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徐靜雷的《我和爸爸》,令我想到自己,很多事情只保留在心裡,一直等孩子願意聆聽的那一天,縱使謠言滿天飛,不同版本的傳言鋪天蓋地,但我一於少理,因為孩子是我唯一願意分享的對象,我只願意向他們揭露我自己。
《我和爸爸》中的大魚(爸爸),總會在小魚(徐靜雷)身旁出現,正如龍應台在《目送》所說,我的家不在任何地方,孩子在哪裡,那裡就是我的家。如果,我也有小魚這樣的孩子,總是帶著好奇的目光,去認識父親,我已經很幸福了。縱然她有個混蛋爸爸,她還能說出一句:不管怎樣,那就是我的爸爸。還記得看《追風箏的人》,淚流滿面,因為Amir縱然知道父親犯了錯,但他知道父親是最疼他的人,他的生命,從父親而來,所以他當著親族的人,宣認He is my father,維護父親的尊嚴。父親忍受多少孤獨,就是為了這句簡單、卻意味深長的說話。
龍應台說,有些人,離開了就只有流浪。《我和爸爸》的大魚是這樣,《禮儀師之奏鳴曲》中大悟的父親也是這樣,我不知道為何大魚和大悟父親離家了,但他們再也沒有家。只要小魚願意,哪裡有小魚,哪裡就有大魚。《禮儀師》的大悟在漁港小屋中,看著死去的父親,那一刻,本來朦朧不清的父親的臉,突然清晰起來,他記起(Remember)父親了,也與父親重新連結(Re-Member),於是,他鬆開父親的手,拿起父親緊握的石頭(他小時候送給父親的石頭),將石頭象徵式地交給未出生的孩子。那塊石頭,就是那不止息的愛,雖然父親不在,但父愛從不缺席。大悟和小魚都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記著父親清晰的臉龐。
父親不是聖誕老人,我雖然會買禮物給孩子,卻不希望孩子在我身上索求更多的物質,這個世界,已因為人的貪婪與自私,奄奄一息,我不想「製造」更多的「消費者」,我沒有金子銀子,我只有自己的故事,故事延續生命,也承載著生命,好像《大魚奇緣》的父親,臨終前的一刻,只想兒子聽自己的故事。《最後的邀請》意大利老頭,活了一輩子,採訪過越戰和冷戰的新聞,在最後的時光,都是邀請兒子聽自己的生命故事。
父與子,一個線軸和一隻風箏,我一直以為孩子是我放上天空的風箏,但我漸漸發覺,我才是天空中那隻不能遠飛、也不能落地的風箏,而故事就是我和孩子之間那條看不見、卻實實在在的線,連繫著我懸空的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