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早會分享:辛亥革命的現代意義

各位同學早晨,我今日代表歷史與文化科在早會分享,題目是「辛亥革命的現代意義」。很感謝學校的安排,將今天的早會交給歷史與文化科負責。一百年前的今日,武昌開出了革命的第一槍,隨後的個半月時間,中國十五個省份宣佈獨立。直至191211, 孫中山 先生在南京宣佈中國民國成立,並宣任臨時大總統,幾經斡旋與波折,清帝溥儀於212正式退位。統治了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室正式滅亡,兩千多年的帝制也在中國劃上句號。


 


屈指一算,從革命第一槍到清帝退位,前後大約四個月的時間,但一百年過去了,中國人仍然活在皇帝的陰影中。1916年,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將中華民國變為中華帝國,自稱洪憲帝,但他只過了83天皇帝癮,各省代表反對他恢復帝制,他眾叛親離,最後更幽憤而死,從此以後,再沒有人敢公開自稱為皇帝。1928年後,南京政府成立,蔣介石以黨治國,迫害異己,從大陸到台灣,掀起白色恐怖,亦為後世史家所責難。不過,最諷刺的例子,還是將「革命」掛在嘴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在他的統治下,從土地革命(土改)、生產力革命(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他革了地主的命、革了知識分子的命、革了反對者的名、甚至無辜者的命。被他革了命的人數,至今成謎,不過,張戎在她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中,開宗明義便如此說:「毛澤東,這個主宰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命運數十年,導致至少七千萬中國人在和平時期死亡的統治者……」。很多人認為看毛澤東好比皇帝,但歷史學者余英時先生指出,共產黨專制產生的獨裁者,比歷史上任何一個皇帝更有影響力,因為皇帝的權力只伸延到縣級的官員,但獨裁者的影響力,直達每個人的生活層面。只要大家讀讀近年出版的書,如章詒和女士的《往事並不如煙》、康正果先生的《我的反動自述》等,便明白箇中含意。從袁世凱到毛澤東,我們見到清朝的皇帝雖然退位了,但中國統治者內心的「皇帝癖」仍根深柢固。真正的革命,並不在外部,而在內心。所以,縱然很多歷史學家都指孫中山先生「浪得虛名」,不配做「國父」,但他們並不明白,孫中山先生真正的貢獻,並不在推翻滿清的皇帝,而在於他為求建立民國、辭任大總統的情操。這種大義,才是真正革命的精神。


 


在過去一年,從電視、報章和學校都知道很多革命先烈的故事。從電影《十月圍城》到話劇《斜路黃花》,再到近日不斷播放的《革命的足跡》(掛八號風球那天又是《辛亥革命》「大」電影上畫的日子)。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際,我們彷彿被革命偉人的故事包圍著,他們拋頭臚、灑熱血,為國為民,死而後矣。不過,大家知道革命是什麼回事嗎?關於革命,我真的要仿傚電台和電視台的做法,就是講革命之前,先提醒觀眾和聽眾,以下內容包含血腥和暴力內容,請家長陪同小朋友收聽和觀看。古今中外,除了英國在1688年那次意外的光榮革命外,革命總會流血與犧牲。不信嗎?我相信很多同學(特別是女同學)於世界盃期間都支持法國球隊,而開賽的時候又會聽到法國國歌,你們知道法國國歌原名是《馬賽曲》嗎?你們又知道內容講些什麼嗎?我朗讀歌詞給你們聽吧:「祖國的子民醒來吧!光榮的日子到來了!與我們為敵的 暴 君升起了血腥旗幟!你可曾聽見戰場上,戰士們奮戰的嘶喊聲?他們要闖到我們中間,刺穿我們妻兒的喉嚨!顫抖吧! 暴 君與獨裁者!你們這些所有善良人們的恥辱!顫抖吧!你們殺害我們父母的陰謀,將會得到應有的報應!每個人都是與你們戰鬥的戰士。如果我們年輕的英雄倒下了,法蘭西將湧現更多新的戰士,隨時準備好與你們戰鬥!武裝起來吧,人民!組成屬於你們的軍隊!前進!前進!讓不純的血浸滿我們的戰溝!」(我不懂法文,唯有從維基百科節錄)。說實話,每次聽這到「馬賽曲」,我都會雞皮疙瘩,不希望這種情境會重現。


 


我們還記得孫中山先生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雖努力」。有學者考證,這句說話並非出自 孫中山 先生之口,乃是汪精衛等人根據孫中山生生的遺囑修改而來。原文應該是:「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雖然如此,我仍然可以感受到 孫中山 先生離世時的擔憂。大家可能還記得民主黨的 司徒華 先生臨終前,為今年六四燭光晚會定下的主題:「平反六四,革命尚未成功;建設民主,同志仍需努力」。相隔一百年的時空, 孫中山 先生和 司徒華 先生念念不忘的,還是「革命尚未成功」。


 


旁觀一百年前轟轟烈烈的事件,我們一方面感謝他們,為中國的未來獻出生命。不過,另一方面,我們也慶幸自己並非生於一百年前,只能在專制皇權與革命之間做選擇。要麼俯首稱臣,對國人被列強欺侮的苦難視若無睹;要麼把性命豁出去,與積弱的晚清同歸於盡,讓中國先死而後生。不過,今時今日,最怕聽到「革命尚未成功」的,其實是中國的領導人。他們最擔心有些人將屬於過去式的辛亥革命,變成現在進行式的政治活動,真的「搞革命」來。據時事評論所說:北京理工大學已取消「辛亥辯論會」,香港歌劇院和康文署合作的大型歌劇《中山.逸仙》亦忽然「被取消」。於是,他們一方面要「慶祝」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但另一方面又要小心翼翼地將「辛亥革命」放置在密封的展覽箱之中、安置在博物館裡,深怕它偷偷溜出來,有如潘朵拉的盒子,一旦打開,後患無窮。


 


過去一年,革命從埃及蔓延至利比亞,茉莉花開遍北非和中東。專制和獨裁的統治,就是革命的溫床。避免革命唯一的方法,就是消滅任何形式的專制。有人認為,台灣的民主化一團糟,不要也罷,但我們真正了解台灣的民主精神嗎?兩年前八八風災的時候,我剛好在台灣,大家都罵台灣的馬英九總統救災不力,動員力差。不過,台灣媒體一直討論,究竟總統的權力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凌駕縣長的權力?高雄縣受災,應該先由高雄縣處理,馬英九當時應否越過高雄縣長(當時是楊秋興)?話雖如此,在民主體制下,總統的權力來自人民,人民有權要求政府保護,所以,馬英九仍要為救災不力負上責任,代表政府向人民鞠躬道歉。我們聽過漢武帝「下詔罪己」,皇帝做錯了,眼中有天,目中無人,但在台灣,我們看到統治者承認責任,向人民低頭,一個簡單的動作,說明了被統治的是「人」,而不是「奴」或「蟻民」。相反,我們的行政長官低過頭嗎?我相信有的,但不在香港,可能在北京。對著市民,香港官員會以「剛愎自用、勇往直前,最後車毀人亡」的言辭恐嚇年青人;對著上一級的官員,卻連自己的尊座也讓了出來。回首歷史,香港一直是反抗皇權的基地,晚清的時候,更是革命精神之鄉。為何今時今日,有些香港人卻走回頭路,甘於當個奴才?當奴,當奴,勿不奴!革命尚未成功,是因為我們奴性未除,時時刻刻把別人當皇帝,自己聽聽話話,抱著「我會做好呢份工」的心態過活。


 


皇權與奴才,是專制的一體兩面。只要有奴才,不同形式的專制仍然會出現。只要有專制,革命便有機會爆發。我們看見,中國還有很多人,不與專制妥協,甘受牢獄之苦。容我引用劉曉波先生的《我沒有敵人》的話作結:「我期待我的國家是一片可以自由表達的土地,在這裡,每一位國民的發言都會得到同等的善待;在這裡,不同的價值、思想、信仰、政見……既相互競爭又和平共處;在這裡,多數的意見和少數的意見都會得到平等的保障,特別是那些不同於當權者的政見將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護;在這裡,所有的政見都將攤在陽光下接受民眾的選擇,每個國民都能毫無恐懼地發表政見,決不會因發表不同政見而遭受政治迫害;我期待,我將是中國綿綿不絕的文字獄的最後一個受害者,從此之後不再有人因言獲罪。」當劉曉波先生的夢想實現之時,就是革命從中國永遠消失之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