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樹欲靜而心不息

父親突然離世,小女孩茜夢(Simone)相信,父親的靈魂寄託在屋旁的大樹(電影字幕說是無花果樹,可能譯者見到Moreton Bay Fig,便以為是無花果,根據香港自然生態論壇,此樹應譯為澳洲大葉榕,但電影中的榕樹氣根不多,香港見到的澳洲大葉榕,都是氣根叢生的。)她聽到大樹的聲音,睡在枝椏上,將大樹佈置成自己的家,大樹靜看著痛失丈夫和父親的人逐漸走出傷痛,但在茜夢和家人的生活快要重回平靜的時候,大樹成為他人欲除而後快的多餘事物,鄰居不滿樹根破壞籬笆,大樹也開始喝光珍貴的水源。樹欲靜而心不息,茜夢棲居樹上,誓要與大樹共存亡。


萬物靜觀皆靈性,我認為與樹為伴,更勝與人為伴。與樹為鄰並不只有浪漫,大樹招來眾生,黛恩(茜夢的母親,Charlotte Gainsbourg飾)打開窗戶,飛來了嚇人的蝙蝠,家人歡度聖誕,回家後發現屋外附滿藤蔓,狂風暴雨之時,斷枝敲打屋頂,在屋頂開一個洞,但黛恩就順意抱著殘枝睡覺,像擁著剛死去的丈夫。電影很有質感,對樹/大自然的愛,不是基於浪漫的想像,而是甘心樂意接受一切,包括那些並不浪漫的現實。縱然大樹帶來諸多的不便,家人還願意為了與樹為鄰而付上代價。有時候,大愛的標準,是你願意付上多少。正因為電影的質感,我們感受到茜夢和家人對大樹的愛,不單是口頭的愛,還是行動的愛。我家後園也有一棵龍眼樹,就在星期天黃雨之前,我趕緊清理落葉,初時還希望將落葉堆肥,不要浪費,但落葉實在太多,索性傾到廢物箱,本來空空的箱,被落葉堆滿,像飽得要吐的老饕。我也發現,冬去春來,五爪金龍已鑽進冷氣機,如果我不處理,冷氣機隨時被五爪金龍絞殺,更可怕是藤蔓充塞著去水道,引致水浸。於是,我花了個多小時清理後園,剛好在黃雨前完工。要與大自然為伍,首先要身體力行,向大自然借一個安頓之所。


文匯報轉載了導演茱莉貝杜切妮(Julie Bertucelli)的話:「故事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探討死亡的手法,探索哀傷如何把人領到另一境地尋找慰藉。......本片主角不是人,而是樹。它強而有力,具魔法般迷人,充滿詩意和神秘感。......故事中樹懂細語,也是擬人手法,代表自然如何看人類。樹就有如一個倒立的人,根是他的腦,樹枝就是其四肢,樹幹便是身體。」當我看到茜夢寄宿枝椏的畫面時,也想起卡爾維諾的《樹上的男爵》,最平凡的樹,也最能激發我們的想像,充滿詩意的想像。電影到最後,暴風雨驟過,大地荒涼,大家安然接受,一切順其自然,黛恩從倒後鏡看到熟睡的兒女,原來兒女在那裡,家也在那裡,其餘的一切,都不再重要。那一刻,樹靜了,心也靜了。既來之,則安之。死亡是一場暴風雨,它將一切吹倒,換來重新上路的寧靜與平和,大樹代表著死生之間的暫時契合,栽種有時,拔出有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