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 星期日

茅子芳先生的匠心

《文化大觀園》介紹茅子芳先生,他不稱自己為藝術家,只說自己是藝術愛好者,但他的工藝了得,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本事,任何物料在他手中,都變得有生命。他言爽意直,不轉彎抹角,頗堪玩味。如下:

一,他從不參加比賽,因為要評審他的作品的人,技藝必須比他高,他歡迎別人指點,但不接受技藝比他低的人對他的作品評頭品足。

二,他說,沒有廢物,只有廢人。如果孫悟空的金剛棒,對拿不起的人來說,那是廢鐵,但在孫悟空手中,卻成了定海神針。

三,他雕刻玉石出身,家中卻沒有玉器。他的作品都採自別人所棄的物料,但在他眼中,有瑕疵才有點石成金的可能。

四,其他藝術家說,隔行如隔山。他說,在山腳的人,才會有這種看法。站於山頂之巔、俯瞰群山,便看見山巒相接,道理如一。如是,他以素描之工,化作刻瓷之技藝,又作雕刻的功夫。雕蟲絕不是小技。

五,即使在最潦倒的日子,也不賤賣作品。寧願在街頭叫賣,賺錢過活,亦堅持純粹的創作。

六,他的藝術觀很值得學習:不以大取勝、不以小顯能;不以繁媚俗、不以料貴為榮;不借名人高官題詞合影壓眾;不看"上帝"臉色,用作品贏得觀眾。各種獎項一律不參評,以文化、藝術、品位表達真情。

七,他不做火車頭,因為火車頭跑得再快,都要沿著別人鋪的鐵軌前行。他要做堆土機,為後來的藝術工作者開路。

八,他不喜歡人家稱他為「著名」手藝人,他說媒體沒有報導之前,沒有人認識他,為什麼媒體報導了,便成了「名人」?他不要這些虛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