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中央與地方



中央與地方,很抽象的概念,大家似懂非懂,過去幾年,會以校長和老師的權力關係作比喻,也運用了「權力餅」的概念圖,說明中央和地方權力的消長。雖然想盡辦法,很多時候,我都只能透過提問和直授的方法,不斷以史例說明中央和地方的概念,學生必須學習秦漢唐宋等朝代,才初步掌握中央和地方的相對概念。雖然很多人都說中央和地方等歷史概念比較艱澀,中一學生未必能應付如此抽象的概念,但我決定迎難而上,特別是在這一年,更希望把握每一個機會,教好每一堂課。


 



甫進入班房,看到同學熱切的眼神,是一種渴慕知識、期待與教師切磋的眼神,我感到很雀躍。備課的時候,我和同事分享了組織課堂的原則,第一條:是Gettting them in,邀請學生進入歷史教學。我感受到,好的課堂,應該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開始,我要先忍口,不說出自己的想法,反而要學生說出他們的相法。於是,我靈光一閃,將課堂要處理的概念寫在黑板:何謂「中央」和「地方」?不過,我並沒有要求學生定義這兩個概念。學習歷史,從不從定義入手。就好像《作死不離三兄弟》的情節,用了一大堆文字定義後,本來清楚的概念,反而變得陌生和模糊。而且,定義本身就是一種封閉問題,答案會有對錯之分,不利學生討論。於是,我給他們討論的題目卻是:以一個比喻說明「中央」和「地方」的關係。



 



全班四十多人,四人一組,開始的時候,他們也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怕會錯,後來他們發現時鐘、樹木、太陽系都包含著中央和地方的概念,他們便越發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五分鐘後,他們分組報告,黑板便出現了很多有趣的比喻,例如:太陽系的太陽(中央)和行星(地方)、樹木的樹幹(中央)和樹枝(地方)、摩天輪的主軸(中央)和包廂(地方)等。Getting them in可說是成功了,接著便要思考如何Getting
on with it
。愉快學習,也不能忘記課堂宗旨,活動如何有趣,教師也要記著課堂的目標。我請他們按中央對地方控制力的強度,將比喻排序。他們投入討論,三分鐘後,我再請他們分享討論結果。慶如同學(她的表現越來越好,還記得她交的第一份功課,有些馬虎,後來竟然脫胎換骨似的,我很有滿足感)報告時,都運用了「位置關係」、「可替換性」等概念解釋中央對地方控制力的強度(當然要我修飾他們的用語)。課堂就在討論、問答、引導、解釋之中進行。重點來了,究竟西周的封建制度,可以用什麼來比喻呢?



 



這是Getting on with them的部份,燕珊一馬當先,說西周的封建制度好像時鐘,中軸是天子,時針、分針、秒針分別代表封建制度、禮樂制度和宗法制度,數字代表諸候。展熙聽了,立刻反駁,說,如果天子能像時鐘一樣對諸侯指指點點,便不會導致後來天子被弒、各國兼併的情況了。我總結說,這正是西周政治設計的問題,理想與現實有落差。這正好回應了秦國初年王綰與李斯的激辯,究竟封建還適用於初定天下的秦國嗎?郡縣制能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從而減低內戰的機會嗎?當我講解郡縣制度的時候,有同學說,秦國的郡縣制度更像摩天輪,因為包廂可以替換,就像官員一樣。我真的很享受這樣的歷史課堂。



 



至於Getting them out,我想引用中二級的經驗,當我總結課堂的時候,曉瑩問,為了統一而消滅六國的文化,值得嗎?我沒有直接回答她。其實,這問題,就是要Getting them out的問題。秦滅六國後的政策,是統一政策,也是秦化政策。統一的過程充滿血腥與鎮壓,借古鑑今,統一究竟是手段還是目的?今日中國的「中央」和「地方」關係,又能以什麼作比喻?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指的又是什麼?我並不打算立刻解答這些問題,套用一句老話,我希望學生離開課室的時候,能帶著問號、而非句號。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原居民?原住民?

三年前的暑假,我帶著十多位台灣歷史教授和老師,從中大出發,參觀北區的中學、遊覽元朗屏山。當我提到新界的「原居民」的時候,台灣的朋友問我,香港的「原居民」就像台灣的「原住民」嗎?我愣一愣,是啊,「居民」和「住民」的普通話發音幾乎一樣,翻譯起來,兩者都可譯為indigenous people,但台灣的「原住民」,為了保衛家園、土地和生活形態,徒手對抗挖泥機(台灣人稱為怪手),誓與家園共存亡。《我家門前有大河》的阿美族人,三次拆遷,仍與政府周旋,保衛不了家園,也要迫使政府按照阿美族人的生活方式,設計安置樓房,台北溪洲的阿美族部落,要求政府從花蓮搬來祖靈石,廣植阿美族人的家族樹-麵包樹,才肯搬到政府的樓房,他們守不住可見的家園、也不放棄精神家園。《文明終結》中的北美原住民族群,為了大樹,與荷槍實彈的警員對峙,原住民說:「如果有人想強姦你母親,你會做什麼?伐木廠現在就是要強姦我母親,這片山林就是我們的母親!」但在香港,新界的「原居民」有多少還留在原居地,有多少會把土地看為他們的母親?賺夠的,都移民到外國(很多都在歐洲),他們在在外國生活,哪管新界的住屋環境,於是圍村的丁屋越建越密,隨著新界的都市化,外來人口佔據圍村,但圍村的住屋環境欠佳,能上公屋的,都上公屋,移入圍村的,是新移民和南亞裔族群,於是,新界出現了很奇怪的現象,像錦田吉慶圍,曾經與英國佬抗爭到底,代表新界人的「骨氣」,今日圍內所見,是向遊人收取「入圍費」的婆婆,和在神廟前玩樂的南亞裔的小朋友。我們不禁會問:原居民都到哪裡去?

我去年收到中二學生佩宜的來信,她說:香港的地價越來越貴,人們都希望藉著原居民的名義來爭取土地權益,建丁屋,享受各種新界原居民的特權。她接著問:香港真的有那麼多「原居民」嗎?本來只有二十人的村落,在去年村長選舉的時候,竟出現四百七十七名選民。我星期六出席區議會選舉的諮詢會,出席者都關心新界農地的未來,但現場卻沒有一個原居民。權利與責任是共生的,原居民擁有很多香港市民沒有的特權,他們是否也要承擔「特責」呢?其實,他們有責任(甚至是最大的責任)保護新界的農業,縱使他們都不再從事漁農工作,但香港還有很多有心人從事有機耕作和優質養魚場,他們大可將土地放租,讓新界保留既有的生活形態,為香港這個石屎森林,保留一片原鄉風景。可是,他們賤賣土地,將農地變為低密度豪宅,將農民趕盡殺絕,只講建高樓的特權,不提土地與生活文化的保育責任。如果,原居民站在原鄉風景和土地那一邊,站在農業和生態環境那一邊,而不是站在地產商和金權那一邊,新界便不會淪為深圳與中環共同宰割的肥肉。

「原居民」與「原住民」,一字之差,相距太遠。傳道人余振雄說得好,香港的「原居民」,只是與政府和地產商合流的利益集團。他們有的,除了是土地特權外,還有特道選舉的「選票」。可恨,為了得到他們的「選票」,香港兩個備選人,都開下支票,一旦當選,會照顧「原居民」的利益。這種特權民主,相比專制獨裁更加醜陋。雖然大家都指責美國的民主政治與金權關係太深,大財團操縱選舉結果,但相比香港,兩位備選人竟然以公共資源公然向新界原居民「買票」。明報說得好,「從鄉議局村代表大會一幕,使人對小圈子選舉的閉門拉票,個人、利益團體的利益會否凌駕市民和香港利益,充滿了懸念。」以下為明報的社評,值得細讀。





唐英年和梁振英辭去公職、「考慮參選、備選」行政長官之後,積極落區、出席論壇,講理念、講施政方向,一些議題觸及具體政策考量,有討好利益團體之嫌。鑑於這次特首選舉甚為奇特,有實質競爭,若參選人為求提高民望,胡亂承諾或開出政策支票,以期取得利益團體或市民支持,則在參選人之間互相攀比「鬥派」之下,香港未來施政恐有扭曲之虞。競爭才剛開始,已經見到這些苗頭,值得關注和討論。


公共資源應惠及全民


而非用來買票


選舉政治免不了有政治承諾,以爭取支持,但是特首選舉只有1200名選舉委員有投票權,若參選人以施政支票換取選委支持,肯定不妥。參選人派利益以討好市民或選委,有兩個層面值得討論。


首先,香港社會客觀環境,貧富懸殊惡化,多年來房屋供應偏緊,處於不足水平,而基層民生在通脹肆虐、百物騰貴下,生活壓力沉重。凡此種種,特首參選人出席一些場合,都會被問及有何改善之法,而政府財政儲備充盈,開政治支票甚至增加福利,會有較大誘因。本港社會安全網基本完備,當然福利措施永遠有改善空間,但是參選人若着眼於一些細眉細眼恩惠,只為短暫討好市民,決非長遠解決問題之計,也有失特首應有的格局。


香港確有急需對應事務,例如人口老化所衍生安老、醫療和全民退休保障等,需要政府全面規劃,投放更多資源處理;又如教育事務,15年免費教育、小班教學等百年樹人大業,也需要投放更多資源。凡此種種,其實也是另類派利益,但是此乃惠及全民、符合香港最根本利益之舉,若特首參選人提出長遠規劃,並有具體配套政策措施推行,就算需要投放數百億元甚至更多公帑,相信也會得到大多數市民支持。


現屆政府2007年以來多次「派糖」,連今年給每名18歲以上永久居民派6000元,已經耗費接近2000億元,花了如此巨款,或許對特首曾蔭權和政府民望稍有幫助,整體社會卻不見有任何積極改善。所以,唐英年和梁振英應引以為鑑。若能善用公共資源,有針對性地長遠解決教育、醫療、安老等惠及全民的問題,值得支持,然而,唐梁二人迄今在公開場合,仍未見顯示這種大魄力。


反而,另一種派利益、政治支票,卻是接連出現,其中唐英年在鄉議局出席村代表大會時,建議放寬丁屋3層高度限制,改為可建1至2層,每層面積較大,或在同一土地集合多個丁權,建6層甚至9層。原居民一直想衝破丁屋政策規限,唐英年這個取向,與原居民所思所欲精神契合,他一旦當選執政,丁屋政策大變可期。


丁屋政策使原居民享有特權,是橫亙香港整體社會的一條不公平之刺,身為特首熱門人選之一,唐英年若提出徹底解決丁權的政策措施,例如,眼前雖然讓原居民獲利益,但是長遠可以結束原居民建丁屋特權,這樣的話,不無可供探討空間;但是唐英年的建議,不但延續丁屋特權,還透過向高空發展而加快特權的享用,客觀上令更多原居民受惠,甚至吸引旅居海外的原居民亦回港申建丁屋。按其說法,原居民與生俱來就有宛如「地產發展商」的身分,市區「屋奴」為蝸居窮盡畢生精力之際,原居民的建屋特權,使香港社會處於絕不均衡景况。


政策取向應以全民為念


勿向個人利益團體傾斜


設若唐英年參加特首普選,要面對全港數百萬選民,這種利好原居民特權的建議,或許要另行衡量了。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評論唐英年的放寬丁屋高度限制建議,認為是「買票」。原來鄉議局在選舉委員會有28票,若把原居民特權與此掛鈎,一些事態就可以得到解釋。


這是小圈子選舉之弊,不過,若利益交換決定這次特首選舉結果,則小圈子選舉之醜惡將暴露無遺。2007年的800人選舉委員會,有人分析過,個別人士透過人脈關係網絡,可以直接和間接控制超過100票,其政治能量,可想而知。從鄉議局村代表大會一幕,使人對小圈子選舉的閉門拉票,個人、利益團體的利益會否凌駕市民和香港利益,充滿了懸念。


這次特首選舉很奇特,與過去比較,有較實質競爭,參選人要爭取有投票權的1200名選舉委員支持,不在話下,而在現階段,參選人必須爭取民意支持,若民意鄙棄的人,卻在選委會當選為特首,屆時不但難看,這樣的特首能否維持有效管治,也成疑問。市民無票,只能透過間接方式,關注或監察這次選舉,作為傳媒,盡言論監督之責,我們對於參選人,提出兩點:


(1)不要為討好市民而亂開政治支票;


(2)一應政策取向,要以服務700多萬市民為念,絕對不應該向特權,或為個人和利益集團傾斜,避免扭曲管治,貽害香港。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機器時代的人情味

 
看電影,有時不抱期望,卻驚喜處處,《鐵甲鋼拳》是絕佳的例子。為了支持元朗戲院(粉嶺戲院結業後,我繼續支持舊式鄉村戲院),我對元朗戲院上映的電影,都不大挑剔,帶孩子看電影,我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電影是其次,在漆黑影院中一起觀看浮光掠影的回憶,才最珍貴。雖然《鐵甲鋼拳》的背景是未來,那時候機器逐漸將人淘汰,打擂台的不再是血肉之驅,而是冷冰冰的機械人,但我仍覺得《鐵甲鋼拳》很有懷舊的味道,電影中的主角肯頓(曉積曼飾),是被淘汰的拳手,他帶著破舊的機械人,四處挑戰,但屢戰屢敗,人生走到低谷,卻與素未謀面的十一歲兒子相遇。原來,他的十一歲兒子,也是機械人拳擊迷,父子兩人踏上尋找自我之路,而幫助他們上路的,竟然是他們在垃圾堆中發現的、已經過時的機械人(Atom)。一個被父親遺棄的孤兒、一個失敗的父親、一個有如爛鐵般的機械人,在只講勝利和金錢的年代,重新肯定自己的價值。當大家只追求立體電影的官能享受,忘記了簡單地聽故事的樂趣,我猶幸仍能在元朗戲院,簡簡單單地和孩子一起享受《鐵甲鋼拳》給我們的喜悅。

我看《鐵甲鋼拳》時,想到的並不是《變形金剛》(雖然我都是在元朗戲院看《變形金剛》),而是想起2006年在粉嶺戲院看的《洛奇:拳王再臨》,雖然史泰龍的臉皮都鬆垮了,眼神也沒有年青時的銳利,但我仍喜歡看他倒下再站起的風采,只有史泰龍才有那份說服力,他的電影告訴你:可以輸掉比賽,卻不能一倒不起。同樣地,雖然肯頓屢戰屢敗,但他的兒子仍然相信父親是拳擊好手,能將垃圾堆中發現的過時機械人,訓練成拳擊高手。開始的時候,肯頓也不相信自己,但事實證明,他訓練出來的機械人Atom,屢戰屢勝,遇強越強,最終竟能挑戰冠軍機械人宙斯。從捱打到反攻,肯頓不斷聲控Atom,到最後,Atom的聲控功能失靈了,Atom只能看著肯頓,模擬肯頓的攻擊與防守動作,Atom儼然成為肯頓在擂台上的化身,結局如何,這裡不談。但看到這裡,我深受感動,因為一段無心的尋父旅程,竟變成兒子幫助父親尋回失落的自我,兒子的信任令失去自信、可憐兮兮的肯頓,重拾生命的熱情。沒有熱情的人生,只是白活一場。想不到,是兒子令不完美的人生,變得圓滿。

表面上,《鐵甲鋼拳》以機械人拳賽為賣點,但內裡卻對機器時代提出質疑。冷冰冰的擂台與充滿回憶的舊式體育館形成強烈的對比,日本設計師與俄羅斯美女的冷漠襯托父子的溫情,我們需要怎樣的生活形態?想來奇怪,當肯頓父子不再把Atom視為純粹的機械人,而把他看為有秘密、有情感的存在的時候(我又想到卡爾維諾的《不存在的騎士》了),肯頓父子也開始感受到父子之情,兒子終於可以大喊:他是我的父親;而肯頓也放下身段,為兒子而戰。無論活在任何時代,人必須要相信萬物有靈、天地有情,才能活得像個人。


反思型(effective and reflective)歷史教師的特徵

不同的階段,讀Rob Phillips的Reflective Teaching of History 11-18,都有不同的得著。六年前,剛開始統整初中課程,很多技術上的問題要考慮。今日再讀,發現很多「原則」,已潛移默化為教學生活的習慣,像呼吸一樣自然,當然,課堂還有很多要改善的地方,但反思(being reflective)與自評(self-evaluation)已經成為改善課堂的來源。我希望在今年的共同備課,加入教學分享,多與年青教師「務虛」,少談「技術轉移」。畢竟,教學是一門藝術,不是技術。

有效及反思型(effective and reflective)歷史教師的特徵













































學科知識


豐富的學科知識,並且能在課堂有效運用


關鍵項目能在備課階段提出


備課


教案詳盡,且有創意


學習目標清楚,符合學生能力


課堂活動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多樣化的教學資源


教學策略


引入部份能提起學生的興趣及學習動機


講課、解釋及展示清晰、精確及詳盡


提問技巧多樣化,讓大部份同學參與討論


小心設計課堂活動,同學大部份時間都能聚焦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


運用不同教具


充分利用時間


預留時間總結,鞏固學生學習成果


教學效能


課堂包括全班、分組、兩人一組及個別學習


有課堂規律


對學生的功課抱持較高期望


展現熱誠

Rob Phillips: Reflective Teaching of History 11-18


以下四項原則,就明顯說明,教學不是技術那麼簡單。課堂管理也好、直接講授也好,教師對自身的理解最為關鍵,因為教師不能站在旁觀的位置請學生「入局」(進入特定的教學情境),教師必須和學生一起「入局」。
Smith and Laslett (1993; pp. 3-13): Four major stages and accompanying rules of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Rule 1: getting them in


Rule 2: getting on with in


Rule 3: getting on with them


Rule 4: getting them out



我喜歡以下的說話,因為有感染力的「Acting」,必具備熱情(Passion),而熱情必須來自教師自身最深的認同(self-identity)。 


Acting: Teaching is often compared to acting, so why not ‘act’ as though we possess status? The way we present ourselves, communicate with pupils and organize the classroom are vital. Even though we may not feel confident, it is vital that we attempt to present a sense of confidence to the pupils.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馬寶寶 :「保護農業農村 維繋社區生活」 區選諮詢論壇

各位同學:
因為我星期六要開會,只能出席星期日的諮詢論壇,誠邀各位同學(特別是修讀通識科)一起參與。

主辦:馬寶寶社區農場
地點:馬寶寶農墟 (馬適路 , 近綠悠軒及榮輝中心)
內容:候選人介紹政綱、街坊就社區發展分享意見
對象:香港市民,尤其居住粉嶺聯和墟及梧桐河附近的街坊及村民。


日期及時間:
10月22 (六) 2:00 – 3:30pm 梁玉祥 [民主黨]
10月22 (六) 4:00 – 5:30pm 莫富華 [獨立]
10月23 (日) 2:00 – 3:30pm 余智成 [獨立]
(註 : 候選人 柯倩儀 [民建聯] 有事缺席)
查詢:區小姐 9761 6123 |
電郵 : mapopo.community@gmail.com


介紹:
區選臨近,馬寶寶社區農場邀請了天平東區候選人,來到農場與街坊交流。誠邀附近街坊、村民,及關注政府新發展區建議的市民到來,就聯和墟社區發展,及馬屎埔村農業帶的未來給予意見。




社運電影:《憤怒之源》

有些學生真念舊,雖然我今年不再是他們的班主任,但他們竟然在網上看我的通告,知道我會帶學生到理工大學看電影,也請我也帶他們一起觀看。我當然義不容辭,我只感嘆,我教的中五通識科學生,千呼萬喚,才願意跟我一起看電影,但這些中三學生,卻是主動要我帶他們去看。其實,我擔心他們不明白電影內容,《憤怒之源》記錄了丹麥、希臘和中國的社會運動,剖析資本主義下青年和工人的生存狀態,反思全球化帶來的公共空間和勞動力剝削問題。環顧四周,看電影的都是大學生,只有他們坐在前排、穿著校服,與現場的環境有些格格不入。


 


映後談時段,影行者預備了小組討論環節,請我們分析希臘和中國示威(罷工)者與政府在政治力量、經濟力量、執行力的分別。我帶著通識科學生討論中國政府如何壟斷了政治、經濟、執行、傳媒控制等力度,一位應該是理大的學生帶著中三學生討論中國工人的力量。其實,帶學生到大學看電影,是希望他們早些感受到大學的學習氛圍,暢所欲言,以理服人。難得他們敢於在一眾大學生面前發言,說話有條理,我於願已足。


 


正當「佔領華爾街」運動蔓延全球,香港也有「佔領中環」之際,讓他們籍電影走入示威者的世界,他們沒有想過,丹麥的警察為了收回空置的房屋,對著手無寸鐵的青年拳打腳踢;希臘警察清場的時候,殺死了一名十五歲的示威青年。他們也沒有想過,蘇州本田車廠的工人連罷工的權利也沒剝奪。為何保護人民的政府,會變成壓迫人民的機器。為了將舊區重建,政府可以剝奪青年本來享用的公共空間,驅趕佔領空屋的青年;為了吸引外資,政府帶頭剝削農民工。齊澤克說得好,奉行資本主義的社會,與民主政治已漸行漸遠。


 


是的,中國改變了世界,是中國告訴世人,資本主義不需要民主。中國已重新定義了全球化,那些民主的福利主義市場經濟,怎能敵擋欺壓人民的專制資本主義?歐洲福利國家,就好像那些循規蹈矩、拚命練習的運動員,而中國呢,非人性化鍛鍊,再加上驗不出的禁藥,成為世界經濟的一枝獨秀。歐洲經濟,怎能跟中國拼?


 


以下是電影簡介:
來自地上的頑石飛越催淚瓦斯瀰漫的空中,世上處處都滿溢著憤怒。為什麼被無視者、無權勢者,除了流淚,更不惜動用武力?希臘、丹麥、法國、德國、英國,甚至中國,都出現了激烈的抗爭。值得留意的是,大部份被主流傳媒稱為「暴動」的事件,發生的地點是第一世界的大城市。

如果我們願意稍為放棄一種對「憤怒」過份簡化的意見(即把憤怒只視為個人情緒不當運用),那麼,我們必須了解,當今世界的資本球化宏觀背景下,是什麼成為了被無視者憤怒的根源?


法國社會學者雅倫巴托(Alain Bertho)及哲學學者東尼內格里(Toni Negri)的分析,貫通著這些憤怒者的故事,指出了一個共通於極之不同的政治建制之下,為何同樣爆發反抗暴動,亦可讓我們認真地了解現今世代的危機及爆發中的憤怒。


Director:Samuel Luret |Writer:Alain Bertho | Production: Morgane Production and ARTE France|French with Chinese Subtitles|2010 / France / 50min


Everywhere on earth is filled up with rage. Why those being ignored and powerless resort not only to tears, but also to force? In Greece, Denmark, France, Germany, Britain, or even in China, vigorous protests are happening.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se incidents, which are stigmatized by the mass media as ‘riots’, mostly happened in the cities of the First World.


In order not to make simplified judgment towards the word ‘rage’, that is, to take it as an improper vent of personal emotion, we ought to understand, with the influence of capitalized globalization, what has been the fountainhead of rage for those being ignored.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is by French sociologist, Alain Bertho, and philosopher, Toni Negri, these angry stories has reflected the reason of the general outbreak of riots under different political regimes. It also allows u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n the crisis, as well as the outbursts of anger of this era.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學生文章:分析農民自焚的原因

同學面對剪報,弄不出什麼頭緒,尚儀的文章值得參考,條理清晰。

這篇剪報提及近年有強行收地、房屋折遷等事件,引發當事人以自焚、跳樓或其他方法阻止執行人員拆遷。而作出阻止的是當事人的維權行動。剪報講述湖南株洲市橫石村村民汪家抗議家園遭強制逼遷,而在家屋頂自焚不治,促使最高法院發佈《通知》。


 


首先,在農村有很多農民被強制徵地,令農民失去耕作土地,造成三農問題。加上農民投訴無門,上訪被阻,所以只能以激烈的行為表達不滿,試圖引起關注。法院的《通知》,當然是避免激化農民與地方政府的矛盾,農民的自焚行為亦有可能從個別事件演變為社會群體事件,衝擊地方政府的管治。


 


另外,造成農民維權的激烈抗爭,是縣區級政府及主管部門強制徵地。因為政績公程,為求加快地方的經濟增長,地方普遍存在濫徵、濫收農民土地的情況。加上村幹部貪污問題嚴重,賠償不足,農民失去賴以維生的土地,最後只能以自殘的方式表達不滿。法院發出《通知》,其實希望地方政府及村幹部自行解決賠償問題,避免強行以法律程序收地。


 


最大的問題,還是中國政府缺乏監管和制衡行政的部門。司法構受制於行政部門,並非獨立機構,即使有農民舉報,也難以對抗地方官員。法院發出通知,亦可能是不想再受制於地方政府,不以法律服務地方政府的利益,但要根本解決問題,最起碼要達到以司法制衡行政部門,讓農民可以透過司法程序,公平地與官員討價還價,減低地方官員強行徵地、卻因貪污而賠償不足的問題出現。


 


簡而言之,農村的貧窮與農民的無力感、地方的政績工程及司法系統並非獨立,迫使農民以自殘的方式引起社會關注強行收地的問題。





中國法院:如遇自殺 即停拆遷 拒當幫兇 要求事先評估風險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早會分享:辛亥革命的現代意義

各位同學早晨,我今日代表歷史與文化科在早會分享,題目是「辛亥革命的現代意義」。很感謝學校的安排,將今天的早會交給歷史與文化科負責。一百年前的今日,武昌開出了革命的第一槍,隨後的個半月時間,中國十五個省份宣佈獨立。直至191211, 孫中山 先生在南京宣佈中國民國成立,並宣任臨時大總統,幾經斡旋與波折,清帝溥儀於212正式退位。統治了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室正式滅亡,兩千多年的帝制也在中國劃上句號。


 


屈指一算,從革命第一槍到清帝退位,前後大約四個月的時間,但一百年過去了,中國人仍然活在皇帝的陰影中。1916年,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將中華民國變為中華帝國,自稱洪憲帝,但他只過了83天皇帝癮,各省代表反對他恢復帝制,他眾叛親離,最後更幽憤而死,從此以後,再沒有人敢公開自稱為皇帝。1928年後,南京政府成立,蔣介石以黨治國,迫害異己,從大陸到台灣,掀起白色恐怖,亦為後世史家所責難。不過,最諷刺的例子,還是將「革命」掛在嘴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在他的統治下,從土地革命(土改)、生產力革命(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他革了地主的命、革了知識分子的命、革了反對者的名、甚至無辜者的命。被他革了命的人數,至今成謎,不過,張戎在她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中,開宗明義便如此說:「毛澤東,這個主宰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命運數十年,導致至少七千萬中國人在和平時期死亡的統治者……」。很多人認為看毛澤東好比皇帝,但歷史學者余英時先生指出,共產黨專制產生的獨裁者,比歷史上任何一個皇帝更有影響力,因為皇帝的權力只伸延到縣級的官員,但獨裁者的影響力,直達每個人的生活層面。只要大家讀讀近年出版的書,如章詒和女士的《往事並不如煙》、康正果先生的《我的反動自述》等,便明白箇中含意。從袁世凱到毛澤東,我們見到清朝的皇帝雖然退位了,但中國統治者內心的「皇帝癖」仍根深柢固。真正的革命,並不在外部,而在內心。所以,縱然很多歷史學家都指孫中山先生「浪得虛名」,不配做「國父」,但他們並不明白,孫中山先生真正的貢獻,並不在推翻滿清的皇帝,而在於他為求建立民國、辭任大總統的情操。這種大義,才是真正革命的精神。


 


在過去一年,從電視、報章和學校都知道很多革命先烈的故事。從電影《十月圍城》到話劇《斜路黃花》,再到近日不斷播放的《革命的足跡》(掛八號風球那天又是《辛亥革命》「大」電影上畫的日子)。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際,我們彷彿被革命偉人的故事包圍著,他們拋頭臚、灑熱血,為國為民,死而後矣。不過,大家知道革命是什麼回事嗎?關於革命,我真的要仿傚電台和電視台的做法,就是講革命之前,先提醒觀眾和聽眾,以下內容包含血腥和暴力內容,請家長陪同小朋友收聽和觀看。古今中外,除了英國在1688年那次意外的光榮革命外,革命總會流血與犧牲。不信嗎?我相信很多同學(特別是女同學)於世界盃期間都支持法國球隊,而開賽的時候又會聽到法國國歌,你們知道法國國歌原名是《馬賽曲》嗎?你們又知道內容講些什麼嗎?我朗讀歌詞給你們聽吧:「祖國的子民醒來吧!光榮的日子到來了!與我們為敵的 暴 君升起了血腥旗幟!你可曾聽見戰場上,戰士們奮戰的嘶喊聲?他們要闖到我們中間,刺穿我們妻兒的喉嚨!顫抖吧! 暴 君與獨裁者!你們這些所有善良人們的恥辱!顫抖吧!你們殺害我們父母的陰謀,將會得到應有的報應!每個人都是與你們戰鬥的戰士。如果我們年輕的英雄倒下了,法蘭西將湧現更多新的戰士,隨時準備好與你們戰鬥!武裝起來吧,人民!組成屬於你們的軍隊!前進!前進!讓不純的血浸滿我們的戰溝!」(我不懂法文,唯有從維基百科節錄)。說實話,每次聽這到「馬賽曲」,我都會雞皮疙瘩,不希望這種情境會重現。


 


我們還記得孫中山先生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雖努力」。有學者考證,這句說話並非出自 孫中山 先生之口,乃是汪精衛等人根據孫中山生生的遺囑修改而來。原文應該是:「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雖然如此,我仍然可以感受到 孫中山 先生離世時的擔憂。大家可能還記得民主黨的 司徒華 先生臨終前,為今年六四燭光晚會定下的主題:「平反六四,革命尚未成功;建設民主,同志仍需努力」。相隔一百年的時空, 孫中山 先生和 司徒華 先生念念不忘的,還是「革命尚未成功」。


 


旁觀一百年前轟轟烈烈的事件,我們一方面感謝他們,為中國的未來獻出生命。不過,另一方面,我們也慶幸自己並非生於一百年前,只能在專制皇權與革命之間做選擇。要麼俯首稱臣,對國人被列強欺侮的苦難視若無睹;要麼把性命豁出去,與積弱的晚清同歸於盡,讓中國先死而後生。不過,今時今日,最怕聽到「革命尚未成功」的,其實是中國的領導人。他們最擔心有些人將屬於過去式的辛亥革命,變成現在進行式的政治活動,真的「搞革命」來。據時事評論所說:北京理工大學已取消「辛亥辯論會」,香港歌劇院和康文署合作的大型歌劇《中山.逸仙》亦忽然「被取消」。於是,他們一方面要「慶祝」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但另一方面又要小心翼翼地將「辛亥革命」放置在密封的展覽箱之中、安置在博物館裡,深怕它偷偷溜出來,有如潘朵拉的盒子,一旦打開,後患無窮。


 


過去一年,革命從埃及蔓延至利比亞,茉莉花開遍北非和中東。專制和獨裁的統治,就是革命的溫床。避免革命唯一的方法,就是消滅任何形式的專制。有人認為,台灣的民主化一團糟,不要也罷,但我們真正了解台灣的民主精神嗎?兩年前八八風災的時候,我剛好在台灣,大家都罵台灣的馬英九總統救災不力,動員力差。不過,台灣媒體一直討論,究竟總統的權力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凌駕縣長的權力?高雄縣受災,應該先由高雄縣處理,馬英九當時應否越過高雄縣長(當時是楊秋興)?話雖如此,在民主體制下,總統的權力來自人民,人民有權要求政府保護,所以,馬英九仍要為救災不力負上責任,代表政府向人民鞠躬道歉。我們聽過漢武帝「下詔罪己」,皇帝做錯了,眼中有天,目中無人,但在台灣,我們看到統治者承認責任,向人民低頭,一個簡單的動作,說明了被統治的是「人」,而不是「奴」或「蟻民」。相反,我們的行政長官低過頭嗎?我相信有的,但不在香港,可能在北京。對著市民,香港官員會以「剛愎自用、勇往直前,最後車毀人亡」的言辭恐嚇年青人;對著上一級的官員,卻連自己的尊座也讓了出來。回首歷史,香港一直是反抗皇權的基地,晚清的時候,更是革命精神之鄉。為何今時今日,有些香港人卻走回頭路,甘於當個奴才?當奴,當奴,勿不奴!革命尚未成功,是因為我們奴性未除,時時刻刻把別人當皇帝,自己聽聽話話,抱著「我會做好呢份工」的心態過活。


 


皇權與奴才,是專制的一體兩面。只要有奴才,不同形式的專制仍然會出現。只要有專制,革命便有機會爆發。我們看見,中國還有很多人,不與專制妥協,甘受牢獄之苦。容我引用劉曉波先生的《我沒有敵人》的話作結:「我期待我的國家是一片可以自由表達的土地,在這裡,每一位國民的發言都會得到同等的善待;在這裡,不同的價值、思想、信仰、政見……既相互競爭又和平共處;在這裡,多數的意見和少數的意見都會得到平等的保障,特別是那些不同於當權者的政見將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護;在這裡,所有的政見都將攤在陽光下接受民眾的選擇,每個國民都能毫無恐懼地發表政見,決不會因發表不同政見而遭受政治迫害;我期待,我將是中國綿綿不絕的文字獄的最後一個受害者,從此之後不再有人因言獲罪。」當劉曉波先生的夢想實現之時,就是革命從中國永遠消失之日。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文明終結》映後討論

《文明終結》以紀錄片的形式,闡釋Derrick Jensen在《Endgame》一書的理念。簡而言之,地球快玩完,如果我們仍然坐視不理,只會自取滅亡。Jensen指出以下五個前設,我希望與同學以今日的事例,討論以下前設:


 


第一:文明會枯竭,特別是工業文明。(Civilization is not and can never be sustainable.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要了解這個前設,同學必先弄清:


1.   何謂工業文明?


2.   工業文明有何特徵?


文明已經難懂了,還要談工業文明?賈德‧戴蒙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和《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已清楚指出,文明的歷史,就是人類自取滅亡的歷史。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末日的鐘聲越敲越響。人類開始思考,散落在各大洲的原住民是否人類文明的出路?法國哲學家盧梭提出「高貴的野蠻人」,荷里活電影創造「阿凡達」,我們不禁要問:文明的盡頭是死路一條嗎?


 


第二:除非面臨毀滅,傳統的社區並不會主動放棄賴以為生的資源,更不會隨意讓土地受到破壞,以挖取黃金、原油等資源。於是,要取得資源的人,必先摧毀傳統的社區。(Traditional communities do not often voluntarily give up or sell the resources on which their communities are based until their communities have been destroyed. They also do not willingly allow their landbases to be damaged so that other resources—gold, oil, and so on—can be extracted. It follows that those who want the resources will do what they can to destroy traditional communities.


在《文明終結》中,見到石油生產商大面積破壞森林,砍伐木材,驅趕原住民。在現代中國的單元,我們探討過太湖的藍澡污染,化學工廠沿河而建,漁民大量「生產」大閘蟹,受害者卻是沿江沿湖的村民。七月一日,我們看過《仇崗衛士》,也是關於安徽蚌埠市農民張功利如何與政府周旋。黃金、原油當然是工業文明中重要的資源,但在中國等大型發展中國家,水資源卻成為工業最先爭奪和污染的資源,而破壞的範圍比金屬礦場更廣泛。


 


第三:我們的生活方式,即工業文明,一直依賴持續而廣泛的暴力,沒有暴力,工業文明便毀於一旦。(Our way of living—industrial civilization—is based on, requires, and would collapse very quickly without persistent and widespread violence.


關於這個前設,我希望引述徐賁的〈「群體性事件」和暴力問題〉,文章指:「專制統治權力往往會誇大群體抗議的暴力破壞傾向,為自己實行暴力鎮壓尋找合理性。……所謂「依法辦事」,它本身就是制度暴力的體現和化身」。近日美國青年走上街頭,佔領華爾街,質疑政府只顧銀行等大企業的利益,在新聞片段所見,警察手執警棍驅趕人群,青年血流披面。在美國這個強調自由和民主的國家,尚且如此,如果專制的政權與大企業組成龐大的利益集團,他們所使用的暴力,可想而知。


 


第四:(文明建基於定義清晰、廣為接納,卻未被說明的層級組織。上層(政府及資本家)向基層所使用的暴力,通常不為人發現,就算被發視,都視為理所當然。相反,基層向上層使用暴力,難以想像,一旦發生,便帶來震驚、恐懼)。Civilization is based on a clearly defined and widely accepted yet often unarticulated hierarchy. Violence done by those higher on the hierarchy to those lower is nearly always invisible, that is, unnoticed. When it is noticed, it is fully rationalized. Violence done by those lower on the hierarchy to those higher is unthinkable, and when it does occur is regarded with shock, horror, and the fetishization of the victims.


何秀蘭議員在立法會提及制度暴力的問題,大家可以上網重溫。近年香港人也關心社會「暴力化」的問題,從議事堂「掟蕉」到衝擊公眾諮詢論壇,香港市民感到恐懼、震驚,更有政黨帶頭上街,反對社會暴力化,他們更支持警方「強硬」執法。於是,警方日後有更有的權力(暴力?)推示威者進後樓梯、驅趕開穿著「政治T」的香港市民。


 


第五:上層(政府及資本家)的財產更有價值,大家欣然接受他們摧毀基層的生活,以累積財富,以今日的話說,就是賺錢,大家稱之為「生產」,如果基層破壞上層的財產,上層的人會殺害或摧毀他們,大家稱之為「公義」。( The property of those higher on the hierarchy is more valuable than the lives of those below. It is acceptable for those above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property they control—in everyday language, to make money—by destroying or taking the lives of those below. This is called production. If those below damage the property of those above, those above may kill or otherwise destroy the lives of those below. This is called justice.


發展商的土地發展權是神聖的,菜園村居民的「祖屋」是僭建的;地舖是神聖的,小販的手推車是阻街的。所以,發展商與地舖可以從事「生產」工作,政府有必要趕走「霸地」的村民和「阻街」的小販,彰顯「公義」。


 


同樣能帶出以上信息,紀錄片《文明終結》和《阿凡達》有何不同?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獨立專題探究:從自身出發

獨立專題探究進入擬題的階段,我要求學生先草擬探究題目及計劃書,然後約我討論研究計劃,每位同學最少半小時。在秋意漸濃的時候,我會約他們在學校旁的士多討論,在秋意漸濃的時候,享受涼風吹過,真有風聲雨聲讀書讀,聲聲入耳之感。難得見到學生放鬆心情、卻能專注學習的態度,和課堂上判若兩人。有些在課堂上噤若寒蟬的,開始說出自己的看法;有些在課堂上吱吱喳喳的,反而找不出要探究的題目。整個擬題階段的討論,從兩位重讀的同學開始,她們都初步完成了專題報告,但我希望她們做得更好,於是要求她們從題目開始,重新審視要改善的地方。為了讓同學能互相學習,我將同學常犯的錯誤在這裡指出來,希望同學借鑑。


 


毛病一:未經驗證的前設


學生A的題目是「青少年購買名牌對自尊心的影響」,她在研究計劃中,開宗明義便說「青少年追趕潮流、好買名牌」,後來的研究方向,也跟著這個假設,但我翻閱她的研究計劃,卻沒有任何文獻支持這個假設。她預計研究結果會證實青少年購買名牌能提升他們的自尊感。我問她,這是社會大眾都有的「成見」,就算這個「成見」是真的(如果有足夠的文獻支持),你的研究能否提供更多的資訊?例如,在哪些條件下,青少年會以名牌提昇自尊感?和他們的家庭背景、性別、年齡有沒有關係?如果有,有何關係?我看著她的「名牌」眼鏡和書包,希望她在研究後會更認識自己。


 


毛病二:片面的理解


再到「名牌」一詞的問題,學生A對「名牌」的定義並不清晰?我問她:只有衣飾屬於「名牌」嗎?電子產品是否屬於「名牌」?另外,以什麼的理論研究青少年的「自尊感」?如果題目改成「自我形像」,研究方法有何不同?學生B也有這個問題,她的題目是「青少年參與義務工作對國民身分認同有什麼影響」,她的結論是:沒有什麼影響。首先,除非她的研究指明「參與內地的義務工作」,「參與義務工作」與「國民身分認同」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就算兩者有關聯,也不過是「相關」(correlation),還要進行質性研究支持兩者的關係。再者,什麼層面的「國民身分認同」?是文化層面還是政治層面?我細讀她的研究計劃書,才知道她針對學校「強制」高中學生參與義務工作的政策,於是我建議她評估這項政策的成效,比較自願參與義務工作與強制參與義務工作對青少年的影響。


 


毛病三:未知自己的「偏見」何在


與同學C討論研究題目,她希望研究傳媒與青少年參與政治的關係,我越看越覺奇怪,她已經將「青少年參與政治」及「激進」劃上等號,也將某報章等同傳媒。原來,對於某報經常煽動青少年以激進方式破壞社會秩序,感到不滿。我問她,某報代表整體香港傳媒嗎?何謂「煽動」?親建制的報章呼籲香港人參與慶回歸活動屬於「煽動」嗎?為何青少年會被「煽動」?為何香港政府和親建制的報章難以「煽動」青少年?我請她在深入研究前,先處理自己的「偏見」,最起碼知道眼鏡的鏡片,是什麼顏色的。


 


其實,討論的過程,我也有很大的得著。同學D想研究最低工資對新移民婦女生活素質的影響。原來,她和母親來自內地,最低工資後實施後,母親的工作也有變動,我鼓勵她集中研究北區新移民婦女的情況,可多以訪談形式研究,我希望研究能令她了解更多政策與社群的關係。同學E希望研究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原來他住深圳,經常面對問題食品的威脅,再三討論下,我建議他進行「個案研究」,從地溝油事件深討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成因,比較國內學者、港台學者和外國學者對中國問題食品的分析,比較政府監管漏洞、消費者習慣和連鎖食肆模式等不同因素與地溝油的關係。


 


和他們討論題目,也讓我更了解他們的處境。這些從自身出發的研究,才是獨立專題探究的精神,研究完成後,對自身和身處的環境也有所反思、也有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