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禪定荒野

我們生活在一個退化的時代,不過,如果能找到我們土地的原始輪廓-至少在家園故土或心靈記憶裏的範圍-透過這樣的疆域而不是隨意劃分的國界、州界和縣界,我們能重拾昔日那種歸屬感所帶來的某些細微感受。

一個人想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就得置身於最簡樸的生存環境之中, 經歷痛苦不堪,遷徙不定,露宿野外、 不如人意的生活;然後面對野性賦予的這種變化無常和自由自在,還要心懷感激。頁45

難的是想像一種野地能夠容忍的文明。頁46

人跡罕至的野性自然是一所非比尋常的學校,經歷過這種環境的人會成為堅強而風趣的教師,遠道而來的人經常能在這裏接觸到無數動物和植物,想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就必須學習各種歌謠、諺語、故事、傳說、神話(還有技藝),因為它們記載了人們接觸當地生態社群各種動植物的生活體驗。頁64

想了解某地的地方精神,你必須意識到自己屬於其中一部分,是那個部分的其中一份子, 這些不同的部分各自都是完整的,他們組合在一起,構成另一個整體,你也是完整的,同時也是你所參與的那個部分的一份子。頁93

文化多元論和多語制是全球的共同準則,我們在世界多元主義與深層地方意識之間尋求平衡,我們不斷尋思,在階級制度和中央集權制剝奪權利數世紀之後,全人類如何才能各得其所,重獲自決權 ?切勿將此運動與民族主義混為一談,它與民族主義恰恰相反,民族主義是冒牌貨,是國家的傀儡,是已消失的社群的鬼魂正咧嘴而笑。頁99

從一葉農莊中感悟野性,自己的野性。心遠地自偏。
雖在路邊,卻是野性的方舟。
一葉的地景呈現了「我」的心靈景像,既具野性,也備神性。
一葉的名字,不在於我的孩子,而在於我們共同的孩子。


樹葉染上春色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文史工作

今日竟然收到某個舊朋友的電郵,邀請我分享社區介入的心路歷程。很懷念以往跟同路人走入社區、穿街過巷的時光。再讀《歷史意識的覺醒》,有些東西還是要記錄下來:

1. 文史工作者與社區營造工作者不同,但兩者往往會合流。我的志趣在文史工作,但過去十年亦慢慢向社造工作者學習,同樣地社造工作者亦開展文史工者,兩者越來越難分別。

2. 重叠之後的工作亦可分兩階段:以社區為研究對象及以社區營造為目標。我覺得主要問題是人力資源和財政能力,於我而言,我只能集中在社區的文史研究。

3. 文史工作者的三個轉化方向:從地方文史記錄轉化為文化重建,從旁觀者研究轉為介入建構,從解釋到實踐。

4. 文史書寫的History for the common轉為history of the common,自己寫自己的歷史。

5. 從專業到業餘

為何突然會重讀「口述歷史」的文章?因為這幾個星期都在寫文,不斷寫又不斷修改,很多事想說但又說不清,幾經艱苦,今早終於完成初稿,但又不滿意,吃晚飯後繼續修改。我希望為歷史教育留一份記錄,為後人作見證。


歷史應該是多元和開放的


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豆棚

昨日非常忙碌,上完園藝課,便趕到P的花園繼續照顧幼苗,上星期太多工作,沒時間過來,一星期積下了不少趕急的農事。

雖然天色晴朗,但日夜溫差仍大,凌晨時份更一度結霜,究竟甜豆苗能否熬得過這樣的日夜溫差?本著觀察與互動的精神,我決定將部份甜豆移種到花園,部份則轉到更大的盆、放在溫室之內,最後十株我拿到自己的後園,觀察它們在花盆生長的表現。其實園藝這回事,沒有對與錯,太多因素影響農作物的表現,種植的人只能透過觀察和反思,才能計劃將來的行動。這種學習過程必須要有耐性,因為一年只有一次機會,不論對與錯,都要等到下一年才能驗證學習是否有成果。

就如在香港種田一樣,移種豆苗之前先清除田上的雜草,之前雖已清除了Brambles的枝幹,但Brambles的根仍在地下蔓生,而且Brambles生命力極強,只要一小段根塊便能再生,所以移豆苗之前,我要拿著鏟叉、鋤頭和鐵鏟將Brambles的根移除,過程非常吃力,有些根塊大如番薯入地下,我費了很多力氣才能把它掘出來。移除Brambles的根後便開始耙地,盡量清乾淨田面雜草,之後便以竹枝紮豆棚。以前在香港種豆,我會紮A字棚,一字排開,從列頭到列尾,每枝竹移種一株豆苗,不過英國人較少起田列,他們愛以六枝至八枝竹紮成圓底尖頂竹棚,稱為Wigwam,外表看來較美觀,好像印第安人的營寨。我總共紮了四個wigwam,移了二十四株豆苗,不過在移種豆苗的時候,看到泥土裡有些黑色的昆蟲鑽來鑽去,有點像黑水虻。我以前在香港的田也常見到黑水虻,因為我常造堆肥,黑水虻的幼蟲有助廚餘分解,是農夫的拍檔。

移完豆苗,又開始替西蘭花和椰菜花苗移盆,這個部驟稱為Pinching out。英國東北天氣冷,種植的工序比香港繁複,播種之後要移大盆,等到五月真正回暖才可能落地,如果等到五月才直播,便會延遲了收成的時間,一轉眼秋天又到,菜葉結霜便前功盡廢。從苗盆移到格盆,最後再移到獨立的花盆,由細到大,細心呵護,點止粒粒皆辛苦,係棵棵皆辛苦。

雖然如此,能夠食到自己種的疏菜,那種滿足感是無價的。


上星期六分株的韭菜苗(Chives)及甜豆苗在Polytunnel內非常健康


是黑水虻嗎?


有香港特色的Wigwam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園藝筆記(夏)第二課

1. 覆蓋物(Mulching)分兩種: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與非生物降解(non-biodegradable)。以前在香港種田只會用乾草和紙皮等可降解的東西作覆蓋物,但來到英國之後才知道瓦片、玻璃珠、碎石等非生物降解的物料亦可用作覆蓋物。香港農夫種菜為主,一年幾茬經常翻土,覆蓋乾草可以增加泥土的有機物;英國花園多種花種樹,對表土養份要求不高,所以可用磚瓦碎石作覆蓋物,而且碎石鵝卵石看起來很美觀,符合英國人的美學要求。

2. 我一直以為木碎會增加泥土的酸鹼度,但原來松樹是鹼性植物,若以松針做覆蓋物,可令泥土的PH值下降。

3. 英國春天日夜溫差仍大,如果要替溫室裡的幼苗澆水,要留意水溫,一般自來水溫度較低,不適合灌溉溫室植物,所以要先將水存放在溫室,提高灌溉水的溫度,非常細心。

4. 英國種植經常要考慮泥土溫度,這也是英國人喜歡用Raised beds種菜的原因。


校園內的Shimidsu Sakura,嘯月櫻


潔白無瑕之感、脫俗之美


池畔的大葉草(Gunnera)


小徑旁的杜鵑


野生的細菜香芹(Chervil),味道好像番茜(Parsley),但後有回甘之味。

 

這個學期將會學習嫁接蘋果樹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兩種工作

工作有兩種
有些工作完成了得到世人的稱讚
未能完成仍得眾人鼓勵
有些工作完成了卻無人知曉
未能完成卻遭人責罵

第一種工作的成果人人皆見
就如藝術家和音樂家
他們努力創作
從無到有
作品悅人耳目
即使他們才思枯竭苦無創意
世人亦不會因為沒有他們的作品而叫苦連天
生活可能少了點趣味,是的
缺乏了驚喜,也可能
但生活仍會如常

第二種工作的成果雖然人所共見
但大家都習以為常
就如清潔工和廢物回收人員
他們努力工作
讓生活環境變得美好舒適
但大家認為一切理所當然
他們默默付出 別人卻視若無睹
很少人會為乾淨的廁所感謝清潔工的付出
很多人卻為廁所一點點的污跡而動輒得咎

很多人都想被看見
就如花枝招展
但世界卻由更多不被看見的人支撐著
就如根柢向下蔓生

或者也是人生階段
活過了花齡
就要過從心所欲而不逾距的根本人生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寫意

朋友要到國家保育區的一座鄉村別墅開會,我在Google查看地址,距離住家一個多小時車程,附近沒有餐廳或茶室,週邊只有農地和牧場,然而工作要緊,唯有先送朋友開會再找地方打發時間。

早上天陰,一路往西北前進,從海邊開到山谷,離開高速公路轉到鄉郊小路,馬路兩旁不是樹籬便是石牆,綠油油的草地上數十隻黑臉白身的綿羊低頭吃草,偶爾還會見到馬匹踱步,放眼遠望丘陵起伏,天色從陰轉晴,藍天白雲就如Windows的佈景,又過了一陣子,馬路限速由時速60英里降到30英里,原來快要進入小鎮,屋房全是白色石砌平房,我好像穿越時光隧道回到維多利亞時代,餐廳以Inn命名,前身大概是客棧。

離開小鎮繼續前進,沿路湖光山色,綠色的草地百看不厭,自己竟然成為了桌布的一部份,過了十五分鐘左右導航顯示快要抵達目的地,但馬路兩旁看不見別墅,直到某個角落看到紅色的郵筒,真正的萬綠叢中一點紅,非常顯眼。我放慢車速駛近,郵筒旁果然就是入口,樹籬後別有洞天,柳暗花明,一座非常典雅的別墅就在眼前。

朋友下車後突然下起雨,我便坐在車裡看書寫文章打發時間,就在我打開電腦之際,一位女士走到車旁,問我是否要入屋喝杯咖啡或茶,我說不好意思打擾,原來她就是主管,堅持要我入內,說不能讓我獨坐車裡。我走入別墅,一陣暖意襲心頭,白色為主的裝潢配木製傢俬,咖啡香四溢,窗明几淨,令人神往。主管送上咖啡後,又帶我進到一個房間,落地玻璃對著悠悠大河,她叫我安坐在房間好了,好好享受獨處時光。

我受寵若驚,雖然難為情,但面對如此美景怎能不心動?我老實不客氣坐在安樂椅開始寫文章,窗外天鵝野鴨悠閒度日,我在屋內悠悠慢活,兩小時不知不覺過去,文稿終於完成。地靈人傑、心隨境轉,英國人才輩出或許與這樣的鄉村景緻有關。

後話:除了我之外,朋友的同事也帶來了孩子和寵物,一樣在屋內找到自在的位置,英國人好客,從心而發。


獨處的時光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占士

不知不覺,在生態生園做義工已經半年了。去年十月才開始建的樹籬,一路延伸到鐵網,我和另一位後生仔拍檔,打上最後一根的樁柱,彼此相視而笑,經過秋與冬,樹籬終於完工。

年輕人的名字叫「占士」,是個身形高大的胖子,去年十月第一次見面,茶點時間他獨坐一角,默然無語,另一個保持沉默的人便是我了。英國人茶點時間愛圍坐,東拉西扯、天南地北無所不談,那時我才當義工不久,非常不習慣英國人的small talk,再加上英倫東北的口音很重,我不知如何搭腔,心情就像小學生怕被教師點名答問題,幸好占士的存在,令我感到較自在,連本地人都沉默不語,我又何需跟人small talk?

之後到生態花園做義工,我都會見到占士,不過我們都沒問對方的名字,簡簡單單見面時Hi 、再見時Bye,保持禮貌又不用閒聊,大家都自在。直到兩個月前左右,冬天落田遇上大雨,大家都被困在Polytunnel內做農務,而負責人又安排我們一組擔泥和移苗,怎樣也要找些東西談吧,那一次我們再正式介紹自己,我才知道他的名字。我問他喜歡什麼?他非常直率地告訴我只喜歡打機。打什麼機?Pokemon Gun?

What?我問。Pokemon Go?我還以為自己英文唔好聽錯了。

No. Pokemon Gun。他說。然後跟我解釋那是另一間公司根據寵物小精靈創作的廝殺遊戲。

我們就這樣打開了話題。之後每次見面,我們都同組,原來他生於約克郡,後來才搬到N城,本來念設計,但畢業後正值疫情封城,此後他醉心電競,後來才到生態花園做義工。

我問他:會找些設計工作嗎?他搖了搖頭,不了。他說自己非常內向,難以適應打工生活,做義工好了。我建議他在網上直播打機,當個Youtuber也不錯呀。他又搖一搖頭,不想跟其他人有太多接觸。

建好樹籬後,我拿著鏟他拿著叉,合作清除Brambles的根,非常合拍。我跟他說,我們半年前第一次見面,坐在木屋裡面大家都沒說話,想不到現在可以聊得暢快。他說明白我的心情,人生路不熟,很難在英國人的small talk搭嘴,換了他在日本,同樣會尷尬無語。我問他是否想過去日本?他說只想看figure店,他現在最想去的是德國,因為Bismarck。

Bismarck?德國統一前的鐵血首相?我問。

他笑說:不是啊,是二戰期間沉沒的俾斯麥號戰艦。然後跟我分享二戰期間的英國、德國和日本戰艦歷史,他是軍事史專家。

三人行,必有我師。我開始習慣small talk。


去年十二月移種的Wild Garlic開花了,移除Brambles時聞到陣陣韮菜味。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考試也可如此

第二日監考視藝科考試,有了經驗、心情比較放鬆,我可以一邊觀察、一邊反思考試的意義是什麼。

1. 雖然說是考試,但教師和學生並不太在乎考試結果。開考前教師跟學生說,盡情享受餘下的五小時、感受創作的樂趣,能夠抽離、專注地創作,人生可能只有這一次。

2. 原來這兩天的視藝考試的重點在於Experimenting(即實驗),考生對藝術形式、物料、風格等方面進行實驗。有些學生實驗不同物料的創作成果,所以運用炭筆、鉛物、墨水筆進行創作,有些則嘗試運用拼貼方式表達意念,有些學生的作品以立體方式呈現。

3. 我再觀察同學的作品,原來他們在考試前已經完成了關於藝術家的研究及作品分析,所以他們每人都拿著自己的研習成果。我看到一位男生這兩天都對著自己的照片畫自畫像,他總共畫了三幅作品,但每一幅運用的筆及技巧都不同,他第一幅用鉛筆素描、第二幅用炭筆及棉花棒,今天畫第三幅作品則參考了Josh Bryan的風格,以幾何線條作構圖,以此作為實驗。

4. 一位教師對十二位學生,教師忙於回應學生的提問,考生則專注創作,這是我見過最不像考試的考試,考生完全沒有考試壓力,他們追求的是創作的滿足感,有些考生甚至將昨天的畫作丟掉,說不滿意成果,要重頭再來。教師也不緊張,請學生做自己最想完成的作品。

5. 我一邊觀察、一邊反思,其他學科能否參考視藝科的經驗,減少考試的評核壓力,增加學生自身的擁有感?我很羨慕視藝科科教師,看到學生如此享受創作的樂趣、學習觀看世界的方式,已是最大的感足。

6. 後話:整個課室,只有我這個監考員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我甚至覺得自己的存在有點多餘,不過有這樣觀察英國視藝考試的機會,難能可貴。


圖文不符:雨後陽光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視藝監考

今日監考視藝科考試,不要說在英國,在香港教書十多年,也沒試過在視藝科的公開試監考,所以感覺非常新鮮,記錄如下:

1. 考試時間很長,由上午八時半至下午兩時半,有半小時休息及半小時午飯時間,實際考試時間五小時,為期兩天,總共十小時,如果學生放棄休息時間的話,他們可盡享每日六小時的創作時間,今日便有考生不上廁所、不吃午飯,用盡六小時的考試時間。

2. 考試題目為「觀察繪畫及實驗創作」,開考頭十分鐘學生可用電腦搜尋參考圖片,並請教師將圖片彩色列印,學生可以選擇一個人坐、或與同學面對面坐。考試期間考生可以討論創作方向,詢問教師意見,教師甚至會即時上網搜尋圖片給學生參考。

3. 教師預備所有的繪畫工具,畫紙、粉筆、木顏色、水彩、塑膠彩、黑色卡紙、剪刀,報紙、舊書......,總之有求必應,這是我沒有想過的。

4. 考試場地是視藝室,教師在前排放置去年考生的作品給應屆學生參考。考試期間,教師觀察學生進度,甚至會主動建議學生如何創作,我對視藝的認識不多,只聽得明教師叫學生參考Andy Warhol的當代拼貼藝術,但感覺上教師的介入可以影響考試結果。

5. 有些學生甚至即場請教師示範如何繪畫,教師即場示範用炭筆畫線、然後用棉花棒擦拭成陰影。這也是我沒想過會在考試發生的事情,這不是課堂上已練習過的嗎?

6. 這樣的考試安排其實與一般課堂沒有太大分別,教師不斷遊走考生之間,幫學生影印、上網、示範繪畫技巧,考生互相討論,非常熱鬧。那麼我這個監考員的作用是什麼?就是確保教師及同學沒有直接畫在學生的作品之上,畫作是考生「親手」完成的作品。

7. 表面上我在監考,實際上我在觀摩一課五小時的視藝堂,我想像如果那位視藝教師是我多年的戰友,我和學生都會有更大的得著。


圖文不符:星期六幫教堂做招待,之後牧師帶我上了二樓聽燭光音樂會,很有情調。

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墾丁

五年前的今日,我和家人到墾丁旅行。自從母親患病,家人便有了默契,希望每年和父母出遊一次,三代同堂共聚天倫。

2018年我們全家人到墾丁,我開著九人車從高雄南下,抵達民宿時已近黃昏,三層高的平房還有電梯相連,每人獨佔一房,地下大廳就是聚腳地,我們放下行囊立即開車到墾丁大街,經過賣燒蠔的攤檔我抵受不住炭烤的味道,立即點了一份燒蠔,美國石蠔大如手掌,那夜有點悶熱,我坐在街邊狼吞虎嚥,家人看著我大快朵頤,但卻沒有動口,說擔心腸胃不適影響旅程。

那天晚上我們還在夜市買了很多小吃,飲飽食醉之後我倒頭便睡,然而睡到半夜我冒了一身冷汗,想起身上廁所但發覺眼前金星直冒,我以為酒意未退睡到明朝一切會好起來,怎知第二朝清晨我作嘔作悶,發燒發冷非常難受,想吐但不能吐,我估計是燒生蠔惹的禍,大概是急性腸胃炎,真是樂極生悲。

那個晚上家人進進出出我的房間,但我連起床的力氣也沒有,只想把前一晚吃的東西都吐出來,可惜我的腸胃太有個性,吃進肚裡的食物只許在另一個出口離開,我沒法子唯有等待。那夜家人在民宿前的空地燒烤,可惜我無福消受,連嗅到炭烤的味道也作嘔。我在半夢半醒之下又躺了一夜,第二朝感覺好了一些,按預定行程我要開車載家人回到高雄的了,但如果在半路中途拉肚子怎算?

因為是自駕遊,無法叫車回高雄,我只好硬著頭皮、憋住肚子開車回去,幾個鐘頭車程有驚無險,那一程車家人屏息靜氣讓我專注駕駛。抵達高雄的旅店我才鬆一口氣,那一刻家人才跟我開玩笑說我連屁也沒放真的厲害。之後的行程我清茶淡飯,一隻生蠔換來旅途的遺憾。

一年之後即2019年的復活節,我們決定再到墾丁,住同一間民宿、逛相同的街道,不過這次我們學乖了,租了兩台小房車以便靈活安排駕駛,所謂見過鬼怕黑,那次我再沒吃蠔了。對我而言,那次行程的確彌補了上一年的遺憾,跟家人玩個暢快。2020年疫情來襲,疫情過後我和兒子都離開了香港,五年前的家人大旅行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希望將來我們仍然可以三代、甚至四代同堂,在同一間民宿,再享天倫之樂。


19年南下時途經枋寮吃午餐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園藝筆記(夏)第一課

1. 種花的目的,除了觀賞,亦可為授粉昆蟲提供食物,Foxgloves和Butterfly Bush是很受歡迎的Flowers for pollinators。

2. 老師說其實買街市的發芽薯仔作為薯種也可,沒有必要買Certified virus-free potatoes。

3. 如果想為冬天的花園添上花色,可以考慮Winter flowering heathers、Ornamental cabbages、和Witch Hazel,Conifer也可為花園加添不同的香氣,Berries或Currants也是不錯的選擇。

4. 有同學用Belfast Sink種Rhubarb,我第一次聽。如果要為Rhubarb分株,要在夏季進行。種Rhubarb要落大量肥,可用馬糞、雞屎肥(Chicken pellets)。老師話可以直接開車去馬場取馬糞,農場主人非常樂意讓人收集。

5. 薄菏是番茄的companion plants,可以消除番茄氣味,減少蟲害。

6.如果要在Shady Areas栽種植物,要選常綠大葉作物,這是它們耐陰的生存策略。難怪芋頭和薑等耐陰作物的葉片都特別大片。如果植物有不同顏色的pigments或variegated,便不可種在少日照的地方。

7. 英國人對花園很講究,即使Mulching也要考慮外觀是否eyesore(礙眼),所以紙板多鋪在苗床底,甚少放在泥面。

8. Elderberry(接骨木)的嫰葉薄如紙、呈黑色,少見。


校園的櫻花樹盛放


Crown Imperial(花貝母)


原來木蘭其中一個品種呈星狀,稱為Star Magnolia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修練

《Perfect Days》的平山生活充滿禪趣,活出「無為有處有還無」的境界。活得瀟灑,才能逍遙,Wim Wenders借平山的日常,跟我們分享一個潤物無聲的世界。

清晨靜極而動,掃街的聲音、鳥鳴蟲叫,聲聲入耳,起床後整理寢具、梳洗,為幼苗澆水,出門前拿零錢、買咖啡,一切不徐不疾,為生活添上儀式感。

出門看天,都能報以微笑,或晴或雨,皆是祝福,境能隨心轉。

工作即修行,縱使把公共廁所清潔後又會被弄髒,但結果不會否定過程,世界曾經因為我的付出而變得美好,雖然轉眼即逝,但已存在過。漸悟之路,經常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都是修行。

只有日光的世界,難睜開雙眼;沒有光的所在,看不到世界。陽光和樹影,瞬息萬變。活著,只有此時此刻。用菲林相機捕捉光影,是活在當下的明證。

哲人沙特說:他人即地獄。如何能夠擺脫世人的目光?用一部相機,學習成為旁觀者,超越自我,若即若離,是大智慧。

不需萬事如意才能歲月靜好,世界很壞才是修練良機,種一棵樹、栽一盆花,其實是種自己,在最微小的地方守護尚存的美。

想起多年前看Mike Leigh的《一年未緣》(Another year),很英國的日常,但也是一種修練方式。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完美的日常

讀到《我可能錯了》的第25章,標題為「黑暗」,Bjorn還俗,回到瑞典老家,但出家十七年後他無法適應現實的生活,身無分文、找不到工作、領不到失業救濟金,每天都想著:

「大家到底怎麼做到的?他們怎麼找到錢來生活、吃飯、穿衣、坐交通工具、甚至偶爾去度假?」

他正經歷社會性死亡,即使有些好的事情發生,但焦慮的心情就如過濾器,隔掉了喜悅,只留下負面情緒。他的心底不斷有聲音說:「現在如此,以後也永遠如此。情況永遠不會好轉了。」

心情影響健康,疾病來襲,生活開始退縮、孤立自己,不想與人接觸,思緒掉入了黑洞,覺得一切只會越來越糟。

讀著他的經歷,我回想人生的黑暗時刻:

第一次也是最刻骨銘心的一次,在斗室之中,萬念俱灰,我永遠記得那一個靜寂無人的冬夜,一輪痛哭,筋疲力盡,倒在床上不能動彈。那一次走得過,是因為父母和兩個兒子,我才能學習愛和被愛的功課。

第二次是寫博士論文的時候,經濟拮据、進度落後,還有兒子剛升讀中學,生活有如戰場,不斷迎戰、解決問題,直到初稿獲接納,眼淚瞬間崩堤,我立即匆到廁所,壓力伴隨淚水一瀉而下。要走出谷底別無他法,只能咬緊牙關,做好每日必須完成的工作,等機會出現。後來機會真的出現了,有心人願意支持農田的教育工作,經濟才漸見好轉。

第三次是去年暑假,異鄉生活不容易,脫去一切身份、職業、學識和背景之後,餘下的就只有空空的一個我,從期望、失望到自我懷疑,幸好已有人生閱歷,從最基本的事情開始,一步一步走向出口。

近日看Wim Wenders的《Perfect Days》(完美的日常),給我很大的啟發。陽光穿過枝葉形成斑駁光影,靜默感受生活每一刻,韜光養晦、大隱於市。


樹木以枝椏為畫筆、銀灰天際為畫布。


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種薯

一個多月前Chitting的薯仔發芽了,Chitting的意思大概是催芽吧。由於英國的春天氣溫低、日照短,薯仔不易發芽,所以要將薯仔放在紙皮蛋盒上,置在溫室之內,在香港唾手可得的發芽薯仔,在英國並不易得。還有一點,英國這邊不可隨便在市場買發芽的薯仔到花園栽種,因為那些薯仔可能帶晚疫病,吃是沒有問題的,但移種到花園便有可能污染泥土,所以謹慎起見,英國農夫寧願多花些錢,買些檢驗過沒帶晚疫病的薯仔栽種。

英國薯仔品種眾多,早收成的、遲收成的,口感較脆用來炸的、糊口的用來做薯泥的,白的、紅的、褐的,大隻的、嬌小的,難怪英國人食薯仔多過食麵粉,為免混亂,催芽的薯種必須好好標記,計算清楚移種的時間,否則壞了時機,事倍功半。

今日移種的是早收薯種,這邊種薯仔的手勢跟我在香港做的不一樣。

1. 他們是挖坑埋薯種的。(英國大雨,不怕薯仔浸壞嗎?)
2. 他們再薯種之上蓋上厚厚的泥。(蓋上厚泥,不會阻礙薯芽生長嗎?)
3. 薯種的間距很闊。(不會浪漫珍貴的種植空間嗎?)

英國的農具太小巧、太精緻,我還是喜歡中國式的鋤頭和犂耙,有手感、質地厚實,完全為了幹粗活而設。沒有中式鋤頭和犂耙,就好像失去了好拍檔,我在英國也見過鋤頭,但犂耙真的未見過,不知能否托運一枝六齒耙或八齒耙過來?

一個多小時、幾個人手,移種了40隻左右薯種。雖然不應想當年,但我仍不禁想當年,一個人、一個鐘,點止40隻薯種?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腦便秘

很多關於歷史教學的東西想寫,但坐下來對著電腦,腦袋就像便秘,很多事情欲語還休,寫了又刪除,那種感覺好像電影蝙蝠俠被困在洞內,好不容易才攀上洞口,怎知手一滑便掉到洞底,又要重頭再來。

如此反覆,吃過午飯對著電腦,還是難以下筆。決定外出走走,用雙腳思考。為何如此難下筆呢?我不斷自問。或者心虛吧!都離學校體制了,還憑什麼寫歷史教學的東西?就當是回憶錄,為過去曾經有過的教學美好時光留下些痕跡。是嗎?今時今日,還有誰稀罕歷史教學的實踐?我相信還有的。不過,我又擔心有人秋後算賬,連累了還在故鄉的人。

就是太多糾結,難以我手寫我心。那麼,我想寫什麼呢?

我想寫歷史教育的聲音,學歷史第一件事,就是練習聆聽,聆聽活在不同時空的人的心聲。學生一方面將心比心,感悟古人今人共通的人性;另一方面透過史料,聆聽古人的心聲,理解他們如何受歷史條件的限制而對事情產生跟我們不同的看法。

我也想寫歷史不是讀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學生不是被動地吸收歷史知識,而是主動介入歷史研習及書寫。歷史教學是邀請學生一起參與關於過去的調查,發掘更多的聲音,建構更多的解釋。

然而,怎樣表達才好呢?要易讀,就要避免用艱澀的歷史術語;但讀者是歷史教育工作者的話,內容又不能太淺。很難拿捏啊!雖然如此,一定要試、一定要寫,盡力保護歷史教育的空間,如果歷史教育只得一把聲音,那便不是教育,而是洗腦了。


路邊的藍鈴花

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分株

提早出門,到了花園田閘,P在屋內跟我打招呼,幾個星期,花園煥然一新。我跟P寒喧了幾句,他趕著上班,看著他遠去的身影,記得之前在慈善店跟他共事的時光,不過我還是喜歡在他的花園當義工。

早上放晴,但寒風勁吹,幸好我兩星期前已執拾好Polytunnel,立刻將豆苗拿到Polytunnel的桌上,那張藍色膠桌子是我在一堆垃圾中拯救出來的,我相信萬事萬物都有定位,只要安放在合適的位置,沒有東西垃圾,這或許是我對於換車感到悶悶不樂的原因,遺憾自己沒有能力修理車子,令它變成了「垃圾」,我能夠做的就是將車子送了給相熟車房,希望有心人可以給它新生命。

豆苗是Sugar Snap Peas(甜脆豆),風把Polytunnel吹得呼呼作響。我將堆肥混和Perlite,抽出糾纏成綑的豆苗,慢慢分株,然後從Modules tray移種到苗盆,感覺都回來了,就如我在一葉農莊時所做的事情。專注、用心,聽風聲鳥鳴,身後的Wild Cherry和我們一起躲在Polytunnel之內,清除了Brambles之後,它好像長得更快了,白色小花嬌艷欲滴。

花了一個鐘頭,移了70多盆豆苗,還有香港朋友昨天送我的三株太陽花。風細了,我走到第二堆殘枝,繼續愚公移山的工作,將刺藤剪細、搬到角落的Compost Heap,又過一小時,差不多完成了。花園只剩下兩堆較小的斷幹殘枝。

回到溫室,又見烏鶇媽媽孵蛋,我今天又走近了一點給牠拍大特寫,她靜止不動只是瞪眼看我。我跟她說很高興你回來,不打擾你了。



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

落櫻

朝早上教堂,遲了一些。或許復活節假期,沒有詩班和管風琴,崇拜流程有點快,還未及默想便開始念禱文。領聖餐時,拿著那片白色的無酵餅,很小的一片,這是主的身體。我慢慢咀嚼,默想當日以色列人在曠野採集嗎哪,早上採完、晚上便要吃光,不可留到明天,明天自有明天的嗎哪,不知道當時的以色列民怎樣想?

華人傳統最怕食穀種,年年有餘才是安全感的來源,積存的習慣深藏於文化基因,所以華人的儲蓄能力冠絕全球。稻米成為中國人的主食,原因之一亦因為它便於積存,人類學者James Scott便寫過一本書叫《反穀:穀物是食糧還是政權工具?》,說明穀物種植是人類奴役歷史的開始。以前讀中史,覺得以農立國的歷史很輝煌,怎知再研究下去,才覺得遊牧文明是自由自主的象徵,更讓人嚮往。《狼圖騰》一書,便呈現了遊牧文明被馴化後,如何與草原一起消失於歷史之中。

我心裡常有掙扎:一面是積穀防饑的現實考慮,另一面是遊牧採集的浪漫理想。Bjorn在《我可能錯了》說自己在泰國街上化緣,泰國人尊重修行者往往樂於奉獻,非常滿足。不過他後來到了英國的寺院修行,在街頭拿著托缽化緣卻遭人唾罵,叫他get a job,非常現實。

那片白色的無酵餅在我的口中,我用心咀嚼、吞下。走出教堂,櫻花終於盛放。


 

2024年4月13日 星期六

烏鶇媽媽回來了

雖然菜苗出了,但番茄和甜豆卻還未發芽。昨夜到超市,看到門外放著發了芽的青豆和甜豆,每盆大約2鎊,於是傳短訊給P,問他會否考慮買豆苗到花園移種,P也爽快,一口答應。今早出門,第一件事便是到超市買豆苗。吃的豆苗我買得多,但種的還是第一次。

到了P的家門,花園的鐵閘鎖了。啊,原來他以為我只是買苗,不會到他的花園。怎麼辦好呢?我看到鄰居門前停了房車,我忽發奇想,P的花園日久失修,籬笆四至五年前已被Ivy壓垮了,幾日前住在旁邊的婆婆因為找不到鎖匙出不了門,所以走到P的花園再出街。我於是打給P,問他可否從鄰居的花園走到到他的花園?

P說可以一試。

我大膽敲門,一位中年男士走了出來,我自我介紹,說明原委。鄰居知道我們來幫朋友,二話不說便開門讓我們進屋裡去。信任是英國人的天性,即使見工面試,主管也很少要你拿證書證明什麼的。

我走到鄰居的花園,只能用一個英文字形容:delicate。婆婆已經九十多歲了,花園仍種滿風信子、水仙和藍鈴花,可惜部份花叢被P的籬笆壓毀了。花園的角落,堆滿了樹木殘枝,鄰居說等天氣乾燥些,便會燃起篝火,把殘枝燒成草木灰。

我踏過垮了的籬笆,跟婆婆說:再給我一些時間,我會處理。

帶著菜苗走入溫室,我望一下角落的鳥巢,希望烏鶇媽媽回來照顧鳥蛋。我的視線往上移,在漆黑的角落,我隱約看到兩隻瞪得圓圓的大眼。太好了,烏鶇媽媽回來了。

放下豆苗,跟鄰居道謝,便前往下一個目的地:英倫東北民俗生活館。此乃後話。

昨夜睡前看到一則廣告,P附近的復康中心請兼職Gardener,寫好求職信,邀請園藝老師答應做我的諮詢人,希望能向前再踏一步。


非可趣緻的烏鶇媽媽


我在民俗生活館,看到18年遊訪印度農村的器具。你們知道是什麼用途嗎?

2024年4月12日 星期五

隨心

Joseph Campbell談到活著要Follow your bliss,才能活得豐盛有意義。Follow your bliss怎麼翻譯好呢?我認為可以譯為「隨心」,跟隨從心而發的喜悅,是圓滿的人生經驗。

就好像我置身在P的花園之中。在別人(P)的眼中,那是荒蕪、廢棄、雜草叢生的負擔,但對我而言,那個雜亂無章的花園就是我的人生任務,我直覺可以在那裡實踐自己的信念,甚至將信念變成未來的現實。

過程很累,是的,但本來滿佈藤蔓的花園變得開闊,刺藤枝葉叠成堆肥,溫室和膠棚清淨明亮,能夠透過勞動與世界產生關係,將腦海中的圖像逐漸變成眼前現實,那同時是自我實現的過程。

以前在香港會說是己種田,到了英國之後才知自己做的其實是園藝。變化是一點一滴而來的,拿起刺藤,剪成小段,堆叠在一角,看似無盡的細務,聽著烏鶇鳴叫,微風吹過,陽光照暖身體,陰雲飄過,客觀的時間變成日照雲影的光陰。

看到長在膠棚角落的野櫻,實在太擠了,我連根帶泥掘起,移到自己後園的盆裡。在膠棚下有些異動,定晴一看,是European Common Frog,令我想起以前在一葉農莊第一次遇見沼蛙的驚喜。

我在青苔和雜草下找到花園原來的石路,除清所有雜草,石路的盡路是一個花生形的花叢,我將園藝班同學送我的球莖埋在其中,要多等半年才知那是什麼花呢!

要離開了,回頭一看。啊!花園美得像伊甸,我和這個花園契合了,那就是隨心而來的喜悅。


除草之後,花園長出了Bluebell


發芽的菜苗


堆叠在一角的刺藤枝葉


European Common Frog


勞動的成果

2024年4月11日 星期四

感激

今天到車房將放在舊車的東西取回,白色房車停在一邊,有點落寞,好像看到病重的老朋友,雖然相識只有年半,但我相信它已盡最大的能力,完成必要的任務。

陪我度過在英國的第一個冬天,即使滿地霜雪,仍伴我在B城漫遊,甚至在年初一到了莎士比亞故居。

買房子之後從B城一路開到新城,差不多四個小時的車程,車廂夠大馬力充足,放滿所有家當仍然非常穩定。之後來回再走三趟,便將所有家當送回家了,沒有它,我可不知要花費多少才能運送幾十箱的家當。

初到新城的家,將所有地毯和防水膠墊起出來,界開一段一段,然後綑起,用車送到廢物回收中心,總共開了五、六趟,都是靠它。

從香港回到新城之後,載朋友再到莎士比亞故居。然後七月中再有兩位朋友從香港而來,我們從新城開車到蘇格蘭,連人帶車乘船到北愛爾蘭,然後再從貝爾法斯特開車到都柏林,旅程結束後花了十二小時從都柏林直奔新城,我大概不會再如此開車南征北討的了。

最後的任務,大概是剛剛的復活節假將港媽留下幾個的大型行李箱、晾衫架、雜物等送給朋友,都是開幾個鐘頭的車。

上星期五,替P執拾完花園後回程,車子便出了狀況,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完全拋錨,我唯有放手。昨日換了車,今早立刻開到P的花園,菜苗看來很健康,但烏鶇媽媽好像沒有回到溫室照顧鳥蛋,淋水之後,我繼續將殘枝雜草造堆肥。


22年12月,第一次見面


24年4月,最後一次坐到車廂


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換車

如果事情的發生不只是巧合,而是一連串的提示,那麼我要做的事情,便是按目前僅有的資訊,做對的決定。

1. 自從車子發生故障後,一直睡不好,學校假期快要結束,下星期上班上學都要開車,很想盡快解決問題,但預約車房最少等一星期。昨晚收到電話,第一間車房未能維修汽車,因為不是機件故障,而是電力系統問題,要找電工處理。

2. 今早打了電話給周邊的有電工師傅的車房,最快要下星期二才能檢查汽車。維修費用是每小時八十鎊,如果師傅花了十小時才能找出問題的話,維修費用便是800鎊人工加40鎊車房費用再加零件費用,還有一點,車房不擔保能找出電力系統故障的原因(初步估計是ECU壞了)。

3. 從車房拖車到家門,再從家門拖車到車房,又是另一筆費用。

4. 如果下星期還未能修理好,我可能要租車或叫Uber,又是錢。

5. 即是修理好,但電力系統問題可能重現,我可能又要再花一筆錢處理相同問題,進入萬劫不復的狀態。

6. 於是,早上再問幾間車房,確定這一、兩天也不會有車房維修車子,我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快刀斬亂麻,買新車。不再考慮美國、英國或歐洲車,只選日本的。

7. 原來英國有一種PCP方式買車,跟車行協議,用較平的價錢月供,第五年才確定是否買斷,三年後若想換車,將車還給車行便換另一部車。

8. 選了一部兩年車齡的混能車,這是我一直以來都想買的車,能源效益高、較環保(我知唔開車才環保)。這是我人生買過最貴、開過最新的車了,而且是第一次以月供方式買車。

9. 不知是否另一個巧合,49個月後大概是我人生另一個交叉點,到時我還在這個地方嗎?所以暫時擁有就夠了。

10. 今晚應該可以好好安睡了,明早開車到P的後花園,照顧一星期沒見的幼苗。

今天水漲,東北有氾濫報告。

2024年4月9日 星期二

共時

讀完《Synchronicity》,做些閱讀筆記:

1. 迷惘的時候,緊記Joseph Campbell的提醒:Follow your bliss。Bliss這個字,不止於快樂,而是做事的時候感受心底的滿足、生活的熱情,整個人充滿動力,非常專注,就像匠人一樣,享受做事的過程,自我獲得滿足。就好像《讓天賦自由》一書所指,天賦就是做自己喜歡、又勝任的事情。

2. 人生的四個階段:準備(preparation)、孵化(incubation)、開竅(illumination直譯為照亮)及引證(verification)。準備階段:遇到瓶頸、困難、挑戰,打破生活的平衡,無法以昔日的方式處理人生/生活問題;孵化階段:轉向內在生命,檢視自身的價值觀,可能出現抑鬱等情況,一種近似「死亡」的經歷;開竅階段:新的覺察/覺醒,看到新的可能,視野開闊,找到新的出路;引證階段:採取行動,回應外在挑戰、帶來內在轉化,生命成長。

3. 生命的成長和轉化,有如破鏡重圓的過程,人生先經歷破碎、重新拼湊,才看見更圓滿的生命圖像。還記得很久以前讀林谷芳的《禪:兩刃相交》,他說在沒有冒險的生活中談禪很容易,但只有在兩刃相交的片刻才照見那些信念是否只是「口頭禪」。

4. 為了令機緣(Serendipity)出現,必須將滿溢的水杯倒空。Stephann Makri建議:

4.1. 改變身邊的環境,騰出精神空間,例如去一躺不用趕行程的小旅行,甚至無聊的漫步。

4.2. 改變日常生活規律,認識新朋友。

4.3. 多留意身邊事情,聲聲入耳、事事關心。

4.4. 嘗試新事物,學新的手藝,品嚐異國食物。

4.5 聚焦那些沒有預期發生的事情,默想其中的意義。

5. 完美主義的人,內心通常有兩把聲音:一邊軟弱無力、無助、充滿憤怒、不斷被批評,另一邊高高在上、不斷鞭撻自己、充當判官。完美主義者的功課:Accept that whatever is, is. 


昨天日蝕,在密雲之後。


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沙丘

讀Sight and Sound,才知Dune在西方文學及電影方面都很有影響力:

1. Dune以宇宙秩序為背景,比星球大戰更早創造宇宙系統的世界,Duniverse開創之後的銀河帝國、星際秩序的想像,Marvel宇宙是其中之一。

2. Frank Herbert創作Dune,正值Rachel Carson寫成《寂靜的春天》,兩者彼此呼應,生態失衡後,我們是否想住在了無生氣的沙丘之中?Baron Harkonnen的星球Giedi Prime便是生態完全被破壞、只剩下黑與白的單調行星。更有趣的是,Herbert於1970年代買了一個六公頃的農場,嘗試過自給自足的生活。

3. 星球Arrakis與現實的伊拉克呼應,難怪我看惡人Baron Harkonnen浸浴的黑水,就直覺那是石油。Freman的藍眼睛源於Lawrence of Arabia的男主角Peter O'Toole,原來Sandwalk那場戲是向Lawrence of Arabia在沙漠中起舞的場景致敬。

4. 1984年名導David Lynch曾拍攝Dune,可惜票房失利。我曾經買過David Lynch版本的LD,但只作收藏,沒有看過。其他導演如Alejandro Jodorowsky和Ridley Scott亦未能駕馭這本小說而放棄拍攝。電影藝術離不開技術發展,或者等到今時今日的電腦特效才能完美呈現Dune的世界。

5. 導演Denis Villeneuve早於1980年便讀了Dune小說,本來只是以符號出現的文字,先成為想像,然後導演讀了大量材料,如百科全書、分析文章、創作手稿等,想像才能不斷豐富、細節變具體,加上電影科技,文字才能成為影像。

6. 主角Paul的反英雄形象呼應美國於1960年代的政治環境,亦受反抗運動青年的關注。小說作者Herbert亦很有自己主張:The environment will affet all of the cultures that we see, and offers clues about how those environments have led them to develop, why the look and act like they do.這種觀點非常配合後來環境史學/全球史學的研究。

7. Dune揉合不同的宗教意像及歷史元素:基督宗教的彌賽亞(救主)預言、伊斯蘭的聖戰及最後的先知、英國人Lawrence帶領阿拉伯人反抗鄂圖曼帝國等。

8. 電影的Casting好厲害,選Timothee Chalamet(甜茶)為男主角因為他的雌雄同體特質(androgyny),一反陽剛硬朗的星際英雄形象。

9. 電影的攝影美學亦講究,參考1935年Leni Riefenstahl的Triumph of the Will,令觀眾看Giede Prime的場景時,聯想到法西斯和德國納粹的宣傳。

10. 從敘事的完整度可見編劇的功力,聚焦在Jessica和Chani兩位女角的差異,突顯「造神」與「反抗」的張力。



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

漫遊

住在英倫東北的其中一個好處,是交通方便,不用開車,也可乘搭鐵路系統四處逛逛,而且全日票只需要五鎊,非常划算。

第一站:T小鎮,一出鐵路便是市集,今日雖然大風,但陽光普照。我愛看Bric-a-brac,不過與去年相比,賣二手雜物的攤販好像少了,多了賣精品的檔攤。我在其中一個的檔攤看到防水防風的過頭笠圍巾連帽,想起之前在慈善店買的防水外套沒有連身帽,好像很配搭,而且價錢便宜,只要八鎊(與善慈店買的防水外套一樣價錢),於是便買了,終於有齊防水的落田裝備。

第二站:在小鎮一間排隊店買一份炸魚薯條,走到北海岸邊看海潮享用午餐,現在有經驗,買炸魚薯條只要鹽不要醋(我還未接受吃酸的薯條),最重要是加Batter,即炸過的粉漿。Haddock連皮炸得金黃、外脆內軟,再加些Batter,邪惡但回味無窮。兩、三個月食一次,還可以接受。我看著北海吃炸魚薯條,海鷗飛到我身旁看我。

第三站:轉到N城的河畔市集,快到三點,檔主開始收拾,其實我只愛趁墟,市集令整個地方充滿生氣,不同國家的美食四處飄香,從街頭走到街尾,又從街尾走回街頭,感受到地方氣息,找個咖啡店閒坐,繼續看Synchronity。差不多看完了,但越看越不是味兒,表面上是關於心理學和心理治療的書,實際是個人傳記(甚至有點自我吹噓的成份),不過偶有佳句,宜速讀。

第四站:星期日咖啡店提早打烊,從N城慢行至G城,第一次走過鐵橋,從橋中間極目遠望,河的出口便是北海,中間橫跨著大大小小的鐵橋,有如城市的年輪,記錄著工業革命以來的城市變遷。離開N城中心,街頭變得冷清,看看手機,只剩下15%的電量,我昨夜忘記替手機充電。沒有手機,等於沒有鐵路日票、電影鐵票、錢包......,要好好計算才能順利回家。

第五站:Dune Part II比Part I更震撼,史詩式的場面,末日的景像,以宇宙為背景的Lawrence of Arabia,母子之間的角力,Paul的心路歷程(看電影中途想起《天龍八部》的喬峰)。開著手機,打開電子全日票入閘乘鐵路回家。回家後看看溫度計,17度,今天多麼的溫暖。



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

忐忑

今日氣溫升至18度,終於覺得「暖」,不過天氣並不是特別好,因為風暴Kathleen正吹襲西部,氣溫颷升,只因風暴將歐洲大陸的暖流帶到英國東部。因此,走在街上感覺很違和,看上去是天朗氣清,現實卻是狂風大作、頭髮亂舞,可憐路邊的櫻花以為春暖盛放,卻被狂風無情掃落,遍地落花。

心情如天氣,表面看似平靜,內心其實糾結。

1. 還以為車子只是小毛病,怎知想開車時儀錶板亮起了不同的警告信號,我不敢發動引擎,關好車門、鎖上車子,心裡非常不踏實,究竟下星期二能否開車到車房?以前在香港,打個電話便可以向相熟車房求救,但在這裡有點求助無門。慶幸車子已停在屋外,如果是上星期六南下時遇到這個情況,便要花很大筆錢拖車。

2. 陪朋友擺檔,我感到非常不自在。如果這個世界能以物換物、以勞力換服務,社群成員大家知道彼此的能力和需要,互相補足、禮尚往來,多的沒有餘、少的無所缺,那是多麼好的世界。這兩個月讀Permaculture雜誌,提到Thrutopia的概念,大家腳踏實地通向理想世界。另一本正在讀的書《我可能錯了》亦提到作者放棄所有,到森林出家修行。兩本書都談到一個沒有「金錢」的理想世界,令人嚮往。

3. 「我可能錯了」是很重要的提醒:知識對自己所知的一切感到驕傲。智慧在自己不知道的一切面前謙虛。




還記得櫻花正開


2024年4月5日 星期五

發芽

賴床,比預期遲了到達P的花園。先檢查蔬菜的發芽情況。3月24日落的種大致都發芽了,在溫室的角落看到很精緻的擺設,是一隻褐色烏鶇(Common Blackbird)蟄伏在鳥巢之上。我心想,P的父親真的很有雅興,竟然在溫室一角放著如此精美的擺設。還是我看錯,那是真的鳥兒?我走近看,雀鳥完全靜止。是我想多了吧,或者我上次沒為意溫室裡的擺設。然而,十多年了,為何擺設如此乾淨?我又走近一點,烏鶇突然跳了起來,向我拍翼飛來,我大吃一驚,原來不是擺設,牠怎樣飛進溫室,又竟然在一個星期內便築好了巢?烏鶇受驚,在溫室內跳來跳去,不斷踩踏幼苗。我知錯了,立刻離開溫室,亦不想打擾烏鶇。過了一陣子,烏鶇飛走,我走入溫室,探頭往雀巢一看,發現三隻鳥蛋。唉呀,原來烏鶇媽媽在孵蛋,我打擾了牠。思前想後,還是以不變應萬變,牠有牠照顧寶寶,我有我培育菜苗,希望能共享這個溫室。

淋水之後,便開始處理滿地的刺藤殘枝。我以為P在復活節假期已請人搬走了三堆枯草殘枝,但如我所料,P沒有處理任何問題,花園仍是滿地枯枝,但種子發芽,不能耽誤時機,要盡快清理花園,才能鋪苗床。我唯有發揮物盡其用的Permaculture精神。The problem is the solution。我一直都知,只是要花時間和力氣將problem變成solution。好吧,我脫下外套,戴上防刺手套,然後從花園角落開始,將殘枝剪細剪碎,然後堆叠起來,形成Compost heap。這樣做的好處,就是P能夠省下一大筆請人處理Garden Waste的費用,Brambles分解後又能夠成為Mulching的材料。

馬死落地行,我在花園的雜物中看到一張床墊,於是將床墊鋪在地上,防止Brambles或Ivy接觸到泥土後又生根,然後以樹枝砌成護欄,鞏固compost heap的邊界,然後就是無止境地剪殘枝、堆枯草。如此反反復復、來來回回,我想起《體能之巔》其中一集參賽者要將一噸半的木船推上斜坡。看不到盡頭的任務,是思考意義的契機。一個鐘頭過去了,第一堆殘枝清理了三份之二,但另外還有三大堆枯草殘枝有待處理。慢慢來吧,會完成的,我鼓勵自己。

晴空萬里、清風送爽,鳥聲為伴、綠草處處,存在於此時此刻,實在地呼吸,看殘枝堆叠一角,之後幾年化作春泥,見到Polytunnel內的Wild Cherry在Brambles移除之後綻放高雅的白花,或許就是意義所在。

後話:開車回家的途中,車子難以加速,有時速度驟降,好像有人拉住後腿,儀錶板顯示引擎出了問題,回家後立刻致電車房安排驗車。近日都有預感要檢查引擎的偈油,特別是開長途南下之後。車齡有十年,不能太操勞。然後,我又想,自己不是也一樣嗎?已不年輕了,要就住自己的身體。









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閒適

復活節已過,但學校假期還未結束,我可以完成之前未有時間處理的工作。例如:

1. 石壁的口述歷史工作雖已結束,但任務還沒有完成,即使不受薪,義務仍在,幫忙審稿整理文章,乃樂趣所在,希望不負村民的信任,將石壁的故事娓娓道來。

2. 本來很想放棄,覺得自己都沒有什麼機會和學生做口述歷史,但在死線之前,還是不甘心,於是寫了一篇文章,送交編輯。今早收到編輯的電郵,已經發表了,我心底裡對歷史教學仍有執著,縱使現在不是時候,但未能輕言放下。我要效法巴西教育學者Paulo Freire,不論在何處,只要人在,教學便會自然發生。

3. 寫好了一份園藝的計劃書,希望向英國的慈善組織申請撥款,在這邊的香港人群體舉辦Permaculture的共學活動。

4. 下定決心將The Garden Forager和The Gardener's Year的重點摘錄,方便日後翻查。這兩本書我兩個月前開始借閱,可惜有時力不從心,覺得書中的植物太陌生,我認不得它們的樣子,然而這幾天再細看,發現它們很面善,我更可以直呼它們的英文名稱而不用翻查它們的中文名字了,這也算是進步吧。

5. 讀Bjorn Natthiko Lindeblad的《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提到「正念」(Mindfulness)和「察覺」的不同,前者太刻意、太用力,而後者開闊而隨心,書中很多內容都引起我的共鳴。我一直認為來到英國生活是一次修行,生活歸零、重新學習,用另一個角度、在另一個文化審視自我。

6. 明早繼續打理P的後花園,繼續培苗和修剪藤蔓,如果還有餘力,便將Brambles的枯枝剪碎,造成堆肥,以便分解。希望今晚早些入眠,回到早睡早起的生活節奏。

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

再生農業的原則

讀《Permaculture》雜誌,Ethan和Lorraine Gordon分享再生農業的原則,值得反思:

1. 整全思考:農業和農場是全體的一部份,任何設計都要考慮環境因素。

2. 對複雜的適應系統有一定的了解:將自然理解成動態及複雜的系統。

3. 對模稜兩可的情況要自在:接受自己不能駕馭全局,只要盡力而為,然後靜觀其變。

4. 有持續學習的能力:自我轉化,反思自己的世界觀,擁抱新事物,在自然中重新定位。

5. 了解人類人文與環境共同演化:人類的生理特徵及文化會隨著環境、地境及生境的變化而轉變。

6. 以地方為本的決策:任何農業決策都要以地方生境為本,農耕方式不能照辦煮碗。

7. 不同地景有不同的認知及生活方式:運用多元的生態視角,確定自己的遠景。

這些都是很好的提醒,亦證明了在英國重新開始的重要性,在園藝課從基本功做起,了解自己知識的不足及技術的限制,選擇合適的方法重回大地。


今日讀到的文章,提到多年生草本作物的配搭。


2024年4月2日 星期二

迷路

兩年前今日,香港還未解封,疫情期間難以跟村民做訪談,村民亦取消所有清明節的祭祖活動,我思前想後,決定和師弟到大嶼山一闖,開車到昂平坪,然後爆林到石壁,尋找鄉民留下的生活痕跡。

當年香港寧靜,空氣彌漫一份祥和,我們沿街走入山頭,看到以前的茶園,門外張貼著手寫的招聘廣告,大概是多年前留下的。離開市集人影漸渺,我也附去口罩,偶爾有遊人迎面而來,大家相視一笑,久違了的笑面。

那天大霧,山嵐縈繞,心經簡林傳來陣陣笑聲,原來是小孩子在簡林之間捉迷藏,如霧迷離。我沿石壁郊遊徑的指示繼續走,看看時間,已過了一小時,背包裡放著簡單的午餐、一樽水和一瓶寶礦力,大概足夠吧。

師弟有備而來,帶了一份古老村徑的測繪圖,我們深入鳳凰山,再不見人影,走了半個鐘左右,師弟指著茂林草莽之處,說古老村徑的入口就是這裡。

我徘徊於草叢中,撩撥草堆,隱約看到石徑,於是用行山杖作先鋒,揮扙直入,灌木林後果見村徑,村徑旁有鐵鍊作護欄,估計是以前鄉民留下的吧。再走一小時左右,我看到一棵大樹上噴上了紅色箭咀,好奇心驅使下我離開了古村徑,摸樹下山,就在土堆之後,看見兩座古墓,墓碑上清楚刻著「石壁」、「進士」的字樣,我如獲至寶,這是我第一次找到的文字證據,石壁鄉民曾在此生活,我喜不自勝,拍了下墓碑的照片,希望運用科技解讀其他已風化的文字。

既有發現,便不想回頭,但前頭無路,如何是好?水源溪徑是村落的生命線,只要我找到溪流,必定可以沿溪下溯,找到舊村。我再往下走,找到乾涸的石澗,我心想,天助我也。於是,我頭也不回,手腳並用,抱石下行。幸好我素有鍛鍊身體,並未覺累,但師弟是文人,少外出運動,走不了多久,便氣喘如牛。我看看時間,原來我們已走了三小時有多,我不想半途而廢,但如果在山野迷路,我如何負責?

而且,我和師弟已被石澗的懸鉤子和盲雞欓刺得滿身傷痕,我們沒有預過要落山爆林的,身上更沒有任何爆林裝備,只是看到了古墓、找到了石澗,便憑一股盲勁冒險落山,看到如此狼狽的模樣,我們決定上山,於是沿石澗向上爬。然而,回頭路比想像中困難,我們好像返回原來的石澗,又好像不是原來的那條,為何每個地方都如此相像?我終於明白山會吃人的道理,結界是真實存在的。

我們走了很久,跌跌碰碰,還是找不到原路,已經四個鐘了,疫情期間叫天難應、叫地難聞,我有點慌,好在師弟細心,早已用專門的行山app記錄我們的GPS定位,雖然不大準確,但花了一小時後,我們終於找到了古墓。

師弟累得不能再走了,我突然想起我們都沒有吃過午餐,於是我將身上所有食物和飲料都給了師弟,請他先吃飽休息,我還有餘力,會先沿山徑跑回昂坪找救援。我心焦急、不斷跑,快五時了,山野無人,我擔心師弟有什麼事,走到心經簡林時,我也筋疲力竭,我立刻打電話給師弟,問他情況,他說吃過東西、飲了寶礦力,有點體力,已返回山徑,請我放心。

那是我一生難忘的經歷,現在回想猶有餘悸,但那兩年疫情期間,和師弟上山下海,尋找歷史的拼圖,給我浪漫的回憶,自由和冒險深藏在我的基因之中。


當年今日在山徑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因緣際會

星期三在D城圖書館借了一本題為《Synchronicity(共時性)》的書,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是多年前恩師跟我分享榮格的心理學,這個概念的大概指兩件看來沒有連繫、但同時出現的事情,背後可能藏著有意義的連繫。很多年前舒生亦跟我分享過差不多的說話,他說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有天意,但我們必須要找出線索解讀背後的意思。書中有些很有意思的話,我試譯為中文,留下些記錄:

1. 生命有如拼圖,年紀越大,越能夠將碎片拼湊成圖像。

2. 很多碰巧出現的事情,其實反映我們的意識/潛意識活動。

3. 當學生準備妥當,老師便會出現。

4. 所謂的對與錯,端在於我們眼前的水晶球。人的意識活動或多或少創造著「現實」。

5. 共時性的概念與量子物理學有關連,我本來並大明白兩者關係,幸好之前看了《奧本海默》,當我看這本《Synchronicity》時,朋友剛好播放著BBC拍攝關於愛因斯坦的記錄片,其中提到相對論的突破,在於提出物量和能量可以互換,後來的量子物理學便基於這個理論而提出「測不準定律」。表面上看來「客觀」的現實其實深受「觀測者」影響,沒有獨立於「觀測」而存在的「客觀現實」。Synchronicity一書的作者(心理學醫生Chris Mackey)亦以這個發現分識「意識」與「現實」的相互關係。

7. 當我今早讀這本書的時候,朋友突然跟我說他的十歲女兒近日在睡夢中有種魂遊出竅的感覺,好像看到自己在睡覺。而這個時候我覺讀到書中的一句話:A person having an accurate premonition, seeing a vision or having an out-of-body experience might suddenly feel overwhemled.我立刻跟他分享這段話,這種經驗代表他的女兒正經歷personal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8. 榮格的心理學及其學派的發展深受東方神秘主義的影響,對於東方讀者來說比較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