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禪定荒野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文史工作
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豆棚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園藝筆記(夏)第二課
1. 覆蓋物(Mulching)分兩種: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與非生物降解(non-biodegradable)。以前在香港種田只會用乾草和紙皮等可降解的東西作覆蓋物,但來到英國之後才知道瓦片、玻璃珠、碎石等非生物降解的物料亦可用作覆蓋物。香港農夫種菜為主,一年幾茬經常翻土,覆蓋乾草可以增加泥土的有機物;英國花園多種花種樹,對表土養份要求不高,所以可用磚瓦碎石作覆蓋物,而且碎石鵝卵石看起來很美觀,符合英國人的美學要求。
2. 我一直以為木碎會增加泥土的酸鹼度,但原來松樹是鹼性植物,若以松針做覆蓋物,可令泥土的PH值下降。
3. 英國春天日夜溫差仍大,如果要替溫室裡的幼苗澆水,要留意水溫,一般自來水溫度較低,不適合灌溉溫室植物,所以要先將水存放在溫室,提高灌溉水的溫度,非常細心。
4. 英國種植經常要考慮泥土溫度,這也是英國人喜歡用Raised beds種菜的原因。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兩種工作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寫意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占士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考試也可如此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視藝監考
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墾丁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園藝筆記(夏)第一課
3. 如果想為冬天的花園添上花色,可以考慮Winter flowering heathers、Ornamental cabbages、和Witch Hazel,Conifer也可為花園加添不同的香氣,Berries或Currants也是不錯的選擇。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修練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完美的日常
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種薯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腦便秘
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分株
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
落櫻
2024年4月13日 星期六
烏鶇媽媽回來了
2024年4月12日 星期五
隨心
2024年4月11日 星期四
感激
今天到車房將放在舊車的東西取回,白色房車停在一邊,有點落寞,好像看到病重的老朋友,雖然相識只有年半,但我相信它已盡最大的能力,完成必要的任務。
陪我度過在英國的第一個冬天,即使滿地霜雪,仍伴我在B城漫遊,甚至在年初一到了莎士比亞故居。
買房子之後從B城一路開到新城,差不多四個小時的車程,車廂夠大馬力充足,放滿所有家當仍然非常穩定。之後來回再走三趟,便將所有家當送回家了,沒有它,我可不知要花費多少才能運送幾十箱的家當。
初到新城的家,將所有地毯和防水膠墊起出來,界開一段一段,然後綑起,用車送到廢物回收中心,總共開了五、六趟,都是靠它。
從香港回到新城之後,載朋友再到莎士比亞故居。然後七月中再有兩位朋友從香港而來,我們從新城開車到蘇格蘭,連人帶車乘船到北愛爾蘭,然後再從貝爾法斯特開車到都柏林,旅程結束後花了十二小時從都柏林直奔新城,我大概不會再如此開車南征北討的了。
最後的任務,大概是剛剛的復活節假將港媽留下幾個的大型行李箱、晾衫架、雜物等送給朋友,都是開幾個鐘頭的車。
上星期五,替P執拾完花園後回程,車子便出了狀況,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完全拋錨,我唯有放手。昨日換了車,今早立刻開到P的花園,菜苗看來很健康,但烏鶇媽媽好像沒有回到溫室照顧鳥蛋,淋水之後,我繼續將殘枝雜草造堆肥。
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換車
2024年4月9日 星期二
共時
讀完《Synchronicity》,做些閱讀筆記:
1. 迷惘的時候,緊記Joseph Campbell的提醒:Follow your bliss。Bliss這個字,不止於快樂,而是做事的時候感受心底的滿足、生活的熱情,整個人充滿動力,非常專注,就像匠人一樣,享受做事的過程,自我獲得滿足。就好像《讓天賦自由》一書所指,天賦就是做自己喜歡、又勝任的事情。
2. 人生的四個階段:準備(preparation)、孵化(incubation)、開竅(illumination直譯為照亮)及引證(verification)。準備階段:遇到瓶頸、困難、挑戰,打破生活的平衡,無法以昔日的方式處理人生/生活問題;孵化階段:轉向內在生命,檢視自身的價值觀,可能出現抑鬱等情況,一種近似「死亡」的經歷;開竅階段:新的覺察/覺醒,看到新的可能,視野開闊,找到新的出路;引證階段:採取行動,回應外在挑戰、帶來內在轉化,生命成長。
3. 生命的成長和轉化,有如破鏡重圓的過程,人生先經歷破碎、重新拼湊,才看見更圓滿的生命圖像。還記得很久以前讀林谷芳的《禪:兩刃相交》,他說在沒有冒險的生活中談禪很容易,但只有在兩刃相交的片刻才照見那些信念是否只是「口頭禪」。
4. 為了令機緣(Serendipity)出現,必須將滿溢的水杯倒空。Stephann Makri建議:
4.1. 改變身邊的環境,騰出精神空間,例如去一躺不用趕行程的小旅行,甚至無聊的漫步。
4.2. 改變日常生活規律,認識新朋友。
4.3. 多留意身邊事情,聲聲入耳、事事關心。
4.4. 嘗試新事物,學新的手藝,品嚐異國食物。
4.5 聚焦那些沒有預期發生的事情,默想其中的意義。
5. 完美主義的人,內心通常有兩把聲音:一邊軟弱無力、無助、充滿憤怒、不斷被批評,另一邊高高在上、不斷鞭撻自己、充當判官。完美主義者的功課:Accept that whatever is, is.
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沙丘
讀Sight and Sound,才知Dune在西方文學及電影方面都很有影響力:
1. Dune以宇宙秩序為背景,比星球大戰更早創造宇宙系統的世界,Duniverse開創之後的銀河帝國、星際秩序的想像,Marvel宇宙是其中之一。
2. Frank Herbert創作Dune,正值Rachel Carson寫成《寂靜的春天》,兩者彼此呼應,生態失衡後,我們是否想住在了無生氣的沙丘之中?Baron Harkonnen的星球Giedi Prime便是生態完全被破壞、只剩下黑與白的單調行星。更有趣的是,Herbert於1970年代買了一個六公頃的農場,嘗試過自給自足的生活。
3. 星球Arrakis與現實的伊拉克呼應,難怪我看惡人Baron Harkonnen浸浴的黑水,就直覺那是石油。Freman的藍眼睛源於Lawrence of Arabia的男主角Peter O'Toole,原來Sandwalk那場戲是向Lawrence of Arabia在沙漠中起舞的場景致敬。
4. 1984年名導David Lynch曾拍攝Dune,可惜票房失利。我曾經買過David Lynch版本的LD,但只作收藏,沒有看過。其他導演如Alejandro Jodorowsky和Ridley Scott亦未能駕馭這本小說而放棄拍攝。電影藝術離不開技術發展,或者等到今時今日的電腦特效才能完美呈現Dune的世界。
5. 導演Denis Villeneuve早於1980年便讀了Dune小說,本來只是以符號出現的文字,先成為想像,然後導演讀了大量材料,如百科全書、分析文章、創作手稿等,想像才能不斷豐富、細節變具體,加上電影科技,文字才能成為影像。
6. 主角Paul的反英雄形象呼應美國於1960年代的政治環境,亦受反抗運動青年的關注。小說作者Herbert亦很有自己主張:The environment will affet all of the cultures that we see, and offers clues about how those environments have led them to develop, why the look and act like they do.這種觀點非常配合後來環境史學/全球史學的研究。
7. Dune揉合不同的宗教意像及歷史元素:基督宗教的彌賽亞(救主)預言、伊斯蘭的聖戰及最後的先知、英國人Lawrence帶領阿拉伯人反抗鄂圖曼帝國等。
8. 電影的Casting好厲害,選Timothee Chalamet(甜茶)為男主角因為他的雌雄同體特質(androgyny),一反陽剛硬朗的星際英雄形象。
9. 電影的攝影美學亦講究,參考1935年Leni Riefenstahl的Triumph of the Will,令觀眾看Giede Prime的場景時,聯想到法西斯和德國納粹的宣傳。
10. 從敘事的完整度可見編劇的功力,聚焦在Jessica和Chani兩位女角的差異,突顯「造神」與「反抗」的張力。
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
漫遊
住在英倫東北的其中一個好處,是交通方便,不用開車,也可乘搭鐵路系統四處逛逛,而且全日票只需要五鎊,非常划算。
第一站:T小鎮,一出鐵路便是市集,今日雖然大風,但陽光普照。我愛看Bric-a-brac,不過與去年相比,賣二手雜物的攤販好像少了,多了賣精品的檔攤。我在其中一個的檔攤看到防水防風的過頭笠圍巾連帽,想起之前在慈善店買的防水外套沒有連身帽,好像很配搭,而且價錢便宜,只要八鎊(與善慈店買的防水外套一樣價錢),於是便買了,終於有齊防水的落田裝備。
第二站:在小鎮一間排隊店買一份炸魚薯條,走到北海岸邊看海潮享用午餐,現在有經驗,買炸魚薯條只要鹽不要醋(我還未接受吃酸的薯條),最重要是加Batter,即炸過的粉漿。Haddock連皮炸得金黃、外脆內軟,再加些Batter,邪惡但回味無窮。兩、三個月食一次,還可以接受。我看著北海吃炸魚薯條,海鷗飛到我身旁看我。
第三站:轉到N城的河畔市集,快到三點,檔主開始收拾,其實我只愛趁墟,市集令整個地方充滿生氣,不同國家的美食四處飄香,從街頭走到街尾,又從街尾走回街頭,感受到地方氣息,找個咖啡店閒坐,繼續看Synchronity。差不多看完了,但越看越不是味兒,表面上是關於心理學和心理治療的書,實際是個人傳記(甚至有點自我吹噓的成份),不過偶有佳句,宜速讀。
第四站:星期日咖啡店提早打烊,從N城慢行至G城,第一次走過鐵橋,從橋中間極目遠望,河的出口便是北海,中間橫跨著大大小小的鐵橋,有如城市的年輪,記錄著工業革命以來的城市變遷。離開N城中心,街頭變得冷清,看看手機,只剩下15%的電量,我昨夜忘記替手機充電。沒有手機,等於沒有鐵路日票、電影鐵票、錢包......,要好好計算才能順利回家。
第五站:Dune Part II比Part I更震撼,史詩式的場面,末日的景像,以宇宙為背景的Lawrence of Arabia,母子之間的角力,Paul的心路歷程(看電影中途想起《天龍八部》的喬峰)。開著手機,打開電子全日票入閘乘鐵路回家。回家後看看溫度計,17度,今天多麼的溫暖。
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
忐忑
2024年4月5日 星期五
發芽
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閒適
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
再生農業的原則
讀《Permaculture》雜誌,Ethan和Lorraine Gordon分享再生農業的原則,值得反思:
1. 整全思考:農業和農場是全體的一部份,任何設計都要考慮環境因素。
2. 對複雜的適應系統有一定的了解:將自然理解成動態及複雜的系統。
3. 對模稜兩可的情況要自在:接受自己不能駕馭全局,只要盡力而為,然後靜觀其變。
4. 有持續學習的能力:自我轉化,反思自己的世界觀,擁抱新事物,在自然中重新定位。
5. 了解人類人文與環境共同演化:人類的生理特徵及文化會隨著環境、地境及生境的變化而轉變。
6. 以地方為本的決策:任何農業決策都要以地方生境為本,農耕方式不能照辦煮碗。
7. 不同地景有不同的認知及生活方式:運用多元的生態視角,確定自己的遠景。
這些都是很好的提醒,亦證明了在英國重新開始的重要性,在園藝課從基本功做起,了解自己知識的不足及技術的限制,選擇合適的方法重回大地。
2024年4月2日 星期二
迷路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因緣際會
星期三在D城圖書館借了一本題為《Synchronicity(共時性)》的書,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是多年前恩師跟我分享榮格的心理學,這個概念的大概指兩件看來沒有連繫、但同時出現的事情,背後可能藏著有意義的連繫。很多年前舒生亦跟我分享過差不多的說話,他說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有天意,但我們必須要找出線索解讀背後的意思。書中有些很有意思的話,我試譯為中文,留下些記錄:
1. 生命有如拼圖,年紀越大,越能夠將碎片拼湊成圖像。
2. 很多碰巧出現的事情,其實反映我們的意識/潛意識活動。
3. 當學生準備妥當,老師便會出現。
4. 所謂的對與錯,端在於我們眼前的水晶球。人的意識活動或多或少創造著「現實」。
5. 共時性的概念與量子物理學有關連,我本來並大明白兩者關係,幸好之前看了《奧本海默》,當我看這本《Synchronicity》時,朋友剛好播放著BBC拍攝關於愛因斯坦的記錄片,其中提到相對論的突破,在於提出物量和能量可以互換,後來的量子物理學便基於這個理論而提出「測不準定律」。表面上看來「客觀」的現實其實深受「觀測者」影響,沒有獨立於「觀測」而存在的「客觀現實」。Synchronicity一書的作者(心理學醫生Chris Mackey)亦以這個發現分識「意識」與「現實」的相互關係。
7. 當我今早讀這本書的時候,朋友突然跟我說他的十歲女兒近日在睡夢中有種魂遊出竅的感覺,好像看到自己在睡覺。而這個時候我覺讀到書中的一句話:A person having an accurate premonition, seeing a vision or having an out-of-body experience might suddenly feel overwhemled.我立刻跟他分享這段話,這種經驗代表他的女兒正經歷personal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8. 榮格的心理學及其學派的發展深受東方神秘主義的影響,對於東方讀者來說比較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