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傳媒與政治參與

東評分析力強,關心時事,有獨到的看,他分析香港人政治參與模式的轉變對傳媒的影響,值得同學參考。文章如下:


香港人的政治模式改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近年,年青人因為「高鐵」事件的效應,被定名為「八十後」,而且市民普遍都是從傳統的政治參(老師按:正規的/按程序的介入),轉向在網上建立群組,從本來投票關於自身利益的議題,到關於普世價值(老師按:社會公義/公平)的議,更有部份市民選擇以抗爭手法來融入抗議訴訟,建立專門的監察小組,來應付社會不同的問題。他們來來以個人直接參與走向至一個將政治融入了工作、社交生活的參與模式。這種參與模式的轉變,令傳媒的角色變得被動(老師按:傳媒作為政治動員的中介,有是偏向政府,有時偏向群眾,但更多時候,傳媒工作者要思考自己持守的價值)。


由於香港仍然保留著一定的這論自由,即便是傳媒影響著某些市民的價值觀,傳媒也要考慮市民的需要(老師按:自從壹集團出現後,更令香港傳媒考慮市場及生存問題)。網絡創造了自由的空間,網上的輿論,集結了不同人士對社會的觀察和意見。傳統媒體(老師按:如電台及電視台)已不能像過往一樣壟斷社會及政治新聞的報道,甚至可能被政府或群眾牽著走。


其實,傳媒對香港人參與政治和社會事件的影響力,已不及新興媒體。最明顯是電視台在有關「六四」二十週年紀念特輯,表現與態度馬虎,或是芋一報章在報導「菜園村」搬遷的賠償,竟然向市民標籤著不合事實的負面評論,這些事件,牽起網絡群組的討論。政治及社會參與受個人的價值觀和原則影響,這已不單單是純粹個人利益的層次。即使傳媒的報道內容失實,香港市民也能透過新興媒體的開放參與,抗衡傳統媒體的影響力。


近年民間媒體紛紛成立,以對應傳媒的自我審查,增加市民的知情權及參與。「民間電台」的風波,也引起香港人探討媒體存在的意義。雖然近年的調查顯示,回歸以後傳媒出現越來越多的自我審查,但香港人參與政治模式的轉變,已迫使傳統媒體面向群眾。就以「八十後」為例,部份媒體的態度軟化,改變了身份定型,去除部份人對年青人的負面印象。(老師按:這種互動,表明傳媒已不是過去的單向發放信息,市民被動的接收,而是市民直接參與傳媒表達意見,如Phone-in,又或者透過網絡輿論向傳媒施壓。相反,傳媒也會透過深入報道,影響市民對特定議題的看法。)


影意志放映《傳媒透視》,和東評的文章互相呼應,各位同學可一起觀看。



《反高鐵運動之傳媒透視》
28/04 (Thu) / 7:30pm / 導演:陳浩倫 / 55min


2009年11月至去年年頭期間的一連串「反高鐵 停撥款」民間抗爭運動,引致撥款議決三度暫停,相信大家記憶猶新。此事被傳媒廣為報導,甚至鮮有地引發主流新聞工作者於網上具名辯論對這場社會運動的個人看法,引發傳媒界激烈辯論。本片將從傳媒工作者的角度重組反高鐵運動的案情,剖析前線記者如何塑造反高鐵運動,並探討傳媒與反高鐵運動行動者的互動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