1940年)終拍成了《孔夫子》。費明儀女士和金聖華教授學養深厚,一部份可能遺傳自父親的修養,還記得我讀過金聖華教授的文章(可惜我已忘記了書名),她說:「創作是一種受驅於內心深處情深意摯,難以言喻的慾望活動,越刻意,越造作。...孤寂,大概是創作的攣生兄弟,...為了時光一蹤即逝,為了人生極其平凡,就像在浮沙上印滿足跡,一個浪潮懶洋洋沖上灘頭,就把懶洋洋的一生捲得無影無蹤,於是,再辛苦,也得在人生道上刻下一點點的印記。」金聖華教授說,中國電影過百年,關於孔子的,只此一部,《孔夫子》正好是費穆導演和金信民監製的不朽印記。
我切身處地,想像費先生和金先生在抗戰的艱苦時期,仍一絲不苟地拍攝《孔夫子》,據金聖華教授說,當時上海只上映所謂鴛鴦蝴蝶派的電影,以歌舞昇平麻醉人心,難得費導演借孔子的生平,對國人國事,流露悲切之情,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電影一開始,只見廟堂的編鐘,然後孔子便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孔子的話仿佛敲響了鐘聲,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從孔子到費先生,一脈相承,從沒間斷。然後,子路、顏回、子貢逐一出場,電影的發展也圍繞著師徒四人人的命運。看見他們被魯國所棄,後又遭圍於陳蔡之間,七日不食,想到費穆先生也同樣面對時局的艱難,但仍堅持高尚的人格。其中一幕感人非常,孔子見子路不眠不休地守衛,勸他休息,子路說外面豺狼當道,放心不下,然孔子卻對他說:「他們不是豺狼,只是羔羊,奈何他們把我們當作豺狼」。仁者無敵,不是所向披靡,而是心中無敵人,費穆先生表現了最高的仁者風範。
費穆先生的《孔夫子》,讓我再次看見儒者的風範。電影常常特寫孔子的冠,而孔子也對子路說,大丈夫豈能不帶冠。正衣冠,就是成人,要為自己的一切負責,於是,當子路死於衛國時,他不能免的,就是頭上的冠。子路、子貢、顏回命運各異,顏回活出了孔子拾身成仁的道理,在修復的零碎片段中,看見顏掙扎著是否要將米飯送給廟外的婆婆,電影突出了他的掙扎,是的,掙扎!顏回從自己的飢餓中,更感受到別人飢餓的痛苦,他悲天憫人,安貧樂道,可惜英年早逝,令孔子非常難過。顏回是仁者,子路則是勇者。他爽直豪邁,後任衛國的宰相,後來因衛國內亂,奮戰而死。電影最感人的一幕,是年邁的孔子,獨佇風中,如寒梅傲雪,但仍感慨時移世易,也悲後人先去。「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然後,他仰望長空,看見子路和顏回的笑容,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最後,子貢帶同門生拜倒在孔子腳下,但哲人的孤寂,是無語問蒼天的悲愴。
電影中的孔子,以平凡人的能力,活出超凡的人格力量。被圍於陳蔡之間時,孔子彈琴抒發滿腔胸臆,子路質問他為何在國家危難之時仍有如此閒情,孔夫不答,但子路從琴音中開始領略到孔子對天下的悲切之情,也悲從中來。《孔夫子》就是時代的鐘聲和琴音,在國家危難之時仍拍出了《孔夫子》,費穆先生和電影工作人員,都活出了儒者的風骨,我深深向他們致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