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當尼采哭泣

當尼采遇見心理醫師會有什麼火花?《當尼采哭泣》就是借尼采與心理醫生布雷爾的相遇,展示存在心理治療的歷史與面貌,作者亞隆是心理醫生,借用哲學家尼采的生命片段作故事,而且尼采還會「哭泣」,非常吸引,很想掀開尼采這個「超人」(Overman)的神秘面紗,一睹他在意志下的精神面貌,雖然小說情節豐富,清楚交代心理學早期發展與存在主義哲學的開始,可是作為一本小說,《當尼采哭泣》可算是平庸之作,人物性格的塑造、情節的推展、敘事的方式都缺乏藝術味道。

可能過份遷就尼采的強人性格,小說不得不弱化布雷爾,本來是布雷爾要替尼采進行心理治療,但後來尼采竟然開始「治療」布雷爾,「錯置」是一種敘事技巧,讀者本來好奇尼采怎樣被「治療」,但順著小說讀下去,才發現尼采才是治療者,從而認識存在主義哲學在心理治療中的重要位置,但這種「錯置」通常將故事作為一個旅程,而旅程的奇妙之處,就是故事中的人物是受著整個敘事而產生不可預期的轉變,故事成為一個重新發現的旅程,勇士成為待救的人,弱者成為救贖。可惜,小說中的尼采和布雷爾幾乎沒有轉變,布雷爾由始至終都是怯懦保守、蠢蠢欲動卻又規行距步的人,而尼采也是始終的語不驚人誓不休,於是所謂的「錯置」,與其說是小說敘事中的重新發現,不如說是亞隆刻意安排了一個柔弱的心理醫生給尼采,讓他可以高談闊論,給予心理醫生反治療。

再說小說的情節,真的刻意得離譜。本來布雷爾經尼采點醒後離家出走,重尋人生的意義,用尼采的說法,就是脫離外在一切的價值準則,成為自己的父母,即使痛苦,也能為人生賦予意義,布雷爾走了,找到心中所愛了,開始流浪了,但一切出來,只是在催眠中進行,他被佛洛伊德叫醒,霎時頓悟,明白人生不過如夢一場,重新享受工作和家庭生活。這簡直是最拙劣的技巧,劇情一發不可收拾,只好用這些「原來是發夢」作籍口,避過人物可能面對的痛苦現實。小說本身已是虛構的了,還要在虛構之中加上虛構,可能亞隆亦無可奈何,始終布雷爾是個真實的人物,雖然小說純屬虛構,也不能離歷史太遠。可是,為什麼要選擇兩個真實人物作為心理治療小說的主角呢?可能答案之一,是借尼采過橋。

如果要認識存在心理學和存在主義的關係,不妨讀讀《看尼采哭泣》,至少能認識更多尼采的思想,但先旨聲明,作為一本小說,你可能會越來越氣憤,越看越替布雷爾不值,最後大嘆:亞隆何其殘忍!還是看他的《存在心理治療(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會更欣賞他作為心理醫生的見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