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學生心中的絲路

為了配合跨學科研習的「旅遊」主題,又要配合歷史科的進度,我選擇了絲綢之路為兩星期的研習範疇。中二學生對歷史人物的經歷比較有興趣,於是我整理了漢代的張騫及東晉的法顯,讓學生從他們身上探究古今行遊之別。行旅與旅遊,一字之差,古代行旅,一去並不一定能回頭。


跨學科研習完結,我請同學借閱一本關於絲路之書,特別推介井上靖的歷史小說,新年假後,陸續收到學生的閱讀報告,嘉璟和紅紅的文章很有意思,現放在網誌,以下是嘉璟的分享:


在東晉時期,戰爭氾濫的時代,人們都不聊生,心裏都無依無靠。這時,宗教成為人民心靈上維一的依靠,去學習梵語,西去取經,他是第一個取得經又能回來的人,法顯的心是在爭扎?恐懼?衰傷?高興?


出發時,我相信他是為民,抱着尋找希望的心情去取經。以他這樣的年齡已經是非常長壽的了,他還要去取經,這對一個老年人來說已是很困難的事。還遇上風浪,如果讓現代的老人走稍遠一點的地方,他們便會擺手說不.但法顯還繼續堅持下去,為了他信任的人們。


法顯是將佛教在中國發揚光大的人,跟﹤西遊記﹥中的唐僧一樣,西行取經.出家人,心中毫無雜念,像一本字典一樣。法顯為人民,為國家,為了他自己心中和百姓們心中的信仰,離晉西行是他所選的道路。人們現代的佛教,如果沒有法顯,佛教現在在哪呢?法顯,可說是佛教的傳教人,像其他教一樣,心中的信仰是心裏的依靠。


以下是紅紅的分享:


我在課堂上學到了以古人行旅的心態,去比較現代人的旅遊。古人出行,並不只是為了遊山玩水,而且需要考慮生理條件,面對未知的路途,能夠安全回家,已算是大幸,因此令我更想知道更多前往西域的心態,又或者是所見所聞。


最後,我讀了井上靖的《敦煌》,我現在知道敦煌的歷史背景,學懂怎樣將歷史資料轉變為活生生的文字、有生命的文字,我很佩服井上靖以小說模式,透過書中人介紹敦煌的歷史。看完此書後,我想借閱關於流浪的書,因為我想知道流浪的心境是如何,是否與古人行旅的心態相似?流浪讓心靈得著,一個人處於陌生的地方,一切都由零開始,一個人漫無目的、拋開城市中的喧鬧,面對幾天的新生活,或許,心靈上重新整理,我認為流浪是很有意義的「旅行」,思考模式也許也會因此而變,長大後有可能我會嘗試流浪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