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不)尋常的五餅二魚

主日的福音經文是馬可福音中有關五餅二魚的記錄,很多人都將焦點放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而忽視了耶穌和門徒關係的轉變。只要細心一看,便發現馬可福音第六章中,耶穌和門徒的關係開始緊張。馬可記載耶穌差遣十二門徒出去傳道,又說他們「趕出許多的鬼、用油抹了許多病人、治好他們。」(可六12-13),突然筆鋒一轉,記錄施洗約翰被殺的情境(可六14-29),然後才交代門徒向耶穌報告傳道的情況。
這樣的敘事安排,可謂反高潮,如果刪去約翰被殺的部份,第六章其實十分完整,門徒第一次被耶穌差遣,然後又回來向耶穌報告,但為何馬可要在兩者之間加插施洗約翰被殺的部份?我想,馬可運用了平行敘事的結構,達至並時進行的蒙太奇效果。馬可以事後全知的姿態記錄事件,但門徒傳道的時候,並不知道他們的活動已引起統治者(希律王)的不安,施洗約翰甚至因此被殺。平行的敘事結構,讓讀者暗暗替門徒擔心,但他們卻仍然為懵然不知,於是,當他們回來,「將一切所作的事、所傳的道、全告訴他(耶穌)」時(可六30),耶穌只是淡然地請他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可六31)。
耶穌的反應,好像向門徒的頭上澆了一盆冷水,門徒的心可能已涼了一半。難道耶穌不知道他們的「成功」嗎?為何耶穌那麼冷淡?為何不繼續在城裡「傳道」,好好實習,而要暗暗地走到曠野?他們連飯也不吃去傳道(可六31),難道耶穌不知道麼?無論如何,門徒跟隨了耶穌到曠野「歇一歇」。可是事與願違,群眾就像今天的追星族一樣,及早趕到曠野,等候主角出場(可六33)。馬可說:「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可六34)。真是峰迴路轉,耶穌本來叫門徒到曠野休息,但現在耶穌卻「工作」起來,不是自打嘴巴麼?馬可沒有記載耶穌所教訓的道理(明顯不是本章的要點),反而詳細記錄了門徒的反應,他們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和耶穌展開一段緊張的對話。

「天已經晚了,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天已經晚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裡去,自己買甚麼喫。」(可六36-37)聽清楚了沒有?門徒反客為主,吩咐起耶穌來了。他們興致勃勃地報告工作進度,耶穌卻請他們「歇一歇」,現在想「歇一歇」了,耶穌又「工作」起來,他們不滿之情,溢於言辭之中。耶穌怎樣回答呢?「你們給他們喫罷」(可六37)。真是言簡意賅,耶穌並沒有因門徒的牢騷而退卻,也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責罵門徒不「憐憫」眾人。堅定的而淡然的一句話,再次呼應耶穌差遣門徒的吩咐。耶穌的心腸,是多麼柔和謙卑,他從不踩低別人,抬舉自己,也不理直氣壯,自我宣揚,他總是淡然而堅定地服侍。

對門徒而言,耶穌的命令有點不可理喻,甚至將門徒放置在困境之中。只要耶穌叫眾人回家,問題便解決了,如果要買食物給數以千計的群眾,用盡八個月的工資( 二十兩銀相等於當時八個月的工資)買最便直的食物(餅)也不夠啊。(可六37),為何耶穌要為難門徒呢?與其說門徒在回答耶穌,不如說他們投訴耶穌無理的要求。可能門徒叫人悔改、治病和趕鬼的經驗太富戲劇性了,令他們覺得要「給他們吃」的吩咐實在無理。以理性的方法計算,自掏腰包餵飽數千人的成本太高了,為何還要堅持呢?

短短三節經文(可六35-37),充份反應了耶穌和門徒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反映福音書簡潔而深遠的敘事藝術。耶穌和門徒對曠野的群眾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本來高調期待讚賞,卻換來淡然的到曠野「歇一歇」;本來的「歇一歇」,又變成要「餵飽千人」,背後暗藏的,是門徒還未把握「傳道」的真諦。耶穌如何化解這個緊張的局面?馬可福音以利落的手法,交代耶穌一連串行動:收集食物、安排群眾坐下、祝謝、分派食物、餵飽群眾。事實勝於雄辯,我相信在搜集食物的時候,門徒心頭還有氣的。從約翰福音中可見,安德烈從小孩手中接過五餅二魚,交給耶穌。如果門徒努力去從群千的群眾中搜集食物,一定不致於只得五餅二魚吧!我估計,門徒還是不太情願按耶穌的吩咐去做。有很多學者嘗試解釋五餅二魚的神蹟,說是集體心理幻象,又說是群眾見到五餅二魚後,出於愧疚之心,將收藏的食物都奉獻出來,才能餵飽數千人。我認為這根本不是本章的重點所在,馬可福音的留白,讓我們有讀入的空間,但卻提醒我們,耶穌如何改變門徒的「傳道」心態,才是本章的重點。

不要忘記,門徒傳道的同時,施洗約翰被殺,耶穌在門徒意驕志滿時叫他們退到曠野歇一歇,又在曠野要門徒給群眾食物,耶穌一直都在提醒初嘗勝果的門徒,誰是真正的主。成功未必帶來成熟的生命,五餅二魚的事件,讓門徒認清了誰才是生命的主,他們或許忘記了門徒的身分,竟然請耶穌勸群眾離開。五餅二魚也破除了門徒的「理性」,傳道的結果並不能以理性計算,悔改、治病、趕鬼和餵飽別人都是傳道工作,不能二分。「門徒就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可六43),當門徒收拾碎餅碎魚的時候,會想什麼?在不滿的牢騷和激烈的討論後,那十二個籃子表達了什麼?

從門徒成功的傳道工作到施洗約翰被殺,再到五餅二魚,故事如巨浪撲岸後層層消退,化成白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欣賞平靜的海洋。再次回想福音經文中耶穌的要求:休息和食物。當門徒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耶穌請他們休息;當群眾餓了,耶穌給他們吃。有錢人能好好休息,窮人吃得飽足,世界大部份問題不是都解決了嗎?無論傳道時發生的神蹟如何戲劇性,生活仍是尋常和實在的。無論如何轟烈,門徒的傳道工作都只是拍岸的浪花,上主才是滋養眾生的汪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