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中央與地方



中央與地方,很抽象的概念,大家似懂非懂,過去幾年,會以校長和老師的權力關係作比喻,也運用了「權力餅」的概念圖,說明中央和地方權力的消長。雖然想盡辦法,很多時候,我都只能透過提問和直授的方法,不斷以史例說明中央和地方的概念,學生必須學習秦漢唐宋等朝代,才初步掌握中央和地方的相對概念。雖然很多人都說中央和地方等歷史概念比較艱澀,中一學生未必能應付如此抽象的概念,但我決定迎難而上,特別是在這一年,更希望把握每一個機會,教好每一堂課。


 



甫進入班房,看到同學熱切的眼神,是一種渴慕知識、期待與教師切磋的眼神,我感到很雀躍。備課的時候,我和同事分享了組織課堂的原則,第一條:是Gettting them in,邀請學生進入歷史教學。我感受到,好的課堂,應該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開始,我要先忍口,不說出自己的想法,反而要學生說出他們的相法。於是,我靈光一閃,將課堂要處理的概念寫在黑板:何謂「中央」和「地方」?不過,我並沒有要求學生定義這兩個概念。學習歷史,從不從定義入手。就好像《作死不離三兄弟》的情節,用了一大堆文字定義後,本來清楚的概念,反而變得陌生和模糊。而且,定義本身就是一種封閉問題,答案會有對錯之分,不利學生討論。於是,我給他們討論的題目卻是:以一個比喻說明「中央」和「地方」的關係。



 



全班四十多人,四人一組,開始的時候,他們也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怕會錯,後來他們發現時鐘、樹木、太陽系都包含著中央和地方的概念,他們便越發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五分鐘後,他們分組報告,黑板便出現了很多有趣的比喻,例如:太陽系的太陽(中央)和行星(地方)、樹木的樹幹(中央)和樹枝(地方)、摩天輪的主軸(中央)和包廂(地方)等。Getting them in可說是成功了,接著便要思考如何Getting
on with it
。愉快學習,也不能忘記課堂宗旨,活動如何有趣,教師也要記著課堂的目標。我請他們按中央對地方控制力的強度,將比喻排序。他們投入討論,三分鐘後,我再請他們分享討論結果。慶如同學(她的表現越來越好,還記得她交的第一份功課,有些馬虎,後來竟然脫胎換骨似的,我很有滿足感)報告時,都運用了「位置關係」、「可替換性」等概念解釋中央對地方控制力的強度(當然要我修飾他們的用語)。課堂就在討論、問答、引導、解釋之中進行。重點來了,究竟西周的封建制度,可以用什麼來比喻呢?



 



這是Getting on with them的部份,燕珊一馬當先,說西周的封建制度好像時鐘,中軸是天子,時針、分針、秒針分別代表封建制度、禮樂制度和宗法制度,數字代表諸候。展熙聽了,立刻反駁,說,如果天子能像時鐘一樣對諸侯指指點點,便不會導致後來天子被弒、各國兼併的情況了。我總結說,這正是西周政治設計的問題,理想與現實有落差。這正好回應了秦國初年王綰與李斯的激辯,究竟封建還適用於初定天下的秦國嗎?郡縣制能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從而減低內戰的機會嗎?當我講解郡縣制度的時候,有同學說,秦國的郡縣制度更像摩天輪,因為包廂可以替換,就像官員一樣。我真的很享受這樣的歷史課堂。



 



至於Getting them out,我想引用中二級的經驗,當我總結課堂的時候,曉瑩問,為了統一而消滅六國的文化,值得嗎?我沒有直接回答她。其實,這問題,就是要Getting them out的問題。秦滅六國後的政策,是統一政策,也是秦化政策。統一的過程充滿血腥與鎮壓,借古鑑今,統一究竟是手段還是目的?今日中國的「中央」和「地方」關係,又能以什麼作比喻?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指的又是什麼?我並不打算立刻解答這些問題,套用一句老話,我希望學生離開課室的時候,能帶著問號、而非句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