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老師去年七月在香港中文大學發表文章,說教師應該多用《資治通鑑》幫助學生建立歷史圖像,我按圖索驥,借閱了何兆武的《歷史與歷史學》,也很希望嘗試與學生一讀《資治通鑑》,長期以來,《史記》與《資治通鑑》成為了中文科的課文,學生多從文學角度欣賞兩立司馬先生的作品,現在我希望借兩書重構歷史圖像,所以選擇了一些文章讓學生閱讀。
教到春秋戰國時,歷史課程大多集中在封建制度與分裂的關係,也講一些民族融和百家爭鳴的影響,但我總覺得這樣教春秋戰國欠一點人情味,我希望讓這段歷史變得有血有肉,所以要學生讀《資治通鑑》中關於魏文侯的六個小段落。我第一個要想的問題是,如何讓中二學生明白文言文?我設計了一個很簡單的任務,就是要學生將其中兩個故事改寫成話劇,由於他們要完成功課,所以都專心聽我講解。
《資治通鑑》的文字是超濃縮的,如果學生不去想像當時的歷史情景,根本不能明白其中的含意。就如第一個故事,「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每個段干木之廬必式。四方賢士多歸之。」其實,我需要解釋的,只有「式」這個動詞,「式」就是俯身向扶手,表示敬意,其化文字淺白,學生應能理解。可是,這個故事所說的,其實只有時序關係,三件事件由先至後,但為何魏文侯拜師後,又向一個平民敬禮,而敬禮後又有賢士歸附?學生必須揣摩其中的因果關係。我也提醒學生,一個「侯」要以「子」為師,而更要向一個平民「式」,這個情況在西周時有可能嗎?當然沒有可能了,學生都清楚,因為周是個「下流社會」(只會向下流動的禮樂社會),一個侯怎會向一個平民「式」?
多番討論後,學生大致明白這個故事。中二的江偉鵬同學便改編成以下的情境:
魏文侯拜卜夏和田方為師,他問:「如何能把四方士召集過來呢?」卜夏和田方說,只要你每次在段干木家外都向他行禮,便可以了。」有人看見,便知道魏文侯不理出身,只在乎才幹,於是四方賢士都過來了。
我問他們,從《資治通鑑》的六則故事中可以看到哪些社會轉變?他們都能說出過去「重嫡不重長,重長不重賢」的社會秩序正在崩潰,我問他們有哪些價值取代了舊的價值?他們說仁、義、謙、賢等價值。我問他們是誰提倡這些價值的,他們記起了之前課堂所讀的孔子。最後,我要提醒他們,《資治通鑑》是宋人馬馬光著,與戰國年代相距千多年,與事實可能有出入,宋人也會借歷史作價值教育,但學生必須明白,歷史並非一門辨別真假的學問,只問原因、經過和結果的學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