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戲院是一位健壯的老者,上了年紀,仍為孩子帶來歡樂,每次帶孩子到粉嶺戲院看電影,就好像看到孫兒騎在爺肩上的幸福,緣跨四代,不斷說著電影夢。信信本來怕黑,那一年聖誕,正上映《北極快車》,我抱著孩子在戲院門外徘徊,經理見我猶疑,叫我抱孩子入電影院,讓孩子習慣了才買票也不遲,孩子一進電影院,緊抱著我,只偷偷地瞄銀幕,我們過了幾分鐘便出來,粉嶺戲院就有這種空間和人情味,望望也試過在戲院嚎哭,當時他正在看《五星級大鼠》,但這裡的觀眾對「噪音」多幾分包容,我抱他在外面走走,然後在院內找個空位靜靜坐下,誰也沒有在意,做父母的也不用太尷尬。
所以,當粉嶺戲院突然結業的時候,我感覺一位健壯的老者突然被禁錮在老人院之中。我致電古物古蹟辦事處,他們說粉嶺戲院不在他們的古蹟名冊,所以無能為力,簡而言之,就是粉嶺戲院未夠老,也未夠班。諷刺的是,馬頭圍塌樓後,屋宇署於2月2日在粉嶺戲院的外牆張貼告示,指要檢查這幢超過五十年的舊建築物。這就是政府的思維模式:老了,就怕你阻住地球轉,甚至搞出人命,最好以「發展」之名,連根拔起,延續香港的「活力之都」。年輕背後,香港謀殺了多少歷史?不要怪香港人未老先懷舊,只怪香港這片土地留不住一條歷史痕跡。香港,對老人如此,對老建築物也如此。悲涼!
粉嶺戲院的死因開始明確:政府發展粉嶺北的計劃,令聯和墟地價急升,再加上3D電影的出現,令放映設備較差的粉嶺戲院被淘汰。據聞,粉嶺戲院已賣了給聯和置業,我翻查了該地段的土地規劃,業主可以發展私人住宅項目,我估計,粉嶺戲院會和附近的臨時停車場一併「發展」。有政黨促請政府興建粉嶺至沙頭角鐵路支線,如果成事,粉嶺和聯和墟勢必改頭換面,我覺得有責任守護這裡的記憶,讀歷史多年,也是時候留下一點歷史痕跡。究竟誰有「發展」粉嶺的權利?是那些大灑金錢買樓買地的發展商,還是有根有歷史感、以生活為中心的人?
看見學生小心翼翼地貼上黑色的紙牌,好像給一位老朋友的最後一段話,有一些離情別緒,但更多的愉快回憶,他們都是粉嶺的孩子,都在粉嶺戲院度過美好的時光,他們以燦爛奪目的色彩,粉飾這個被判死刑的老者。感謝Now新聞台的梁先生,記錄了學生紀念粉嶺戲院的活動,肯定他們對粉嶺歷史的尊重。我們雖無能為力替你解除束縛,也不能今你重生,但我們會以文字,讓你不朽。看見學生讀了歷史,有了歷史感,再以行動回應歷史的呼喚,香港的未來或許可以生根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