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圖說遼、西夏、金

北宋歷史,一直給中國歷史學者說成「積貧和積弱」,但我認為宋代與列國平起平坐,我們透過宋人的眼睛,能一窺外族文化的繽紛燦爛。歷史,永遠也教不完,我請同學自行借閱外族歷史的書籍,我在復活假後陸續收到學生的閱讀報告,驚喜萬分。以下是嘉璟的報告,她借閱了龔書鐸、劉德麟的《圖說遼、西夏、金》:


在課堂上,我知道了外族在北宋時十分強大,所以我很有興趣知道這些外族強大的原因和外族的歷史,而這本書就一一解釋了,我較喜歡代的「特色鮮明的遼代文學」。


在書本中,我知道了原來外族也跟我們中國差不多,也有官員干政、母后專政的情況,難道亞洲國家的歷史都是這樣的嗎?我也知道了這些外族的日常風俗,契丹人就像蒙古人一樣,沒有定居的地方。我認識到遼代文學,原來契丹人在語言的運用很獨特,善於使用比喻來評價事物,像用「空車走峻板」形容人說話隨便,不加收斂。


我認為書中最有趣的部份是「遼代手工藝品」,我認為繫鏈水晶杯很特別,一個杯都可以佩帶在身上,雖然是很小的一個,還是用水晶造的,不怕它們破掉嗎?那條鏈子還是金造的,難道不怕別人搶走嗎?還有,以前外族的公主出嫁都要戴一圈小的,再戴一圈大的,就跟現代一樣,很豪華,真想去古代看一下他們的婚禮。而且,大多數的手工藝品都是戴在身上或放在家中,並且沒有像現代的戒指。


看完此書很,我想借閱遼國歷史的書,因為我想知道更多遼國的生活習慣和習俗,我更想了解他們的語言文化,用「比喻」這種間接的方法批評別人,我很想學習。我還想知道遼國的女孩出嫁的時候,需要做什麼,會不會像傳統的中國出嫁方法一樣呢?還是差不多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