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毋忘辛亥年的掙扎

收到楊秀珠老師的電郵,她看過我對《十月圍城》的觀後感後,介紹我看話劇《斜路黃花》,單看宣傳單張的序,已感受到當年有志救國之士,在救亡與革命之間苦苦掙扎,反思辛亥革命,讓我們找到一條不再革命的和平出路。我想,辛亥革命的先輩(特別是那些基督徒),都經歷了悲愴的抉擇,他們也不希望代世的中國人,再要經歷如此陣痛。記念辛亥革命,也是讓辛亥革命成為中國歷史中「最後的革命」。現節錄《斜路黃花》的序,有興趣的同學,請和我聯絡:


致群劇社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斜路系列」之三:繼《無名碑》、 《風雨橫斜》後另一闋百年的謳歌 


《斜路黄花》: 


皇后大道原來叫大馬路,


大馬路原來是海岸綫;


海岸綫向上望,是一條條長長的斜路,


斜路上,


每一拾級,每一踏步,


盡是前人的足跡,歷史的印記。


可是,


足跡褪色,印記模糊,


只餘下數塊紅底金字的紀念牌匾,


在遺忘的渾噩與拆建的狂颷中奄息着。


猶幸,


行人碌碌,


在依然喘不過氣的腳步,和抹之不盡的汗水中,


側耳細聽,


依稀可聞百年前的奔走呼號,


隱然仍見世纪初的沸騰鮮血。


……


還有,


滾滾紅塵,


覆不住仰照穹蒼、和合天心的十架頌禱;


囂囂叫嚷,


蓋不了救傷扶危、施棺送葬的儒者叮嚀。


在斜斜的路上,


原來是遍地仁心,


為了肢體、國魂與靈魂,


付予了精誠!


讓我們還奄息以生命,撥塵囂以澄明,


重返斜路上,


聆聽百載先賢的壯歌和祝福。 


是歷史,是戲劇,更是生命的精誠! 


這是一齣以香港基督徒革命者與東華、保良士紳儒商的關係為經,


以本土策動的1903年「大明順天國」革命事件為緯,


以中、上環的斜路為背景的


歷史創作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