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帝國、國家和新大陸(1500-1775年)

Robert B. Marks在第三章指出從1500年至1775年世界的三大趨勢。第一,哥倫布的大西洋航海線與西班牙殖民菲律賓後建立的太平洋航海線,將全球連成了一個單一世界;第二,亞洲及歐洲的帝國持續發展;第三,歐洲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的衝突(戰爭)。

然後,作者分析了亞歐地區五大帝國(東部的中國、中部的俄羅斯、南部的印度莫卧兒帝國、南部的伊斯蘭薩法維帝國和西部土耳其帝國)的特徵。他指出,除了俄羅斯帝國外,其他帝國都是來自大草原的征服者,而這些擴張性的帝國又把過剩的遊牧民族控制在帝國之內,終止了遊牧民族對帝國生存的進一步威脅。他分析指「帝國在統治人民方面已被證明是相當有效的」,所以1500-1800年的三百年是帝國的繁盛期。我同意亞歐帝國的成長有助跨地域的貿易,例如蒙古征服中國後便確立東西的貿易路線,但貿易的暢通無阻便能「證明」帝國統治的效能?當時的帝國是以什麼形式「證明」自己的管治效力?何謂「有效」?作者甚至說連歐洲也曾經「抱著建立統一帝國的夢想」,帝國的建立真的是為了更有效的管治?作者會否高估了統治者的理性動機?

接著,作者分析大西洋航線和太平洋路線對「全球化」的重要性,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將玉米、馬鈴薯等新大陸食物帶到歐洲,養活了很多飢餓的歐洲人。可是,歐洲人帶到美洲的天花病毒(還有其他較不出名的17種流行病如麻疹和霍亂),幾乎令美洲的原住民從地球消失。後來美洲勞動力不足,令歐洲人從非洲販賣、甚至偷運黑人到美洲當奴隸。另外,西班牙在美洲發現大量白銀,適逢中國大量需求白銀,西班牙只好繞過葡萄牙在印度洋的勢力,開拓以菲律賓殖民地為基地的太平洋航線,因此,作者說,「白銀圍繞世界運轉,並促使世界施轉。」

最後,作者開始解釋為何歐洲國家體系沒有朝帝國的方向發展。他指出「歐洲人相對於亞洲人而言如此貧弱,距離工業財富和工業生產的真正創造者仍然如此遙遠,以至於他們內部之間展開了激烈競爭,而目的只是為了爭奪在亞洲市場進行貿易優先權」。簡而言之,亞洲龐大的市場令歐洲不能發展成統一的帝國。為了爭勝,歐洲國家必須有效利用國家資源,包括徵稅和徵兵,最後以英、法為代表的民族國家脫穎而出,取代了以西班牙和哈斯堡為代表的帝國,成為日後歐洲國家體系的楷模。

1500-1800年是世界歷史的轉捩點,全球均勢的天平開始向歐洲傾斜,雖然篇幅所限,作者未能清晰交代不同地區間歷史發展的關係,但作者的野視已超出很多歷史井底蛙,放寬了歷史的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