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城市發展與三農問題

回校補課,我預備了董志勇教授及章政教授關於現代中國城市發展及三農問題的文章,讓同學分析,兩篇文章皆上載於教育城的網頁。同學先以分組閱讀的方式(Think-pair-share)抽取相關資料,然後四人合作,將兩篇文章的內容整理成Mind-map,以下是他們的學習成果。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樹欲靜而心不息

父親突然離世,小女孩茜夢(Simone)相信,父親的靈魂寄託在屋旁的大樹(電影字幕說是無花果樹,可能譯者見到Moreton Bay Fig,便以為是無花果,根據香港自然生態論壇,此樹應譯為澳洲大葉榕,但電影中的榕樹氣根不多,香港見到的澳洲大葉榕,都是氣根叢生的。)她聽到大樹的聲音,睡在枝椏上,將大樹佈置成自己的家,大樹靜看著痛失丈夫和父親的人逐漸走出傷痛,但在茜夢和家人的生活快要重回平靜的時候,大樹成為他人欲除而後快的多餘事物,鄰居不滿樹根破壞籬笆,大樹也開始喝光珍貴的水源。樹欲靜而心不息,茜夢棲居樹上,誓要與大樹共存亡。


萬物靜觀皆靈性,我認為與樹為伴,更勝與人為伴。與樹為鄰並不只有浪漫,大樹招來眾生,黛恩(茜夢的母親,Charlotte Gainsbourg飾)打開窗戶,飛來了嚇人的蝙蝠,家人歡度聖誕,回家後發現屋外附滿藤蔓,狂風暴雨之時,斷枝敲打屋頂,在屋頂開一個洞,但黛恩就順意抱著殘枝睡覺,像擁著剛死去的丈夫。電影很有質感,對樹/大自然的愛,不是基於浪漫的想像,而是甘心樂意接受一切,包括那些並不浪漫的現實。縱然大樹帶來諸多的不便,家人還願意為了與樹為鄰而付上代價。有時候,大愛的標準,是你願意付上多少。正因為電影的質感,我們感受到茜夢和家人對大樹的愛,不單是口頭的愛,還是行動的愛。我家後園也有一棵龍眼樹,就在星期天黃雨之前,我趕緊清理落葉,初時還希望將落葉堆肥,不要浪費,但落葉實在太多,索性傾到廢物箱,本來空空的箱,被落葉堆滿,像飽得要吐的老饕。我也發現,冬去春來,五爪金龍已鑽進冷氣機,如果我不處理,冷氣機隨時被五爪金龍絞殺,更可怕是藤蔓充塞著去水道,引致水浸。於是,我花了個多小時清理後園,剛好在黃雨前完工。要與大自然為伍,首先要身體力行,向大自然借一個安頓之所。


文匯報轉載了導演茱莉貝杜切妮(Julie Bertucelli)的話:「故事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探討死亡的手法,探索哀傷如何把人領到另一境地尋找慰藉。......本片主角不是人,而是樹。它強而有力,具魔法般迷人,充滿詩意和神秘感。......故事中樹懂細語,也是擬人手法,代表自然如何看人類。樹就有如一個倒立的人,根是他的腦,樹枝就是其四肢,樹幹便是身體。」當我看到茜夢寄宿枝椏的畫面時,也想起卡爾維諾的《樹上的男爵》,最平凡的樹,也最能激發我們的想像,充滿詩意的想像。電影到最後,暴風雨驟過,大地荒涼,大家安然接受,一切順其自然,黛恩從倒後鏡看到熟睡的兒女,原來兒女在那裡,家也在那裡,其餘的一切,都不再重要。那一刻,樹靜了,心也靜了。既來之,則安之。死亡是一場暴風雨,它將一切吹倒,換來重新上路的寧靜與平和,大樹代表著死生之間的暫時契合,栽種有時,拔出有時。



引以為榮的立法會議員

聽何秀蘭議員的一席話,勝讀十遍通識課本。各位同學,用心聽聽何秀蘭議員的發言,思考財政算預案如何與市民期望脫節。她沒有「生活素質」、「政經社文環」的通識術語,卻切中今日香港的主題。我們的政府,窮得只剩下錢。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台灣的《無米樂》香港的馬屎埔


通識電影分享以生活素質為主題,我和秀卓本來選了《種菜日記》,後來秀卓說《無米樂》聚焦於台灣的農業問題,比較適合主題,於是便敲定《無米樂》,我們也邀請了馬寶寶農場的青年農夫,分享他們對香港農業的看法。還記得去年暑假的時候,秀卓問我要否訂購元朗的有機菜,我說不要了,因為我想走進馬屎埔,認識那裡的農夫,和他們建立關係,買他們的菜。我認為踏足農業社區,比起單單買「有機」食物更有意義。我慢慢地走入馬屎埔,認識了九叔和種茄子的婆婆,也認識了馬寶寶的青年朋友。


一邊看《無米樂》,一邊想到高鐵和菜園村帶動香港人反思土地的價值,《無米樂》的老人慨嘆青年人都走到城市,但香港的土地運動令一些八十後的青年重投農業,成為香港農業的生力軍。看《無米樂》想到馬寶寶朋友的生活,人、土地和動物的關係息息相關,愛土地的人,必會愛動物,也會愛生活其中的人。還記得那個星期五晚上,到Becky家作客,看著TV親手下廚,Bella帶來了餸菜,他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玩樂,月露星稀,田螺和蝸牛大概也鑽到田裡大快朵頤,偶爾聽到貓狗對唱。看《無米樂》的時候,更會看到水牛卧在田裡,享受泥漿浴,不願起來。沒有「和諧社會」的口號,只有萬物共生的真相。



《無米樂》的鏡頭真美,那些農人的輪廓、勞動的剪影,為平淡的地平線,添上生命力。從夏至到小暑,立秋又寒露,農夫的生命,相隨跟著四季的步伐,冬至到了,又到感恩的時候。第一次到馬屎埔,看到TV犁地,看到Phoebe除草,後來替他們訂購蔬菜,也知道四時節氣和農作物的關係。清明時節,是換菜的時候,品味當季蔬菜,也能品味四時的變化。



「現代中國」包括「三農問題」(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但奇怪,台灣的農民,再苦也是微笑著。「無米樂、無米樂,心情放輕鬆,不要煩惱太多,這叫做......無米樂啦!」。《無米樂》的老人,充滿幽默感,特寫汗水的面容,是天真的笑容。「稻子不能死,人死了無所謂!」談到農藥的禍害時,老人還笑著說。馬寶寶的TV被太陽曬得黝黑,但每次見到他,都掛著笑臉,他常說:「要擁抱看來不太順眼的事情!」老人家說得好,務農就是行禪,是修養,要甘心忍受,不抵抗。農村是窮的,農民是苦的,農業也是危險的,但台灣和香港的農民,還能在經濟發展以外,找到生活的樂趣,可是中國內地,有些農民(工)連做人的尊嚴也被剝削了,這才是「三農問題」的癥結所在。


謹以Miller的文字共勉:「如果我們(教師)忽視或濫用地球,將無法要求學生能對地球產生這樣的感覺。這不只是強調資源回收和資源的再利用而已,而是我們必須了解到我們是地球的一部份,也就是原住民所說的生活之網(Web of Life)。這種我們與地球緊密相互依存的察覺將會瀰漫在教室和學校裡所發生的每件事情中」(《生命教育:推動學校的靈性課程》)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傳媒與政治參與

東評分析力強,關心時事,有獨到的看,他分析香港人政治參與模式的轉變對傳媒的影響,值得同學參考。文章如下:


香港人的政治模式改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近年,年青人因為「高鐵」事件的效應,被定名為「八十後」,而且市民普遍都是從傳統的政治參(老師按:正規的/按程序的介入),轉向在網上建立群組,從本來投票關於自身利益的議題,到關於普世價值(老師按:社會公義/公平)的議,更有部份市民選擇以抗爭手法來融入抗議訴訟,建立專門的監察小組,來應付社會不同的問題。他們來來以個人直接參與走向至一個將政治融入了工作、社交生活的參與模式。這種參與模式的轉變,令傳媒的角色變得被動(老師按:傳媒作為政治動員的中介,有是偏向政府,有時偏向群眾,但更多時候,傳媒工作者要思考自己持守的價值)。


由於香港仍然保留著一定的這論自由,即便是傳媒影響著某些市民的價值觀,傳媒也要考慮市民的需要(老師按:自從壹集團出現後,更令香港傳媒考慮市場及生存問題)。網絡創造了自由的空間,網上的輿論,集結了不同人士對社會的觀察和意見。傳統媒體(老師按:如電台及電視台)已不能像過往一樣壟斷社會及政治新聞的報道,甚至可能被政府或群眾牽著走。


其實,傳媒對香港人參與政治和社會事件的影響力,已不及新興媒體。最明顯是電視台在有關「六四」二十週年紀念特輯,表現與態度馬虎,或是芋一報章在報導「菜園村」搬遷的賠償,竟然向市民標籤著不合事實的負面評論,這些事件,牽起網絡群組的討論。政治及社會參與受個人的價值觀和原則影響,這已不單單是純粹個人利益的層次。即使傳媒的報道內容失實,香港市民也能透過新興媒體的開放參與,抗衡傳統媒體的影響力。


近年民間媒體紛紛成立,以對應傳媒的自我審查,增加市民的知情權及參與。「民間電台」的風波,也引起香港人探討媒體存在的意義。雖然近年的調查顯示,回歸以後傳媒出現越來越多的自我審查,但香港人參與政治模式的轉變,已迫使傳統媒體面向群眾。就以「八十後」為例,部份媒體的態度軟化,改變了身份定型,去除部份人對年青人的負面印象。(老師按:這種互動,表明傳媒已不是過去的單向發放信息,市民被動的接收,而是市民直接參與傳媒表達意見,如Phone-in,又或者透過網絡輿論向傳媒施壓。相反,傳媒也會透過深入報道,影響市民對特定議題的看法。)


影意志放映《傳媒透視》,和東評的文章互相呼應,各位同學可一起觀看。



《反高鐵運動之傳媒透視》
28/04 (Thu) / 7:30pm / 導演:陳浩倫 / 55min


2009年11月至去年年頭期間的一連串「反高鐵 停撥款」民間抗爭運動,引致撥款議決三度暫停,相信大家記憶猶新。此事被傳媒廣為報導,甚至鮮有地引發主流新聞工作者於網上具名辯論對這場社會運動的個人看法,引發傳媒界激烈辯論。本片將從傳媒工作者的角度重組反高鐵運動的案情,剖析前線記者如何塑造反高鐵運動,並探討傳媒與反高鐵運動行動者的互動關係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最低工資的意義

我嘗試以「最低工資」的政策,分析香港在職貧窮的原因,很多課堂的討論焦點,在於二十八元能否改善在職貧窮的問題,又或者二十八元的時薪會否導致大量低技術人士失業。我認為「最低工資」的研習重點,對通識學生來說,不在時薪多少,而在於「最低工資立法」與過去的津貼措施在本質上的不同。茜茹在課堂上一針見血地說:最低工資政策是政府透過立法迫使僱主承擔社會責任。有研究指出,政府的津貼政策,有時會帶來反效果,津貼越來,僱主越刻薄僱員,因為政府會透過津貼包底。因此,無論最低工資的時薪是多少,以立法方式制訂最低工資,可算是香港工人運動的轉捩點。


敏巧的文章值得同學參考,她從非物質的層次,討論最低工資立法的意義,立場一致,也有駁論,分享如下:


我在很大程度上同意香港政府就最低工資立法,能改善低收入人士的生活素質。低收入人士面對很多問題,例如住屋、飲食、健康、自感受損等問題,很多時候,低收入的原因是他們低技術、低學歷,在惡性壓價下,要改善低收入人士的生活,就最低工資立法是最有效的辦法。


針對惡性工資競爭,最低工資可以使企業在低工資以外,提昇產品及服務質素而提昇競爭力,工人即使是低學歷、低技術,也可以確保有基本生活開支的薪金。而且這也會提升了低收入人士的自尊感,因為可以避免僱主剝削勞工,踐踏工人尊嚴,也避免低技術人士領取「綜援」,被標籤為「懶人」,減少社會標籤問題。即使缺乏政府支援也能自力更生,年紀性別更不會是一個問題,不會再有叫價壓價的問題。就算政府外判工作,僱主也要按最低工資支付薪金。


落實最低工資水平(28元),在香港單身人士來說,可以足夠養活自己,而且有了基本開支,至少不用三餐所苦,自信心提升,減少了生活負擔,有更多時候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工時減少,生活素質也會提升。


雖然最低工資未能保障低技術工人必有工作,甚至會令職位流失,也會造成通脹問題,但政府可以透過既有的津貼政策減少負面影響,要解決燃眉之急,針對工資惡生競爭,最低工資立法是最有效的方法。



最低工資立法的腦海圖


香港在職貧窮的原因

振光不多言,但他的文章立場很清晰,條理也分明。他將課堂上的討論成果,組織成以下文章,同學可參考,鞏居所學。同學也可嘗試從比較重要性的角度,分析香港在職貧窮問題的「主因」。


香港在貧窮的原因可分為三方面,包括政府政策、經濟發展及企業壟斷。


首先,政府作為最能夠支援的持份者,但對於在職貧窮人士的援助極度不足,還將很多政府工作判,令到整個低技術的就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政府對資源分配不均,使到弱勢社群面對嚴峻的挑戰,例如有官員發表綜援養懶人的言論,形成對綜援人士的標籤效應,分化社會。此外,政府對老年、失業中年及新移民婦女的支援亦不足,令他們成為工資惡性競爭的受害者。政府一向奉行不干預政策,沒有做好資源分配的角色,導致在職貧窮的形成。現時政府對於在職貧窮理解為「收入不足」的經濟問題,並無對在職貧窮的根源問題深入探討及制定針對問題的相應政策,例如減少政府工作外判及發展社區經濟,以減少工資惡性競爭而出現的在職貧窮現象。


經濟發展方面,由於經濟轉型的關係,知識型經濟出現。當初香港的經濟由漁農業等第一產業,發展為今日的金融服務業,大部份工作都要求較高的知識及技術,令一大批低學歷及低技術的人士失業。由於學費過高的問題,他們亦難以透過進修提昇自己,他們只好以低薪尋找工作。金融危機的出現,亦令公司籍機壓低低技術工人的人工。在社會致力發展知識型經濟的同時,沒有相對的策略協助低技術的勞工,經濟轉型使他們無法在市場生存或被削工資,缺乏完善的福利制度及社會政策,亦令新移民婦女等弱勢社群的在職貧窮問題日益惡化。


企業壟斷方面,一些大地產商壟斷市場,導致很多低技術的工人失業,小商鋪的店主成為連鎖店的僱員,收入亦會下降。另外,企業的壟斷,令物品價格上升,令低收入人士的生活,百上加斤。他們大剖份的薪金要應付日常的生活開支:如車費、膳食、水電煤及屋租,根本沒有餘錢進修,惡性循環下,他們更難以擺脫貧窮問題。


總括而言,政府若不推出政策協助低收入人士,香港在職貧窮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學生小組討論及公開討論的成果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沒有經典?

上星期與舒琪先生小聚,我找緊機會,和他聊電影,談到《挪威的森林》時,大家都搖頭嘆息,陳英雄真的浪費了李屏賓的攝影力量。我問他有沒有看《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他大喊電影離譜。電影不是取得康城金棕櫚獎和亞洲電影大獎嗎?我好奇地問。他說現在的電影評論一團糟,好壞不分,很多時候,外國電影節評審是帶著殖民心態(colonialism)觀看電影的,他們只希望發掘不同風格的電影,妄顧電影的藝術。不要信電影評論,只要信自己的品味。不過,我一向參考英國的電影雜誌《Sight and Sound》,難道這麼專業的雜誌也不可參考嗎?我問。他淡然地說:都一樣。我希望他多寫電影評論文章,讓香港的影迷知道何謂品味。



這些事情,並不單出現在電影,也出在文學作品。我近讀唐諾的《在咖啡館遇見14個作家》,唐諾在第一章,已豪不客氣地解剖美國文學大師海明威的作品。海明威這個曾奪得諾崟爾文學獎的名字,於我這一代人,也不過是個放在神壇的名字而已,好像祠堂內的神主牌,給人膜拜,卻鮮會認真弄清他的底細。唐諾將這位走入神壇、又被人遺忘的名字,放回文學史的脈落,追蹤作品和作者人生軌跡之間的關係。例如在海明威的《渡河入林》中,唐諾瞥見海明威在死亡前躊躇的足印,更在《老人與海》中,嗅到煙消的味道,是海明威執迷不悔的終結。



同樣將作家拉下神壇的,還有托爾斯泰,他在《讀書隨筆》之中,抨擊莎士比亞是庸俗的作家,用了很長的篇幅,解剖《李爾王》,並單挑一眾學院評論家,證明《李爾王》是一部失敗的作品。他說自己為了證明自己的評論並非出於偏見,已看了很多譯本,最後還是得出相同的結論。說實話,作為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當然有能力站到擂台上向莎翁叫陣,正如舒琪先生能質疑康城電影節評審的品味一樣。好在,我在唐諾的文字中找到一些自我安慰的話,他說:在那個與其說是閱讀、還不如講是熱切搜尋瞻望外面廣大世界的特殊時刻,對我們深具啟蒙意義的書(和電影),不見得需要多好,而是取決於它所聯綴並排闥送到你眼前的某種大世界圖像。是的,我現在的閱讀階段,還在培養品味,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作連繫,在這個懵懂的時候,說某些書或電影好看,並不一定代表那些書和電影好,而是那些書和電影偶然擴闊了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接了軌。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靈光與榮光


談到香港華人教會,很多人都會面紅耳赤,爭論左右,難得余振雄傳道的《靈光乍現:深井靈光堂五十五年感知》如一葉輕舟,在兩岸猿啼聲之中,駛道潮平岸闊的靜流,將靈光堂的歷史,重置在深井的社區之中。深井社區就是溪水,而靈光堂就是溪水旁的一棵樹苗,按時候結果子。從船民到村民、從村友到教友,《靈光乍現》不單述說著靈光堂茁壯成長的故事,更說著深井潤物無聲的故事。


華人教會史,通常都是殉道者和偉人的傳記交織而成,他們披荊斬棘,化丘陵為阡陌,有血有淚。但《靈光乍現》卻有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讀起來你會嗅到燒鵝和啤酒的氣味,也會感受到青山的驟雨和馬灣的海風,偶爾會聽到船民的笑聲和紗廠工人的吆喝聲,作者從深井燒鵝開始,一路追蹤靈光堂的歷史,直到對岸馬灣的方舟公園拔地而起,福音成為了旅遊景致,而那些曾經激發福音異象的馬灣船民和深井村人,反而隱匿在繁華盛世之中。教會與社區唇齒相依,基督信仰曾經植根於深井村人的生活之中。追蹤靈光堂的歷史,也是追蹤深井村人的生活史。所以,作者四出訪談,和參與者(村民、教友、牧者)共同書寫教會的歷史,《靈光乍現》不僅是教會的聲音,也是深井的聲音,如作者余振雄傳道所說:深井急需將自己的故事說出來,在轉瞬即逝之間,發現商品不斷追尋泡製而又漸次散失光芒的「靈光」(aura)(頁32)。


我喜歡作者斷然拒絕「發展」的姿態,上主的靈光每每在人的計劃外顯現。例如作者引用了《中世紀勞動史》的一段話(「要是我們像耶穌和聖徒那樣捕魚,捕捉生靈……如果一直闖到天際,去探尋秘密,那麼等待我們的依然將是一片未知的神秘」)。試想像那些居於馬灣的和深井一帶的船民,如何牽動著西方傳教士的心靈,從異象中萌芽的種子,成為今日的靈光堂教會。這一段踐行信仰的路徑,不就是彼得和約翰聽到耶穌的呼召後,毅然成為得人的漁夫的路徑嗎?又例如作者遊走於馬灣的寮屋之間,發現靈光書室成為政治爭鬥中的和平地帶,為不同政治立場的村民,提供一同敬拜的場所。這種調和力量,就是「靈光」。教會的歷史,就是救贖的歷史,我們在回顧中,尋找恩典的蹤跡。相比之下,馬灣的挪亞方舟主題公園,表面上是要傳揚聖經故事,但「在馬灣的生活,頓時被一種奇觀式的想像所支配,……為的是要在為你提供理想生活之同時,稍稍地掏空了種種可讓你生活下去的歷史資源及批判能力」(頁55-56)。主題公園將聖經故事包裝成旅遊景點,是激發遊人的福音想像,還是扼殺了其他福音想像的可能?


靈光乍現(Illumination),是一時的感悟,也是上主的啟迪,就如羅永生在序言中引用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說:是事物消逝前的神聖美。香港回歸,新界不再「新」,這片中港之間的綠化緩衝帶,已再沒有政治屏障的作用,面對「發展是硬道理」的口號,新界發出消逝前的靈光,南生圍如是、菜園村如是、深井亦如是,余振雄傳道捕捉了一瞬靈光,不只是懷舊,更是發出有如先知的呼喚,要人深思「發展的硬道理」不是上主的真理。正如他所說:在靈光的映照下,各種凝固了的社會規律將會獲得一次鬆綁的機會。我也衷心希望,教會能鬆開發展的綑綁,深深札根在社區之中,葉綠果熟,榮神益人。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消失中的杧果

我很喜歡吃芒果,從前只在芒果成熟的夏季,才能大快朵頤,呂宋芒香甜、豬腰芒嬌小、水仙芒清新,各種芒果輪流出場,也預示著初夏、仲夏與初秋的時份。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全球化加速水果的旅程,現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能在街市聞到芒果的香氣。雖然如此,我縱不能「吃在當地」,也盡量「吃在當季」。



一棵杧果,更添古意


其實,聞芒果香,也不一定要吃芒果。雖說杧果春季才開花,但早在去年十二月,家外的杧果樹便長出一串一串的黃色花蔟,那棵杧果樹對面便是祠堂,旁邊是白色的「西班牙」式村屋,杧果樹栽在庭園,為建築群平添一份優雅。杧果不是落葉喬木,但畢竟在寒冬時節,總要掉下些葉子,保留些水份。看到掉下的綠葉黃花,我會輕輕揉,花葉會散發清新香味,抬頭看,更會看見碩大的芒果還在枝頭,向陽的一面有些泛黃,但向陰的一面則還是青青的。冬天斜陽,好像從地平線照過來,還好有家門外的一棵杧果樹,隔著斜陽,庇蔭行人。



去年十二月拍的照片,冬天的芒果


每次經過那棵杧果樹,我都會看看,鳥兒有沒有把熟透的芒果吃掉,又或者芒果會否待得不耐煩,掉在地上,寧為玉碎,不作瓦全?今天清明,祭祖的人多了,但感覺祠堂前有些空虛,好像少了些什麼,再往前走,那棵青綠的杧果樹,只剩下砍平了的樹頭,殘枝落葉也失去蹤影。或者,村人又要大興土木,在杧果樹生長的地方,再建一幢村屋。原來杧果樹的芒果已不再吸人,杧果樹札根的土地,才讓人垂涎。


我想像著,那位親手栽種杧果樹的人,曾經想過,留子孫一塊土地,留子孫一棵杧果,他如今可能百年歸老,或者安享晚年,但那棵杧果樹承載著一份盼望和祝福,一顆顆碩大的芒果掛在枝頭,一串串前人的祝福札根在土地。如今,只剩下一幢幢人去樓空的出租單位。要看村落的靈魂,不用看打蘸祭祀,只要細心看看村人如何看待前人留下的一草一木,便能感知一切。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紫檀?黃檀?黃花梨?

中大崇基何添樓外,有一棵古樹紫檀,同事慨嘆,酸枝花梨後,紫檀的木質最佳,可惜中國的紫檀,經過明清以來大量砍伐,製作傢俱,都瀕臨絕種了。瀕臨絕種的紫檀會在香港出現嗎?



大埔滘公園內的印度紫檀


當時正值深秋,我在地上檢了紫檀的樹葉,方便我回家翻查資料。我發現何添樓外的老樹,原名是印度紫檀,蝶形花科,其木材是高級紅木,用於建築及雕刻。我更發現,常常在街道看到、有些像菇片的褐色果實,就是印度紫檀的莢果。



我在何添樓外撿到的樹葉,和書的圖片比對


早春時份,我開始在行道看到印度紫檀的莢果,於是開始尋找附近的紫檀樹,可惜遍尋不果,於是問學校的園丁蓮姐,原來她也不知道附近有紫檀樹,不過她說,校園內便有兩棵小紫檀。樹齡還小,只有七歲,樹苗是她在廣州的朋友送的。我看著兩棵紫檀,樹齡的確很小,還未到結果的年紀。可是,花盆太小了,小紫檀已急不及待要落地生根。我看著兩棵紫檀的樹冠,百感交雜。在香港,人和樹都一樣,只能窩居在狹小的盆內,要落地生根,談何容易?沒有深縱的根,怎能長出庇蔭途人的樹冠?



校園內的「小紫檀」


我一直關心兩棵蝸居的小紫檀,直至上星期,學校的貸櫃區要回復成草地,兩棵紫檀要搬家了,可是兩棵小紫檀長得太大,搬不動。為免耽誤,工友要替小紫檀動手術。我下班後趕著去看小紫檀,怎知都不見了,只剩下滿地殘枝,我心很痛,對不起,我來晚了。我很想做些事情,我不斷問:我可以做什麼?當我注視著四分五裂的枝葉時,我赫然看到地上有十多顆種子,我俯身收拾,又在殘枝上看到更多的種子,我把種子收集起來。奇怪了,為何種子不像我在書中看到的紫檀種子?


我開始尋找更多資料,我發現,小紫檀的種子,更像台灣的「豆豆森林部落格」所說的印度黃檀種子。


印度黃檀種子(豆豆森林部落格的照片)


我又開始搜尋印度黃檀的資料,「一個人與花草的生活部落格」有很詳細的描述,知道印度黃檀屬豆科,但比較之下,我發現學校的小紫檀樹幹沒有縱溝裂,冬天也沒有落葉。究竟,學校「小紫檀」的真正身份是什麼?我開始進行圖片搜尋,找到最有可能的答案,就是黃花梨。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是常綠喬木。網上有一篇〈淺談黃花梨〉說:黃花梨木帶有一股稍微刺鼻的香味,有點像廟裏拜神用的香,置於室內久聞不散。早年產地居民將木頭砍下蒸煮取出精油以紅花油之名出售。……黃花梨樹生長速度極為緩慢,成材時間要達數百年,因此所生的木材質地緊密、堅硬,所製成的傢俱不會因氣候冷暖變化而有變型,脫落之虞,作為傳家之寶不為過。



黃花梨種子(網上圖片),和我在殘枝上撿到的一樣


與紫檀相比,黃花梨更具歷史和文化價值。校園的小黃花梨,只剩下光禿禿的樹頭,虛弱地倚傍在老樟的身旁。春天快過,炎夏的烈日,會把根斷葉落的「小黃花梨」燒死的。我還可以做什麼?


我衷心希望,學校的「小黃花梨」能康復過來,找到落地生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