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批改同學的測驗,雖然中四快完結,很多同學還未能認真審題。為了讓同學更了解通識科的答題技巧,我分析了不同程度的答案,讓同學更把握答題技巧。
參考資料:
時期 | 三大件 | ||
20世紀70年代 | 手錶 | 自行車 | 衣車 |
20世紀80年代 | 冰箱 | 彩電 | 洗衣機 |
20世紀90年代 | 空調 | 音響組合 | 錄像機 |
21世紀 | 房子 | 車子 | 鈔票 |
問題:「中國改革開放大大提高了內地城市居民的生活素質。」你在甚麼程度上同意此說話?參考資料,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10分)
這是頗常見的通識科題型,同學需要判斷「中國改革開放大大提高了內地城市居民的生活素質」的說法,是否有足夠理據支持。不過,同學在判斷之先,必須認真審題,按照題目所含判斷的邏輯和論點,提供相關細節。表面上,同學只能支持或否定「中國改革開放大大提高了內地城市居民的生活素質」這個單向的說法,但仔細分析,同學將會發現題目隱藏了很多歧義,有待澄清。例如:
1. 什麼內地城市居民?城市戶籍居民或是非戶籍居民(農民工)?
2. 什麼生活素質?除了經濟的生活素質,是否要討論政治、社會、文化和環境的生活素質?
3. 改革開放指的是原則,還是某些具體政策?
題目經分析後,便出現以下的邏輯關係:
1. 「引入外資→內地城市戶籍人口的經濟生活素質」
2. 「增加就業機會→內地城市非戶籍人口的經濟生活素質」
3. 「粗放管理→內地城市戶籍及非戶籍人口的環境生活素質」
4. 「人均收入的增加→內地戶籍人口的福利/非戶籍人口的福利」等
由於問題涉及「在甚麼程度上/何等程度上」的提問用語,同學還須留意:
1. 在確定「程度」時,同學必須分析改革開放對「城市戶籍/非城市戶籍」居民的不同生活素質的影響,以呈現「內地城市居民生活素質的提昇」這句說話本身包含的矛盾與含混之處。
2. 若沒有就「內地城市戶籍居民/非城市戶籍居民」及「經濟/非經濟生活素質」分析,是很難確定「程度」的。所以,分開處理「內地城市戶籍居民」和「內地非城市戶籍居民」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
最後,同學必須留意,不要被「資料」牽著鼻子走,「資料」提供可能有用的論據,但同學千萬不要以為資料呈現的,是最主要的論點。以下就同學的表現逐一分析。
同學A的答案:
以同學A為例,她一開始便說明「很大程度同意此說法」,接著指出「中國改革開放,令中國的經濟有很大增長…提高人民的生活素質。」她引用了資料說明,中國人的消費力越來越強。明顯地,她沒有分析題目的內在矛盾,亦被資料牽引著作答方向,未能提出資料以外的論點。
同學B的答案:
同學B的問題,就是被資料牽著鼻子走,不斷以資料說明改革開放與內地城市居民的生活素質的關係,沒有清楚審訂題目,指出題目的含混之處。
同學C的答案:
同學C的引言,明顯比同學A和B為佳。他除了引用資料,指出以經濟數據為主的生活水平提升外,還分析資料的局限,指出生活素質還包括政治、社會等其他範疇。
同學D的答案:
與同學C比較,同學D的表現更上一層樓。她不單將生活素質分為不同範疇,更將內地城市居民,分為有戶籍的居民及沒有城市戶籍的農民工,將題目的內在予盾呈現出來。因此,她的論點和立場大致上吻合,即對有戶籍的城市居民而言,改革開放的確提昇了他們在經濟範疇的生活素質,但對農民工而言,則有保留。
同學E的答案:
同學E的文章,立場和論點皆一致。更重要的,是他引用了非常具體的改革開放政策,說明「改革開放」與「城市居民的生活素質」的關係。例如,他運用了「特區」、「入世」、「城市福利」政策,指出城市居民在經濟及社會生活素質的提昇。另外,他亦考慮到非戶籍人口的問題,所以他在最後一段,指出農民工並非主要的討論對象。論點雖然牽強,但至少他有思考這個問題。他在駁論部份處理不足,但文章的組織結構比之前的三位同學嚴謹,以「首先」、「另外」、「入世後」、「可能有人認為」為段落之首,立竿見影。如果他能兼顧農民工的生活素質問題,以及運用更多資料,分數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