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粉嶺戲院-粉嶺孩子的共同回憶

送孩子上學後,順到粉嶺戲院,看看新檔期的電影,怎知,看見告示,「內部裝修,暫停營業」。突然,我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想帶學生看《十月圍城》,經理叫我在一月七日前帶學生觀看,不過學生才剛上學,我未能如願。我問經理,為何不放映《花鼠明星俱樂部》,他苦笑無語,我再追問會否上映《美食風球》,他搖搖頭,然後轉向我的孩子。我也覺得奇怪,為何沒有下期上映的電影海報,但沒有細想,便離開了。今天,我終於明白了。


聽說,以前的粉嶺戲院臭名遠播,只上映「鹹片」。這個我不知道,不過,自從我於八年前搬到粉嶺,我便愛上粉嶺戲院,因為粉嶺戲院是大埔和北區唯一放映「西片」的戲院。過去八年,偶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一個人走到聯和墟,享受光影給我的刺激和安慰。我在那裡看完《蝙蝠俠-俠影之謎》,寫了第一篇影評;孩子看的第一部電影,是《北極快車》,還有望望看的《五星級大鼠》。他們都從兩、三歲開始進入電影院,都能坐定定,靜靜地觀看一百二十分鐘的電影。我們在粉嶺戲院,享受天倫之樂,我相信很多粉嶺的父母,在粉嶺戲院找到愉快的親子時光。


還記得大約七年前,我帶著幾位中二級學生,研究粉嶺戲院的歷史,雖然最後因資料太少而放棄,但我們從一些舊剪報中,知道粉嶺戲院的前世今生。粉嶺戲院本來是一間露天戲院,現在的英文還保留著Theatre這個英式英語(現在只知有cinema)。1959年,才改建成金字頂的戲院(不是電影院),當時新界副行政署長黎敦義說:「粉嶺居民靠工農事業維持生活,貴院今日之開幕,將使本區居民獲到娛樂享受,即亦可藉娛樂事業而引起農村之繁榮。」剛踏入第五十個年頭,便無聲無息地結業,沒有事先張揚,也沒有一聲道別。我連一個「榮休」的祝福,也來不及敬送。


我還記得,我初次在粉嶺戲院看戲,只是三十元,那一年「沙士」肆虐,百業蕭條,粉嶺戲院仍捱得過去,後來加價,四十元,我對粉嶺戲院從不挑剔,兩張票,一樣支持,每逢有適合的電影,我更會帶學生觀看,例如《Oliver Twist》、《Amazing Grace》、《華爾基利暗殺行動》等,再後來,戲票加至四十五元,我仍然以粉嶺戲院優先,支持地區經濟,我也經常對學生說,住在粉嶺,看在粉嶺。我就是擔心,大埔和北區最早的一間、也是最後的一間戲院會消失在社區生活之中。這一刻,我想起《星光伴我心》,我懷念那些鐵片硬椅,我懷念貼滿卡通貼紙的洗手間,我懷念粉嶺戲院的質樸,我更懷念戲院的人情味,何姑娘、金毛經理(後來的大隻佬經理)和殷勤的戲院查票青年,我後悔沒有和你們拍照。


我有嘗試聯絡粉嶺戲院的經理,但一直沒有回覆,我知道,它終於走了,跟聯和墟街市一樣,剩下空空的建築物,慶幸我和孩子,並沒有因2D而放棄粉嶺戲院,以《阿凡達》陪粉嶺戲院,走完最後一段路。粉嶺戲院,仍留在我和孩子的回憶之中。世事無常,我還未看夠、還未看透。我仍然希望盡一些努力,讓粉嶺戲院重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