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3日 星期六

1400年前後的物質世界和貿易世界

羅伯特‧馬克斯在導論中質疑了西方興起的概念,然後在第一章,分析公元1400年前後在歷史的重要性,當時的世界,主要由兩個結構組成,「首先是大多數人賴以生存的物質和自然環境,那是一個絕對的農業世界;其次是把歐亞大陸大多數地區聯繫在一起的貿易網絡。」作者列舉了幾點有趣的數據,例如當時的人口只有大約3億5千萬人,而且80%是農民,最驚人的是,當時大多數人口的生活的土地,只佔地球陸地的7%(約425萬平方英里),而今天60億人之中,作然有70%的人,生活在那425萬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可想而言,現在人口密度是多麼驚人。

作者也介紹了氣候變化、人口密度、農業革命、游牧民族、野生動物、饑荒和流行病和農業文明的關係,他以黑死病作為例子,說明十五世紀的世界雖然劃分為不同的文明區,但貿易網絡已將歐洲和亞洲連繫在一起(作者說是全球化的開始)。引致黑死病的杆菌是中國西南部穴鼠的病毒,但如果過過跳蚤叮咬傳給人類,便會變成疫症,蒙古人征服中國後,將中國西南的穴鼠病毒,帶到大草原的老鼠,然後病毒沿貿易路線西進,傳到黑海岸邊的貿易城市卡法(Caffa),而意大利商人又從卡法將病毒帶至歐洲,使黑死病在歐洲擴散,令歐洲人口從8千萬下降至6000萬,即每四個人中,便有一人死於黑死病。本來,歐洲的死亡率可以低一點的,但歐洲當的房屋成為大黑鼠的溫床,而1300年開始氣候變冷,令鼠疫迅速傳播。

作者說,人類在很大程度上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中,必須特別在意環境給人類活動所提供的機會施加的限制。黑死病可以說是文明發展的一次限制,但也可能是最後一次限制,從1400年開始,環境再不能限制人類文明,但當人類開始肆無忌憚地「發展」後,環境也不再限制人類的時候,我們最終會否自取滅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