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中國」歷史是怎麼的一回事?

初中讀中史,打開課本,從黃帝神農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老師侃侃而談,我們死記硬背,將一切短期記憶留給某幾個朝代,就像電腦的工作記憶體,容量不要太大,只要剛剛應付好那幾個朝代便夠了,可是不知怎的,那些歷史事件就是進不了硬盤,過得三兩年,高中再次接觸的時候,又像沒有聽過記過背過一樣。我喜歡中史,並不是因為我真的愛讀歷史,而是中史科給我炫耀大容量的短期記憶的機會。畢竟,當同學的RAM數只有2G,而我已經擁有4G的時候,我還是會飄飄然的。


不過,身為教師,我並不希望將我的滿足感,建基學生的短期記憶之上。我反而覺得,中國歷史浩翰無邊,與其帶著確定的答案離開課室,何不讓學生都帶著問題升讀高中?或者,那一個問題將會成為他日後研習歷史的動力?於是,中國歷史第一課,我便要學生思考什麼是「中國」歷史。「中國」兩個字,看似理所當然,但當我問學生什麼是中國的時候,他們很困惑。有學生說,中國就是「內地」。很好的答案,但內和外的邊界在哪裡?怎樣劃分內和外?先有邊界才有「中國」,還是先有「中國」後才有邊界?過去三千年,「中國」的邊界有變動嗎?一片寂靜,但我感受到學生的腦袋在轉動。


然後,有學生說,「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很好,現在國際社會說的一個「中國」,就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你想台灣人會接受嗎?他們說「中國」是「中華民國」才對,有些台灣人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但又不接受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他們才「去中國化」,最後乾脆說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了。如果中國歷史的「中國」單單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我們只需讀六十年的歷史便足夠了,何需橫跨數千年?


有同學立刻打開中文課本,給他找了一個看似無敵的定義。他說,中國是由黃皮膚黑頭髮的漢族為主的多民族國家。我問他是漢族嗎?他說是的。我再問他,三千多年前居住在這裡的人是漢族的嗎?今日的漢族有沒有外族的血緣?我說,二千多年前,這裡還是越人聚居之地,馬灣人的人種更像東南亞原住民的人種,史書也說這裡的人斷髮紋身,入水與蛟龍鬥。我相信南方的漢人是帶著越族黎族等原住民的血統的,所以中國歷史並不只是「漢人」的歷史。


本來以為自己很清楚知道什麼是「中國」歷史的同學,給我越弄越模糊,從確定變得不大確定。是的,我覺得我們必須經常審視認為很確定的東西。當我們說中國歷史時,我們有時候指政治的「中國」歷史(一朝一姓,一家/黨一天下),有時我們指地理的「中國」歷史(中原與邊疆/外族與內族),也會指文化「中國」歷史(傳統與融和)。我更希望學生知道,歷史中的「中國」,從來並不是確定的,而是一直變化/變形,是一個演變中的概念,多於一個既定的事實。


如果今日的中國還有那份兼容力的話,我想更多人願意相信自己是中國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