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女人的命途

楊乃武與小白菜是清末四大奇案,小白菜被指與舉人楊乃武通姦殺夫,慘遭酷刑,楊乃武的姐姐告上御狀,當時的大臣翁同龢認為案件疑點重重,要求刑部重審,但由於牽連太廣,兩人差點被折磨至死,最後楊乃武被貶為庶民,小白菜出家為尼。易文於1955年將此案再搬上銀幕,沒有奇聞艷情,也沒有大聲呼冤,電影流露的,是小白菜那份質樸而直率的感情,叫人在妄下判斷之前,先慢慢細味人間之中的純真之愛,僅有的心靈之愛。

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情,是踏鋼線的情,肉體上清白,但精神上卻早已逾越,究竟婚外情的界線何在?要故事言之成理,角色必須有說服力,電影開始的時候,只聽見李麗華(飾小白菜)娓娓唱出自己的身世,幾分跳脫也帶幾分嫵媚,丈夫病了她要找楊乃武來看病,羞澀之餘更見旑妮,兩人四目交投,暗生情愫,但各有家室,只恨此身非我有,從此心神恍惚,在有意無意之間相會,談一場靈魂的戀愛。易文塑造了非常矛盾的角色,楊乃武是司馬昭之心,但又緊守最後的道德防線;小白菜純良之餘,又予人太傻太天真的感覺。電影要引起的,也是觀眾內心的矛盾狀態,情和理的衝撞和靈慾的兩難抉擇。

電影難得的,就是沒有說教的意味,《小白菜》反映的,是婚姻的緊張狀態,婚姻是容不下情感的第三者的。《愛、慾望、出軌的哲學》中指出,愛對方的靈魂甚於愛對方的肉體,則比較容易穩定持久,因為不同於凋零肉體,靈魂可能會隨著時間而變得更加美麗和完美。相比肉體的愛慾,靈魂的相愛更難割捨,楊乃武雖然曉以大義,不再和小白菜見面,但兩人的心靈之愛卻昇華至更高峰,小白菜從此謹守楊乃武的訓誨,好好照顧丈夫,小心收藏自己的姿色,她似乎為楊乃武守身,更多於替丈夫守身,楊乃武已成為小白菜心靈中的歸宿。易文描寫人物的關係非常細膩,雖然鏡頭不見楊乃武,但小白菜已活出楊乃武的吩咐。

電影的節奏亦相當明快,一場緊接一場,最後冤案部份亦相當簡潔,沒有節外生枝。我更喜歡易文加入了一名聾啞的三姑,比對小白菜的命途。小白菜一開場便唱出自己只希望平平淡淡過一生,並不希望命途如此,楊乃武也明言小白菜的姿色會為她添上許多麻煩,翁同龢也指她引來狂蜂浪蝶,死不足惜。紅顏真的禍水?且看三姑平平淡淡又過去了,如果紅顏薄命,也只因她們活在好色無情的雄性世界。

電影開首結尾,皆見年老的楊乃武倚著涼亭,憶記小白菜,看到最後,我已分不清他是易文還是楊乃武了。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罪孽

《荒漠裡的人》沉重得可怕,1930年代的墨西哥政府將所有天主教活動列為非法,並武力鎮壓天主教反對勢力,農民Elias雖然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但為免家人被政府軍殘殺,所以拒絕參與抵抗活動,怎知政府軍仍然屠殺全村,Elias和孩子雖然生存下來,但已是被遺棄的倖存者,他並沒有因為倖存於世而歡天喜地,相反,他深感自己罪孽深重,因自己的懦弱而連累全村,倖存只為了抵債,於是,他帶著孩子逃遁入曠野,開始贖罪之路。

Rodrigo Pla以超大特寫Aureliano的面容,開始這個倖存與贖罪的故事,Aureliano是Elias的幼子,他的出生與母兄的死亡同日發生,母親難產而死,哥哥Aureliano也在教堂外被吊死。他的出生也和父親的倖存同時發生,當Elias從屍堆裡跑去看妻子時,他看見死去的妻子和這個孩子,所以父親以Aureliano命名這個新生孩子,紀念那個死去的孩子。Aureliano和Elias本來是該死的,卻又成為倖存者,電影在兩名倖存者之間交錯,滴著汗水的臉專注地完成畫作,鏡頭往後移,彷彿有人坐著看他畫畫,從倒敘的五個片段,才知道他正在父親面前完成最後一幅作品,用畫作記下父親那一段非人的贖罪故事。

電影非常超現實,當空的烈日對比幽暗的教堂,無垠的荒野挺立著幾間泥房,父親憔悴的面容與孩子天真的笑臉,殘酷的現實與畫作的從容。Elias決意帶著孩子,在荒野中建教堂贖罪,他認為Aureliano很脆弱,所以將他禁閉在荒漠的泥房,他只能幻想自己生活於外面的世界,將幻想畫在畫紙上,他的畫作亦成為教堂的裝飾。鏡頭經常大特寫人物的輪廓表情,好像Aureliano要透過磚洞才看見外面的世界,想像在框架以外,框架外的世界於是變得超現實而豐富。當Elias努力建教堂的時候,Aureliano也努力畫畫,大家都希望有一天把罪贖完,重新得到天主的眷佑,Aureliano畫出了父親的願景,是他在殘酷世界中向天主的禱告。

什麼最殘酷?母親和神父拒絕原諒,接著孩子被吊而死,妻子難產而死,在荒漠中另一個孩子建教堂時摔死,再有兩名孩子染瘟疫而死,女兒蹈河而死。Elias面對至親的離去,非常痛苦,但最殘酷的,是他相信孩子的死是天主對他的懲罰,無論他如何贖罪,都得不到天主的原諒,教堂建好了,卻得不到天主原諒自己的確據。被天主懲罰和遺棄是最殘酷的,他開始鞭打自己,找出錯處,應該是教堂討不了天主的喜悅,應該是牆身太薄,於是又砸爛牆壁,重新再做。大兒子偷偷出走了,只有女兒Micaela和Aureliano留在荒漠。後來,兩人在恐懼中互相擁抱,發生關係,最後決定離開父親和荒漠,重新生活,怎知在途中被父親發現,原來孩子亂倫得罪了天主,於是他囚禁孩子,直到他們悔過。Aureliano以悔過換取自由,女兒寧死不屈,最終也死在荒野。究竟是看不見的天主殘酷,還是那個看得見的父親殘酷?

電影的五個片段,從罪孽到贖罪,最後到不可原諒,但不原諒Elias的,不是天主,也不是他的孩子,而是他自己。Elias活在無恩的世界,背負重罪,活著就是為自己贖罪,他被遺棄,也遺棄了他的孩子,他活在負罪感之中,孩子也活在他的負罪感之中,誇張的特寫鏡頭,就是將一切放大的世界,什麼都容不下的世界。在Micaela都死後,他上吊自殺,Aureliano成了荒漠的倖存者。於是他把父親放下,在父親面前畫完最後一幅畫作,將父親埋在教堂的地下,教堂成為他親手豎立的墓碑。Aureliano的畫作,圍繞被釘十架的基督,然後,他的畫動起來。Elias一直看不見Aureliano的畫,其實那些畫作就是他一直尋找的確據,天主從來沒有離開他們,連孩子也看得清楚。

外在的荒漠並不可怕,心中那個無恩的荒漠才可怕,導演Rodrigo Pla最後引用了尼采的話:The desert grows: woe to him who conceals deserts within himself! 如果活在無恩的信仰中,人可以虔誠得非常可怕。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神秘感

每個故事的角色都守著一個秘密,秘密難以言喻,卻塑造人物的性格行為,我們只能從看得見的行為推敲,瞎子摸象,卻仍難看清那個秘密,於是,秘密驅使人偷窺、揣摸、猜度,希望揭開秘密而與人連結,又苦於解不開秘密而沉淪其中,不能自拔。《讀愛》的Michael一步步進入Hanna的秘密,而Hanna卻消失在人海之中,Hanna留給Michael的,也是一個秘密,伴隨著他的一生,直至他飽歷心戰,才能坦露真言。
 
《讀愛》上半部成功營造懸念,十五歲的男孩進入了獨身女人的生活,展開忘年之戀,男孩一直希望了解女人,但女人卻對男孩的生活不感興趣,男孩享受和女人交歡,女人享受聆聽男孩朗讀,大家在對方身上探索未知的世界,予取予求。電影展示了女人對男孩的抽離,教堂內的抽泣,對男孩朗讀的執著,一切有待解釋,最後她卻突然失蹤,臨走前在浴缸內替男孩擦身,近乎一種告別儀式,一切懸而未決。
 
電影以插敘形式推展故事,好像秘密的傳染力,從Hanna傳到Michael,直至Michael長大,也成為其他女人心中的秘密。電影開始便見他替情人預備早餐,表面上是百般溫柔,實際是送客的儀式,接著情人便問:究竟有沒有女人知道你在想什麼?然後鏡頭倒敘到Michael十五歲的情境,帶病的他和Hanna相遇,從此變得老練世故,也擁有了自己的秘密。電影在現實與回憶間穿插,我們看見他如何變得沉默寡言。當經歷難以訴說,只好忍受寂寞,學習享受獨居,不再與別人分享睡床。
 
只是電影下半部太過露骨,畫公仔畫了出腸,Hanna很介意自己文盲,甚至寧願背上屠殺的罪名,也不願讓人知道自己文盲的秘密;Michael也同樣守著和Hanna有過一段情的秘密,以致他不願再和其他女人分享他的睡床。可惜,說穿了反而令人有煞有介意之感。電影沒有處理為何Hanna會因文盲而產生莫的痛苦,而Michael又為「容許」關於Hanna的回憶折磨半生。電影著墨太少HannaMichael的衝擊,令人不明白他的痛苦是因為她曾不辭而別,還是他痛恨她加入納粹黨。
聽說小說會更清楚交代兩人糾纏的生命,希望讀《The Reader》能補回電影留下的空白。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當尼采哭泣

當尼采遇見心理醫師會有什麼火花?《當尼采哭泣》就是借尼采與心理醫生布雷爾的相遇,展示存在心理治療的歷史與面貌,作者亞隆是心理醫生,借用哲學家尼采的生命片段作故事,而且尼采還會「哭泣」,非常吸引,很想掀開尼采這個「超人」(Overman)的神秘面紗,一睹他在意志下的精神面貌,雖然小說情節豐富,清楚交代心理學早期發展與存在主義哲學的開始,可是作為一本小說,《當尼采哭泣》可算是平庸之作,人物性格的塑造、情節的推展、敘事的方式都缺乏藝術味道。

可能過份遷就尼采的強人性格,小說不得不弱化布雷爾,本來是布雷爾要替尼采進行心理治療,但後來尼采竟然開始「治療」布雷爾,「錯置」是一種敘事技巧,讀者本來好奇尼采怎樣被「治療」,但順著小說讀下去,才發現尼采才是治療者,從而認識存在主義哲學在心理治療中的重要位置,但這種「錯置」通常將故事作為一個旅程,而旅程的奇妙之處,就是故事中的人物是受著整個敘事而產生不可預期的轉變,故事成為一個重新發現的旅程,勇士成為待救的人,弱者成為救贖。可惜,小說中的尼采和布雷爾幾乎沒有轉變,布雷爾由始至終都是怯懦保守、蠢蠢欲動卻又規行距步的人,而尼采也是始終的語不驚人誓不休,於是所謂的「錯置」,與其說是小說敘事中的重新發現,不如說是亞隆刻意安排了一個柔弱的心理醫生給尼采,讓他可以高談闊論,給予心理醫生反治療。

再說小說的情節,真的刻意得離譜。本來布雷爾經尼采點醒後離家出走,重尋人生的意義,用尼采的說法,就是脫離外在一切的價值準則,成為自己的父母,即使痛苦,也能為人生賦予意義,布雷爾走了,找到心中所愛了,開始流浪了,但一切出來,只是在催眠中進行,他被佛洛伊德叫醒,霎時頓悟,明白人生不過如夢一場,重新享受工作和家庭生活。這簡直是最拙劣的技巧,劇情一發不可收拾,只好用這些「原來是發夢」作籍口,避過人物可能面對的痛苦現實。小說本身已是虛構的了,還要在虛構之中加上虛構,可能亞隆亦無可奈何,始終布雷爾是個真實的人物,雖然小說純屬虛構,也不能離歷史太遠。可是,為什麼要選擇兩個真實人物作為心理治療小說的主角呢?可能答案之一,是借尼采過橋。

如果要認識存在心理學和存在主義的關係,不妨讀讀《看尼采哭泣》,至少能認識更多尼采的思想,但先旨聲明,作為一本小說,你可能會越來越氣憤,越看越替布雷爾不值,最後大嘆:亞隆何其殘忍!還是看他的《存在心理治療(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會更欣賞他作為心理醫生的見解。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心理小說

當尼采遇見心理醫師會有什麼火花?《當尼采哭泣》就是借尼采與心理醫生布雷爾的相遇,展示存在心理治療的歷史與面貌,作者亞隆是心理醫生,借用哲學家尼采的生命片段作故事,而且尼采還會「哭泣」,非常吸引,很想掀開尼采這個「超人」(Overman)的神秘面紗,一睹他在意志下的精神面貌,雖然小說情節豐富,清楚交代心理學早期發展與存在主義哲學的開始,可是作為一本小說,《當尼采哭泣》可算是平庸之作,人物性格的塑造、情節的推展、敘事的方式都缺乏藝術味道。

可能過份遷就尼采的強人性格,小說不得不弱化布雷爾,本來是布雷爾要替尼采進行心理治療,但後來尼采竟然開始「治療」布雷爾,「錯置」是一種敘事技巧,讀者本來好奇尼采怎樣被「治療」,但順著小說讀下去,才發現尼采才是治療者,從而認識存在主義哲學在心理治療中的重要位置,但這種「錯置」通常將故事作為一個旅程,而旅程的奇妙之處,就是故事中的人物是受著整個敘事而產生不可預期的轉變,故事成為一個重新發現的旅程,勇士成為待救的人,弱者成為救贖。可惜,小說中的尼采和布雷爾幾乎沒有轉變,布雷爾由始至終都是怯懦保守、蠢蠢欲動卻又規行距步的人,而尼采也是始終的語不驚人誓不休,於是所謂的「錯置」,與其說是小說敘事中的重新發現,不如說是亞隆刻意安排了一個柔弱的心理醫生給尼采,讓他可以高談闊論,給予心理醫生反治療。

再說小說的情節,真的刻意得離譜。本來布雷爾經尼采點醒後離家出走,重尋人生的意義,用尼采的說法,就是脫離外在一切的價值準則,成為自己的父母,即使痛苦,也能為人生賦予意義,布雷爾走了,找到心中所愛了,開始流浪了,但一切出來,只是在催眠中進行,他被佛洛伊德叫醒,霎時頓悟,明白人生不過如夢一場,重新享受工作和家庭生活。這簡直是最拙劣的技巧,劇情一發不可收拾,只好用這些「原來是發夢」作籍口,避過人物可能面對的痛苦現實。小說本身已是虛構的了,還要在虛構之中加上虛構,可能亞隆亦無可奈何,始終布雷爾是個真實的人物,雖然小說純屬虛構,也不能離歷史太遠。可是,為什麼要選擇兩個真實人物作為心理治療小說的主角呢?可能答案之一,是借尼采過橋。

如果要認識存在心理學和存在主義的關係,不妨讀讀《看尼采哭泣》,至少能認識更多尼采的思想,但先旨聲明,作為一本小說,你可能會越來越氣憤,越看越替布雷爾不值,最後大嘆:亞隆何其殘忍!還是看他的《存在心理治療(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會更欣賞他作為心理醫生的見解。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寵辱若驚

老子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李零注解:寵辱外界對你的評價,應該置之度外,被人誇是意外,被人罵也是意外,別往心裡去。近日埋頭苦幹,寫台灣交流文章,安排觀課,預備課後檢討,討論通識教學計劃,撰寫教育局分享匯報,作中五會考前最後一擊,有讚有彈,但由於工作緊迫,根本沒空胡思亂想,直至收到電話,鼓勵我完成我一直希望完成的事--再讀書,電話筒更傳來堅定的聲音:現在就是時候。這是我渴望已久的事情,我把它潛藏在心底深處,靜靜等候,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再重回大學校園,徜徉在書堆之中,只是我一直等候,等候適當的時機,等候一些線索。現在線索開始浮現,我開始患得患失,寵辱若驚,所以我更加要提醒自己心無所住,要能看破,就像昨天一樣等候,繼續靜靜地等候。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浮生路:婚姻的孤獨

享受孤獨的人不會結婚,結了婚的人最好能忍受寂寞,婚姻可以令人圓滿,也可以讓人徹底崩潰。《浮生路》中的April(Kate Winslet)和Frank都是寂寞的,兩人在擁抱中抽乾對方,至死方休,婚姻成為一場零和遊戲,我們眼巴巴看著April陷落、失去方向,直至不再對人生抱持無何希望和幻想,最後以終結生命為結局。為何相愛的人會彼此折磨?為何婚姻會傷人?為何看似平靜的人生會翻起洶濤?Sam Mendes沒有提供easy answer,也不試圖分析悲劇的原因,總之悲劇就是如此這麼發生,擁抱後失落,激情後清醒,幻想破滅後面對現實,婚姻成為最美麗的監牢,兩人被判無期徒刑。

電影本稱Revolutionary Road,是Connecticut中一個小鎮的街名,原意是革命之路。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提到革命孤獨,並借秋瑾指出革命者的孤獨感,這裡所謂革命者,不只是拋頭臚灑熱血的義士,而是對生命抱著熱情,充滿幻想,並願意坐言起行的人。蔣勳說:「秋瑾覺察到自己與丈夫在思想上已經分道揚鑣,她無法再回到那個保守的社會裡,所以她為自己的生命做了勇敢的抉擇--提出離婚。」雖然April沒有作出離婚的決定,但她和秋瑾有著相同的掙扎。平靜小鎮中的Revolutionary Road,房子旁的樹林,象徵了April那顆在平靜生活下蠢蠢欲動、苦苦掙扎的內心。

Kate Winslet完全演活了April,和Leonardo DeCaprio四目交投電光火石,面對丈夫喋喋不休時無言以訴,要激起Frank的理想時充滿韻味,無語問蒼天時飲淚吞煙,她體現了獨立女性應有的抉擇能力,相反Frank溫溫吞吞,優柔寡斷,口是心非,完全失去生命的熱情,對命運的控制,一切聽天由命,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要活得比亡父更好,要得到上司的稱讚,要佔女同事的便宜。雖然如此,電影沒有醜化Frank,甚至可以說,Frank的性格在很多婚姻之中,都是微不足道的問題,他努力賺錢養家,有外遇後坦白承認,他也算愛惜子女,其實是個理想的丈夫。既然April和Frank都算是好男好女,為何會悲劇收場?Francois Ozon的《5x2》以離婚收場(應該說開始,電影以倒敘形式推展),兩個人乘五個片段,等於不歡而散。婚姻並不是簡單的數學問題,一切都不要理所當然。

我喜歡《浮生路》的用心,要講婚姻,便和你講到底,除了Frank和April之外,還有鄰居夫婦和地產介紹人Givings夫婦,三對夫婦各有各問題,鄰居David一直垂涎April的美色,最後更背著妻子和April發生一夜情,妻子的無知可能是婚姻之道。Givings老夫老妻看似風平浪靜,兩人卻經常因精神病兒子意見分歧,電影結尾處老人關掉助聽器,再聽不到老伴口中的是非,拒絕聆聽可能是他倆白頭偕老的原因。新婚夫婦入住Frank和April的舊居,又有人要走革命之路。

人生不免孤獨,結婚有結婚的孤獨,單身也有單身的孤獨。或者,兩個人的寂寞,比一個人的孤獨更難承受吧。於是,在某一刻,April寧願做Givings的天才精神病兒子,也不想再做Frank的妻子。願意結婚的人,都算是對生命充滿熱情和期待的人,不論結果如何,能否同行到老,都算革過自己的命了。

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討論毛澤東對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性

(文由中五陳育庭同學所寫,論點扼要清晰,如能加入更多資料支持,文章更有說力。)

毛澤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一直擔任重要的職位,如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和共產黨的主席,因此地位超然.為了改善內戰後的情況,他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對現代化也有一定的影響,亦可給毛澤東所發動的土改.大躍進和文革看出毛澤東對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於土改方面,由於當時大量的土地給予地主佔有,如地主佔農業人口的 
10%,但佔地卻有70%至80%的土地,他們用以出租式租貸使農民生活更艱苦,因此毛澤東推行土地改革,使農民有地可耕,更出現中農化的現象.
就土改對現代化的發展而言,第一,於政治方面,農民得到重親分配土地,都能看出政府重視農民,更著重民心方面的發展,於施行政令時自然更會考慮農民的意向,因此農也會更擁立政府的政策,也會更加的踴躍為政府提出意見,為政治上的現代化.

第二,於經濟方面,土改令無地或少地的農民有地可耕,積極性自然上升,從無地到有地,如7億畝田分給3億的農民,每人也有1至2的田畝,積極性相對上升,帶動力自然增加,生產力也會隨著上升,國家收入便隨即增加,是經濟上的現代化.

第三,社會方面,農民有田可耕,自然會得溫飽,生活質素的上升,促使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從前地主壟斷土地,要向他們租借,土改從中農化的出現使農民的生活得以改善,社會自然有更拼博的氣氛,是社會上的現代化.
因此毛澤東的土改為中國現代化的發展有正面的影響.

再者,於大躍進運動而言,這場運動是為了促使農業各行各業的大踴進,如農業,以使農業的收成會更加的好.大踴進運動中亦包括全民大煉鋼,以加快鋼鐵的產量.雖然這些均是加快現代化的行動.但卻因盲從風氣盛和欠缺明確的指揮,以致得不償失,對中國現代化的發展造成負面的影響.

就大踴進運動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而言,第一,大放農業衛星田,雖然要求農業上的大踴進,但只求高指標的數字,農民便從各幹部層層的抑 下,虛報農業產量,加上報刊的宣傳,這便令人民盲目樂觀起來,加上虛報情況嚴重,這便使經濟嚴重損失,積極性下降,人民都只求高指摽的數字.減慢了現代化的發展.

第二,全民大煉鋼,當時毛澤東鼓吹增加鋼鐵的產量,以減低與西方經濟的差距,因此令人紛紛加入全民大煉鋼,由十多萬人慢慢增至九千萬人,他們甚至把農具,加上大多人集中煉鋼,以致荒廢農業,相對地愈多人參加,經濟損失更嚴重.嚴重拖慢現代化的進程,這兩點都是減慢了中國經濟現代化的發展.

第三,各行各業大躍進,這卻鬧出很多笑話,如「一晚創作60個劇本」,這些根本不是大躍進,只是盲目的跟從. 於衛生方面,如除四害,最終引致蝗災,使社會出現這些自煞災害,令社會上的現代化發展減慢.因此毛澤東於大躍進運動中減慢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進程.

另外,於文革方面,是為毛澤東發動的一場運動,這些運動對中國現代化的發展有負面的影響,可從政治,經濟和文教方面看出來.

第一,於政治方面,文革時期,通過群眾運動打倒當時的當權派,被打擊者甚至到國家主席,打擊的層面相當大,因此即使文革結束後,政黨部門仍然未能恢復運作,並使民眾出現對中央的三信危機,影響了政治的現代化發展.

第二,於經濟方面,文革時期長期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文革的領導人甚至鼓吹「寧吃社會主義的草,不種資本主義的苗」,使農田大為廢荒,生產力下降,造成經濟捐失.甚至據統計,當時約損失五千億元,損失相當的大,嚴重影響中國經濟現代化的發展.

第三,於文教方面,文革時期只允許人民讀有利政治發展的書,是一場規模的文字獄,學生批鬥老師,使文教大量英才的損失,更發起如「讀書無用」的輿論,使文教風氣下降,阻礙現代化的發展.
因此,文革使中國的政治現代化發展有負面的影響.總括而言,這三場運動均帶出毛澤東於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影響,雖有好也有壞,但也能帶出毛澤東於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性.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百萬富翁:魔幻寫實

印象中讀過馬奎斯談魔幻寫實主義,他說從來沒有承認《百年孤寂》是魔幻寫實的作品,魔幻是別人加上去的,小說的世界是南美生活的寫實。這句說話也可形容Danny Boyle的Slumdog Millionaire,電影結合百萬富翁和印度貧民生活的魔幻和寫實,甚至分不清哪個是魔幻哪個是寫實,一切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從不相信一個印度貧民(Slumdog)能回答所有題目,到不相信一個印度貧民怎能度過這樣的人生。電影偷天換日,將荒誕感推向極致,特別在香港這個地區,當真相層層揭出之際,我們才知道,一百萬的代價,是非人的生活,電影帶來強烈的反諷效果。

電影也借Jamal和他的哥哥Salim的命運,反映印度貧民的絕望。兩人雖然同樣出於貧民區,但人生的價值觀完全不同,Salim機警狡猾,貪財愛權,Jamal卻忠忠直直,無欲無求,只求真愛。他們從貧民區一路走到垃圾堆填區,再被騙到拐帶孤兒的黑幫巢穴,Salim為免愛唱歌的Jamal被黑幫頭子剜眼,成功和弟弟逃走,最後Salim更槍殺黑幫頭目,救回Jamal的愛人Latika,自己當大佬。可惜兄弟為Latika鬧不和,兩人失散,Jamal才走上尋兄尋愛之路。雖然Jamal是電影的主角,但撫心自問,哪個人物的生命更像貧民孤兒的生涯寫照?Salim在槍林彈雨下成為黑幫頭目,才有錢有權,而Jamal只能在重重機遇下才能成為百萬富翁。警長其實替觀眾拷問Jamal,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活著已是奇蹟,還能成為百萬富翁?大家就是不相信Jamal的經歷,是懷疑世界上存在這樣的非人生活?還是懷疑他的真言?正如警長對Jamal說:「You are too truthful。」不過,電影一再強調「It is written」,真亦假時假亦真,電影將魔幻寫實發揮得淋漓盡致。

電影令我想起巴西電影《無主之城》,同樣是關於貧民區孤兒的悲慘命運,但《一百萬零一夜》的效果更強烈,雖然電影處處說明「純屬虛構」,但觀眾卻能想像「真人真事」那些現實,想像力畢竟比現實更「真實」。沒有百萬富翁一夜成名的魔幻,顯不出印度貧民生活的現實;沒有印度貧民生活的魔幻,也顯不出印度社會貧富差異極嚴重的現實。魔幻與現實,只是一線之差。富人的電視遊戲節目,竟然是窮小子的悲慘人生,在萬富翁的笑聲和娛樂背後,究竟隱含了多少非人的辛酸?印度的魔幻與現實,就藏在每一個百萬富翁的答案之間。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冷戰回憶

為了鞏固學生對冷戰的認識,並將冷戰的事件與個人生命連上關繫,我要求學生以第一身虛擬傳記,加強情感的投入。以下是中五學生梅藹兒的作品(寫於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我是一個生活於冷戰時期的人,由冷戰開始到結束我也一直經歷著。身為一個美國人,我對冷戰可算是又愛又恨,因為我是一個記者,需要到世界各地作訪問,親身體現那些戰爭。自己國家與蘇聯的逞強行為導致其他國家發生戰爭、分裂。到底是資本主義正確還是共產主義正確?

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父母己經跟我說,蘇聯是一個惡魔國家。身邊的電台,電視,電影,書藉也是在說蘇聯的壞話。電影中那個奸角也是來至蘇聯的,電視上的大人也說蘇聯的不是,書上的也是這樣說。就連爸爸每天聽的電台–「美國之音」,也是在抹黑蘇聯。小時候的我並不知道什麼是蘇聯,只知道它是壞份子,蘇聯的人像惡魔。可是到了長大之後,我才知道那只是一場又一場的宣傳戰。

到了我十一歲,美國總統先生發表了一場演說。其中總統先生把蘇聯形容為恐怖的壓迫統治者;操縱傳媒,壓制個人自由思想。蘇聯是用「鐵幕」令中歐和東歐的國家跟西方自由世界隔離。當時我聽到這演說,我覺得總統先生好勇敢,因為他站出來指責蘇聯這個惡魔國家。當我告訴我舅舅,我對總統先生的感受後。我舅舅並沒有好像我爸媽一樣稱讚我。舅舅用了一個當時我不懂的眼神看著我,語重心長地跟我說:「孩子,在這段時期成長的你,視野像一隻井底之蛙。你知道嗎,以後這個世界不再和平安穩,別再呆呆的在這裹躲在父母的懷裹,世上上有太多事情,在等著我們去發掘…」

舅舅的說話令我對世界產生了好奇心,世界到底是怎樣的?我開始跟著舅舅生活,聽我這個舅舅記者說世界事。直到我十五歲時,韓戰爆發,舅舅離開了美國到韓國作訪問和拍照,我當時就立志要當一個像舅舅一樣的記者。為了擴闊自己的視野,我開始去了解冷戰的成因,對世界的影響。原來,當初的所認為的那個偉大演說,正是導致冷戰爆發的主要原因。這個演說代表著美國將協助任何國家抵抗共產主義。我小時候所聽的惡魔,只是共產主義。

冷戰開始之後,我們國家推行了一個歐洲復興計劃。那是用錢令其他國家不會受共產主義所「迷惑」。之後又有柏林危機,蘇聯封鎖了柏林,不讓西方各國對其佔領區實施有效的管治。這件事舅舅也有說過,那令柏林人民要等候物資到來。因陸路通道都被封鎖了。要等美英法以飛機運送物資。我想這件事對柏林人民的影響是最大吧。而現在爆發的韓戰,也是這兩個國家的傑作吧。難為的又是韓國的人,它們就不能互相讓步嗎?

韓戰結束後,舅舅也回來了。他帶了很多當時韓戰的相片給我看。因為舅舅是美國人,在當地,美國的士兵也有保護他。舅舅說當時的戰爭十分激烈,死了很多人。那三年,舅舅認識的朋友也一個個死去。冷戰的代價除了錢之外,就是人命。每天也有人因為戰爭而死,因為可笑的冷戰而死。的跟舅舅說了,下次他出國拍攝訪問時我也要跟他一起去,舅舅也答應了我。

但這個下次,已經是幾年之後的事,當我二十六歲時,越戰爆發了,我跟舅舅去了越南,當時我倆以為這場戰爭會像韓戰一樣很快就結束,但並不是這樣,這場戰爭過了十四年才結束。在南越這幾年,我的人生觀有了很多改變。以前的我生活環境太好了,不知人間疾苦。經歷過戰爭,我才了解和平的可貴之處。美國的報紙只提到美國死了多少人,沒有了多少錢,損失有多慘重,但沒有提過越戰中死了多少越南人。我舅舅也在這裹失去了生命。他死前跟我說:「你別忘記這一切–冷戰對平民百姓的影響。要留下所有相片,讓後世人借鏡!」

就是舅舅這番話,我把我在越南所拍的,還有他以前所拍的都珍藏下來。當我三十歲之後,我遇見了將陪伴我渡過下半生的她。她是越南人,父親在戰爭時死去,與媽媽,弟弟妹妹相依為命。她是我在訪問時認識的,她十分善解人意,也不介意我是個美國人(畢竟她爸爸是因為被美蘇對立而間接害死的)。因為她,我留在越南,結婚,生兒育女。

1973年,越戰結束,所有事也結束了。冷戰也在幾年之間開始緩和。我相信舅舅會十分樂意看見這情況的。直到91年,我五十六歲的時候,蘇聯解體後,冷戰就結束了。我帶著妻子,兒女回到美國。我將舅舅和我自己所拍的照,訪問,我對冷戰的感覺和反思,寫成了一本書。這書在美國出版時,做成十分大的震撼。其他讀者的感受是什麼我也不在乎。我只希望,這些相片可以讓後世人了解戰爭的可怕性。戰爭所造成的不只是金錢上的損失,更是人命的損失。有多少家庭在戰爭之中,失去家人,又或是面臨被拆散,被迫分離的情況?而導致這些情況出現的原因,只是因為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想打倒對方,成為世界的領袖。難到,它們就不能共存嗎?

大多的問題在腦海之中,但那些已不是我們可以以常理去理解的事了。我生活在這個戰亂時代,但也因這個世代,令我的視野不再只是像井底之蛙一樣。我了解到,其實冷戰當中,沒有正確或錯誤之分,也不會黑白分明。資本,共產兩者也對也錯,雖然是這樣,但到最後也不能達至雙贏的局面。

不知道那偉大的總統,知道自己的演說引起長久的冷戰,還有一連串的人命和金錢的損失之後,會有什麼反應呢?或者,他會開心吧。因為那惡魔蘇聯已不在了,美國也終於成為了世界的領導人。不過,這也是猜測,誰又能猜得到呢?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動氣

慧根不足,自以為是,道行未夠,又動了怒氣,只因凡事太過執著,老子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經歷了多少高低起跌,才能了悟這樣的人生大道?說易行難,但總有一天能頓悟,上善若水,不動如山。

獨處

在心靈佈置最隱蔽的角落
 
那是最神聖和私密的地方
 
充滿不能言說的衷情
 
回憶與憧憬 悔疚與盼望
 
兩極和諧圓潤
 
靜極而動 喜極而泣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倒空

有些人說倒空了昔日的自己,才能載滿基督,我越來越懷疑這種說法。名可名,非常名,基督徒也好,非基督徒也好,已開始不在乎別人怎樣稱呼我,我始終尋找真實的基督信仰,但這種尋找是從「信仰確定」邁向「信仰不確定」,這種信仰好像墮入深淵,既不能認同Richard Dawkin或Christopher Hitchens,因為他們將「人」放在上帝的位置,一種「中心」的置換;另一方面,我在教會中也像異類,對那些以「神人」自居之眾保持距離,最怕人滿口「上帝」扮演「上帝」,狐假虎威,倒空自己滿載基督,便以為自己超凡入聖。魯益師曾說,在惡人之中,虔誠的人(religious)最邪惡。我覺得自己近似Ernst Bloch所指的「基督徒」(「一位真正的基督徒,一定是一位無神論者。」)而倒空就倒空,就像老子所說的「持而盈之,不若其以」,又或像史記所言:「滿而不損則溢,盈而不持則傾。」基督徒也好,非基督徒也好,始終覺得自己只不過是個人,信仰耶穌基督,只是上帝的恩典,讓我覺察到自己的空,歸回本來的位置。

迷時師度,悟了自度。不敢說自己悟了,但也不像過去迷惑。

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矛盾的混合

聖誕期間閱讀了大量關於牛仔褲的資料,論到牛仔褲的潮流,設計師聖羅蘭(YSL)說了意味深長的一句話:「You must be very local to be universal」。太多「衝出香港,走進世界」的口號,仿似香港並非世界的一部份,要脫離香港,才能走進世界,不知道香港本身已是世界的一部份,活在香港便是活在世界。這種否定自己以肯定他人的心態,存在每個角落。例如,有些人急著要做聖徒,便否定自身的一切,「脫去老我,仿效基督」成為做人原則,所有動機必須聖化,不可自私,不可存妄念,不可論斷,不可起淫念,不可貪心,用最大的力度抑惡,完全忘記了「基督在我裡面活著」,我們也是「依著上帝的形象而受做的」,忘記自身本在的善性。結果,人的真實性被扭曲,只能在與惡的爭戰中證明自己的善。哀哉!我略略修改聖羅蘭的話:「We must be very human to be the saint。」卡爾維諾已向我們展示,子爵分成兩半,無論是至善還是至惡,都只會牽起爭鬥,自我的爭鬥,與自我和解吧。

觀課心情

觀課前夕,友人問我是否緊張,沒有,我並不緊張,我反倒有點興奮,過去四年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觀課,已習慣觀課是教師生涯中自我完善的一部份,透過觀課反思教學行動的理念。興奮,因為萬事俱備,唯欠東風,希望看見真實的課堂與想像的課堂有什麼差異。教學不再是機械的操作,學生是活的,教生互動的結果往往在教師的計算之外。所以,教學是藝術,更是多重藝術的結合,讓教師生動地連結每個細節。
教學是表演藝術,教師串講的時候,一舉手一投足都能吸引學生的視線,講授時聲音抑揚頓挫,學生心領神會進入學習內容,眼神的交流,讓教師得到更多語言以外的訊息,教師亦能因此調節教學進度,讓學生跟得上教學的步伐。精確的語言,洗練的文字,將學生投入學習的世界。沒有學生的教師,只是個自說自話的人。
黑板的藝術也是教學的一部份,阿莫納什維利在《孩子,祝你們一路平安》中對黑板藝術有獨到的見解:「把黑板當做一塊在上面反映你與你的學生們在課堂上共同生活的銀幕,並記住,你學生學習活動的成效和他們對你的態度如何,在很多方面都取決於你怎樣借助運用黑板的藝術來吸引學生,怎樣姿態優美地站在黑板前面。」我一直記著楊秀珠教授的教誨,課堂進行時完全不用粉刷,直至課堂完結時,所有學習重點都有組織地寫在黑板上,教師的黑板就是導演的銀幕。
曾經有人說過,教學的經驗是最難承傳,也最難累積的,所以現今的教學和古代的教學分別不大。教學改革帶來的,不單傳遞技術,更要創造教學藝術。觀課文化要打開的,不單是課室的門,也是心裡的門,容許不同教學風格的教師交流,增進教學藝術的深度。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如果荒漠,一個旅人

(「如果荒漠,一個旅人」,又名「烏爾詹」)是一個關於尋找的故事,電影沒有交代為何Philippe Torreton飾演的Charles為何展開尋找的旅程,也不會告訴觀眾他在尋找什麼,電影只呈現一個「尋找」的狀態,一切意義問題留待觀眾詮釋。跟隨他的腳步,看見他完全拒絕無何人的關心,切斷所人人脈關係,最後更躺在雪山上。是自殺?還是等候死亡?沒有憤怒、沒有傷感,是完全的虛無。沒有答案,電影就此終止。或者Charles尋找尼采那個經典問題的答案:為什麼我們不自殺?在虛無的人生中尋找意義,宣判上帝之死,也成為自己的上帝。
 
電影可觀的地方,是哈薩克的地貌,真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意境,有些人,好像Charles在哈薩克遇到的女子Ulzhan,好像不用刻意尋找,卻能享受生命,勇敢去愛;也有些人,好像他在旅程中遇到的流浪者,樂於自處,甘於流浪。可是Charles已沒有他們的天真和灑脫,越執迷於尋找,也越難以看到虛空人生的意義。

Fatih Atkin

>《天堂邊緣》令我對法提艾金的印象非常深刻,可惜錯過了歌德學院舉辦的影展,我只來得及看他的《七月太陽》,很久沒有試過在電影院笑得開懷,樂不可支。想不到他可以拍《天堂邊緣》的飄泊感,也能拍出《七月太陽》的幽默感,飾演Daniel的Moritz Bleibtreu和飾演July的Christiane Paul(她是德國醫學院畢業生!)演技奇佳,令整個簡單的愛情故事充滿火花,整個故事起於一次錯摸,July告訴憨直青年教師Daniel他必遇到生命中的太陽,Daniel也深信不疑,於是他在晚上應邀參與音樂會,怎知在音樂會後出現的Melek早July一步與Daniel相遇,而Melek也是穿著印有太陽的衣服,Daniel從此相信,Melek就是他生命的另一半,他從此展開尋愛的旅程,而July也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

July一直想激出Daniel潛藏在內心對愛情的渴望,July成功了,但憨直的Daniel竟將愛投射在土耳其女子Melek上,July伴他尋愛,可Daniel卻沒有察覺July對自己的愛,從德國巴伐利亞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最後,Daniel當然發現最愛是誰。我在想,如果那個晚上Daniel和July遇上了會怎樣?難道真要走到伊斯坦堡的橋頭下才發現身邊人是最愛?或者,那就是浪漫所在,也是我完全被July吸引的原因。July並非喜歡那個表面的Daniel,她獨具慧眼,看見他內裡那份對愛的堅持和真誠,整個旅程,她給予他空間,容許他選擇愛的對象,激發他發掘愛情的意義,引導他逃開呆板的教師生活,踏入愛情的曠野。July真正喜歡的,就是那個敢作敢為的Daniel,而只有越過重重障礙,越過匈牙利、羅馬利亞、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的邊界,他才能實現內在的自己,向July述說愛的宣言:「 My darling, I've traveled thousands of miles, I've crossed rivers and moved mountains. I've suffered and endured agonies. I've resisted temptation, and I've followed the sun, so that I could stand before you and tell you I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