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通識學生看《中學》

面對阻力,有些意興闌珊,寧願帶著學生到灣仔看電影,也不想再費唇舌,要別人接受電影欣賞對通識教育的意義。難得影意志重新放映張虹的《中學》,於是邀請同學一起觀看。


《中學》是張虹在2003年拍攝的紀錄片,電影呈現了英華中學和聖傑靈女子中學的校園生活。她的紀錄片有別於鏗鏘集等紀錄片,沒有詳盡的研究和計劃,主要靠拍攝後的剪接、不加旁白地來反映「真實」。電影反映的學校,是一個死氣沉沉的監獄,教師教得無趣,學生卻被迫無趣下去,學校甚至要管制學生束好衣服,聽音樂會時屁股不能離地,打乒乓不是為興趣,而是為校爭光。更過份的是,老師不分對錯,只教學生認錯以逃避更重的懲罰(認低威就唔使抄咁多),女生只顧外表,男生只要發達(他們話劇的內容)。學校只是個無藥可救、不講價值的地方。於是,一位來自內地的觀眾說,他對香港的教育制度徹底失望。(他憑一套電影便作出如此嚴重的結論,紀錄片的影響不能小覷!還是他太相信「紀錄片」呢?)


我承認,電影呈現的「真實」的確會在學校發生。我們這些在香港受過教育的人,都知道電影所呈現的情況的確存在,只是過去很少拿著攝錄機的人,能隨意進出課室、教員室和會議室,記錄學校裡的片段。學生問張虹導演,她達到目的了嗎?她說是的,她已反映了學生的慘況。我再問她,電影能否改變兩所中學?她說,大概沒有。是的,她只是導演,又不是教師,改善學校教育並非她的責任。可是,她大費周章,拍攝《中學》,就只是要強化社會對香港教育的印板印象嗎?香港教育很功利、很失敗,產生了太多「高分低能」的學生,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中學》給我們更多、更深入的認識嗎?我想,兩所中學是因為信任,才毫無保留地讓導演拍攝,但張導演又如何看兩所中學給她的信任呢?我看紀錄片,看到的通常都不只有「真實」,還看到「真實」背後的關懷。正如諺語說:I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till I know how much you care。


我最抗拒的,是電影將呈現的真實,變成唯一的現實。縱然八十五分鐘的片段,都是現場拍攝,不加旁白,完全無添加,但導演拍攝的場境,保留的鏡頭,甚至如何剪接,都充滿選擇性,就像我教歷史時所說,就算史料會說話,史料也正在說飾選史料的人的說話。任何歷史書寫,都逃不了歷史學家的眼鏡(偏見,沒有貶意),更何況紀錄片?所以,學史第一課,Know you bias,同樣適用於紀錄片導演。這正是通識學生需要的批判能力。現在太多人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將意見包裝成事實,於是有人看了《中學》後,便對香港教育徹底失望。好的電影,為觀眾帶來更多的疑問,多於讓觀眾妄下結論。


可能我很幸運,遇到很多有心的教師,雖然沒有人將他們的故事拍成電影,但我卻一直記著他們的故事,認為他們能在死氣沉沉的環境下仍保持活力、仍那麼「火」,才是真正值得探討、一講再講的故事。如果張導演的經歷讓她相信《中學》是唯一的現實,我替她感到可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