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目送

很多學生都在《對話》中談到親子關係,我也以過來人的身份,和他們分享為人父母的難處,這天開始,我也為他們朗讀龍應台的《目送》,我和他們始終有些距離,身為人父,我深深體會到目送孩子背影的神傷,尤其是當我還捨不得放手,而孩子已急急掙脫的時候。可是,我的學生正是那要掙脫的孩子,他們懷抱著獨立的渴望,和自主的憧憬,我怎能要求他們體會《目送》的唏噓?


於是,我也開分享我的少年回憶。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我每次上學就感到要進囚牢,我常常呆呆地望著課室大門,每次聽到鎖匙碰撞發出的鏘鏘聲,我都希望是父親要開門把我搭救。有一次小息,同學說父母就在鐵絲網外等我,原來父母碰巧經過,買了一些雞蛋仔給我吃,從此以後,我總在小息的時候守在鐵絲網旁,等候父母給我的驚喜,可是那些驚喜再沒來到,我便要升讀中學了。


中學生活容不下父母的身影,當我讀中三的時候,朋友告訴我母親在校門外,我本來不相信的,直至我看見母親,她原來碰巧經過,想等我一起回家。我不斷埋怨,責怪她壞了我的計劃,我不能和朋友踢足球,也覺得她很丟我的臉。她察覺到我的不滿,從此絕跡我的校園。現在回想起來,還有歉意,但她的出現也讓我明白,我有自己的世界。


龍應台說,孩子的背影不斷告訴父母:不要追。我的背影或許也傷過父母的心,但父母也從孩子的背影,學會放下。我每次拖著信信望望的手,也不知道他們明天是否願意繼續拖著我的手,但我知道,我終有一天要放手。我坦誠地和學生分享,希望他們從我身上,看見一個青少年如何成為一位父親,這位父親又如何親近他的孩子。看著他們,我也希望信信望望將來也能遇上一位有如父親的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