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McCourt:天使教師

很多人只記得電影《天使的孩子》,卻從不認識原著作者Frank McCourt。我對McCourt的印象本來也很模糊,只記得電影細緻呈現他在愛爾蘭的童年生活,酒鬼父親為家庭帶來不幸,母親為口奔馳,令McCourt磨練出堅毅的性格,但電影的印象逐漸消退,我也忘記了McCourt這個人。  直至一次在圖書館打書釘,發現McCourt寫了一本《Teacher Man》,才發現他也是老師,書中真誠地記錄了他在美國的教學生涯,他的愛爾蘭口音帶來家長和學校高層的嘲諷(甚至是歧視),但他總以幽默的方法化解。面對學生冥頑不靈,他便從童年的校園回憶尋找資源(這又勾起了《Angela's Ashes》的畫面),設身處地去了解學生的感受。  雖然《Teacher Man》並不是教學理論專著,但處處看見McCourt教學的用心,他用了《Teacher Man》為書名,是想指出他的自我(Self/ Man)如何塑造他成為獨一無二的教師(Teacher),這本回憶錄再一次呼應了Parker Palmer的《The Courage to Teach》,教育的關鍵不在技巧與方法,而是教師的自我(Self),從《Teacher Man》可見,McCourt的自我、學科(英語/語文)和學生交織成一個學習網絡,學生也是在他的世界觀中學習和反思。他的教學格言:Mea culpa(I am guilty)。  他在《Teacher Man》有一段話,令我念念不忘: Instead of teaching, I told stories. Anything to keep them quiet and in their seats. They thought I was teaching. I thought I was teaching. I was learning. And you called yourself a teacher? I didn't call myself anything. I had to find my own way of being a man and a teacher and this is what I struggled with for thirty years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 of N.Y.  以下是《蘋果日報》在2009年7月21日的報道: 電影《天使的孩子》( Angela's Ashes)同名原著小說,其實是作者麥考特( Frank McCourt)童年時在愛爾蘭老家貧困生活的回憶錄,教人在貧困痛苦中擁抱希望。憑着這本小說,麥考特贏得普立茲獎,而這本書更繙譯成 25種語言。前天(周日),他病逝了,終年 78歲,美英都以大篇幅報道。

童年自白獲頒普立茲獎

麥考特 1930年生於大蕭條的美國,父母找不到工作,逼不得已遷回愛爾蘭老家。但父親酗酒好賭,全家捱窮,嚴冬裏更要燒傢俬生火取暖。貧病交織,麥考特三名兄弟姊妹先後逝世,他也險些死於傷寒。
《天使的孩子》原著《安琪拉的灰燼》,就是麥考特的童年自白。評論讚揚這是一本「洋溢着詩性光彩」的作品,麥考特在赤貧中沒有沉淪,內心總亮着一線曙光,真摯溫暖的筆調更添動人。他曾經這樣說:「即使我們在物質上很清貧,但我們仍然很快樂。」
握着一絲希望,麥考特 19歲時買了一張船票回紐約,追尋自己的美國夢。他做過倉務員、酒店雜工,甚至當兵,後來以退伍軍人的福利入讀紐約大學,畢業後執教鞭,退休後才執筆寫作。 1996年出版《安琪拉的灰燼》一鳴驚人,讓他獲頒普立茲獎, 1999年再改編拍成電影。
麥考特第二本名作《然也》('Tis),是講述他回到紐約奮鬥的故事,笑中帶淚。 2005年出版的《為人師表》( Teacher Man),盡訴 30年教學的喜與悲。這三本書,就是他的人生三部曲。而他人生的最後一章,是他患上皮膚癌,最近引發腦膜炎,在紐約溘然長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