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9日 星期日

發聲的文本

Margaret G. McKeown and Isabel L. Beck在《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story》中寫了一篇文章,題為〈Making Sense of Accounts of History: Why Young Students Don't and How They Might〉,探討歷史教科書為何沉悶得不忍卒讀,教師應該如何改寫歷史文本,才能帶動學生學習歷史。McKeown和Beck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文本的聲音(voice),而歷史文本的聲音又包含了活動(activity)、口述(orality)和連繫(connectivity)三大主旨,她們指出,文本要有聲音,才能牽引讀者(特別是學生)進入歷史脈絡。歷史文本有聲音,學生才知所回應,歷史學習便在文本和學生的對話之中,所以,教師的責任,是檢視、甚至改寫歷史文本(主要是教科書),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

其實,四年前我開始統整初中歷史課程,第一件事情便是取消了歷史教科書。我一直認為教科書的最大問題是沒有作者(the absence of authorship)。歷史教師也太依賴教科書,就算不是依書直說,也無意地被教科書牽著走,所以我採取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策略,在沒有教科書的情況下思考歷史課程的意義。一路走來,相當艱辛,沒有歷史教科書,就像在浩瀚史海中失去最後一個救生圈,沒有充足的備課,根本不能進入班房,我們不斷與時間競賽,想教學問題,找歷史資料,設計教學策略,評估課堂成效,還要幫助那些跟不上的同事,時有吃力不討好之感。我們蹣跚前進,走兩步,停一步,只怕自以為是,犧牲了學生的學習成效。四年過去,我們總算闖出了一片天空。暑假時間整理中國歷史的教學計劃,發現我們的探究題目,大剖份都是反思性的原則議題(principle questions),而不是知識性的中介題目(agent questions);另外,我們也大致找到了史料教學的精神,在清晰的探究題目下分析資料,而不是盲目分析。現在最需要改善的,就是閱讀策略。

近讀賴漢屏的《史記評賞》,頗多啟發。其實《史記》和《資治通鑑》就是最佳的歷史文本,敘事中的人物活動清晰可見,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皆有深刻的敘事意義,而且在重要時刻,敘事連人帶話一齊來,甚至夾雜司馬遷和司馬光兩位史家的評論,令歷史人物之間、作者和讀者之間產生連繫,全完符合文本聲音(voice)的三大主旨。我現在思考的有兩大問題:第一,《資治通鑑》只及五代,五代以後有哪些傑出的歷史文本?第二,初中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頗弱,我如何才能引導學生欣賞《史記》和《資治通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