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每晚睇一套電影,昨晚選了《Familia》,吸引我的原因,是役所廣司的海以報。一個老男人專注於陶藝,有些獨又能孤芳自賞。半年前看過Olga Tokarczuk的Drive my plough over the bones of the dead,其中一章提及有些老男人睪酮素下降而出現自閉傾向,我讀來有點認同,所以關於老男人的電影,我都覺得吸引(上個月看的Banshee of Inisherin也樣)。其次是電影主題:沒有血緣的家人。關於家庭電影,拍得最好、鑽得最深的非是枝裕和莫屬,但導演成島出今次野心更大,借日本的巴西青年及在阿爾及利亞工作的日本人對調,探討役所廣司飾演的誠治如何理解「父親」的角色。
前半段還好,電影描述日本的巴西工人困境,一開還在疑惑背景是南美洲還是日本,後來才肯定是沒落的日本小鎮,成為巴西工人的聚居地。此外,電影都提及黑幫對移民工人的剝削和欺壓,巴西青年難以融入日本社會等議題。最後,導演都用心鋪排誠治和學的父子情,其中一幕誠治教學捏陶瓷,父親握著兒子的手,一起搓揉陶碗,拍得好睇過人鬼情未了。唯一不足的是,學和阿爾及利亞妻子(我連個名都唔記得了,抱歉)沒有火花,不似是恩愛父妻。
到了後半段,電影慘不忍睹。學和妻子回到阿爾及利亞,被叛軍俘擄,之後不合理的情節不段出現:小鎮成為無政府狀態,黑幫可以對巴西人為所欲為;海外日本人被劫持,但輿論及家人竟不能參與討論營救;黑道大哥將妻女之死推到所有巴西工人;誠治單人匹馬挑戰黑道,竟然死唔去又幫警察拉到人?
這就是敘事的失敗,只著重探討概念而忽略人物的發展,為求展現家族可以超越血緣,而夾硬整死兒子的角色,又為了將沒有血緣關係(甚至異鄉)的巴西人投射成兒子,寫一段完全不合理的父親救子。唯有寄望今晚可以睇返一套正的電影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