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獨立專題探究:從自身出發

獨立專題探究進入擬題的階段,我要求學生先草擬探究題目及計劃書,然後約我討論研究計劃,每位同學最少半小時。在秋意漸濃的時候,我會約他們在學校旁的士多討論,在秋意漸濃的時候,享受涼風吹過,真有風聲雨聲讀書讀,聲聲入耳之感。難得見到學生放鬆心情、卻能專注學習的態度,和課堂上判若兩人。有些在課堂上噤若寒蟬的,開始說出自己的看法;有些在課堂上吱吱喳喳的,反而找不出要探究的題目。整個擬題階段的討論,從兩位重讀的同學開始,她們都初步完成了專題報告,但我希望她們做得更好,於是要求她們從題目開始,重新審視要改善的地方。為了讓同學能互相學習,我將同學常犯的錯誤在這裡指出來,希望同學借鑑。


 


毛病一:未經驗證的前設


學生A的題目是「青少年購買名牌對自尊心的影響」,她在研究計劃中,開宗明義便說「青少年追趕潮流、好買名牌」,後來的研究方向,也跟著這個假設,但我翻閱她的研究計劃,卻沒有任何文獻支持這個假設。她預計研究結果會證實青少年購買名牌能提升他們的自尊感。我問她,這是社會大眾都有的「成見」,就算這個「成見」是真的(如果有足夠的文獻支持),你的研究能否提供更多的資訊?例如,在哪些條件下,青少年會以名牌提昇自尊感?和他們的家庭背景、性別、年齡有沒有關係?如果有,有何關係?我看著她的「名牌」眼鏡和書包,希望她在研究後會更認識自己。


 


毛病二:片面的理解


再到「名牌」一詞的問題,學生A對「名牌」的定義並不清晰?我問她:只有衣飾屬於「名牌」嗎?電子產品是否屬於「名牌」?另外,以什麼的理論研究青少年的「自尊感」?如果題目改成「自我形像」,研究方法有何不同?學生B也有這個問題,她的題目是「青少年參與義務工作對國民身分認同有什麼影響」,她的結論是:沒有什麼影響。首先,除非她的研究指明「參與內地的義務工作」,「參與義務工作」與「國民身分認同」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就算兩者有關聯,也不過是「相關」(correlation),還要進行質性研究支持兩者的關係。再者,什麼層面的「國民身分認同」?是文化層面還是政治層面?我細讀她的研究計劃書,才知道她針對學校「強制」高中學生參與義務工作的政策,於是我建議她評估這項政策的成效,比較自願參與義務工作與強制參與義務工作對青少年的影響。


 


毛病三:未知自己的「偏見」何在


與同學C討論研究題目,她希望研究傳媒與青少年參與政治的關係,我越看越覺奇怪,她已經將「青少年參與政治」及「激進」劃上等號,也將某報章等同傳媒。原來,對於某報經常煽動青少年以激進方式破壞社會秩序,感到不滿。我問她,某報代表整體香港傳媒嗎?何謂「煽動」?親建制的報章呼籲香港人參與慶回歸活動屬於「煽動」嗎?為何青少年會被「煽動」?為何香港政府和親建制的報章難以「煽動」青少年?我請她在深入研究前,先處理自己的「偏見」,最起碼知道眼鏡的鏡片,是什麼顏色的。


 


其實,討論的過程,我也有很大的得著。同學D想研究最低工資對新移民婦女生活素質的影響。原來,她和母親來自內地,最低工資後實施後,母親的工作也有變動,我鼓勵她集中研究北區新移民婦女的情況,可多以訪談形式研究,我希望研究能令她了解更多政策與社群的關係。同學E希望研究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原來他住深圳,經常面對問題食品的威脅,再三討論下,我建議他進行「個案研究」,從地溝油事件深討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成因,比較國內學者、港台學者和外國學者對中國問題食品的分析,比較政府監管漏洞、消費者習慣和連鎖食肆模式等不同因素與地溝油的關係。


 


和他們討論題目,也讓我更了解他們的處境。這些從自身出發的研究,才是獨立專題探究的精神,研究完成後,對自身和身處的環境也有所反思、也有所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