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沙丘

讀Sight and Sound,才知Dune在西方文學及電影方面都很有影響力:

1. Dune以宇宙秩序為背景,比星球大戰更早創造宇宙系統的世界,Duniverse開創之後的銀河帝國、星際秩序的想像,Marvel宇宙是其中之一。

2. Frank Herbert創作Dune,正值Rachel Carson寫成《寂靜的春天》,兩者彼此呼應,生態失衡後,我們是否想住在了無生氣的沙丘之中?Baron Harkonnen的星球Giedi Prime便是生態完全被破壞、只剩下黑與白的單調行星。更有趣的是,Herbert於1970年代買了一個六公頃的農場,嘗試過自給自足的生活。

3. 星球Arrakis與現實的伊拉克呼應,難怪我看惡人Baron Harkonnen浸浴的黑水,就直覺那是石油。Freman的藍眼睛源於Lawrence of Arabia的男主角Peter O'Toole,原來Sandwalk那場戲是向Lawrence of Arabia在沙漠中起舞的場景致敬。

4. 1984年名導David Lynch曾拍攝Dune,可惜票房失利。我曾經買過David Lynch版本的LD,但只作收藏,沒有看過。其他導演如Alejandro Jodorowsky和Ridley Scott亦未能駕馭這本小說而放棄拍攝。電影藝術離不開技術發展,或者等到今時今日的電腦特效才能完美呈現Dune的世界。

5. 導演Denis Villeneuve早於1980年便讀了Dune小說,本來只是以符號出現的文字,先成為想像,然後導演讀了大量材料,如百科全書、分析文章、創作手稿等,想像才能不斷豐富、細節變具體,加上電影科技,文字才能成為影像。

6. 主角Paul的反英雄形象呼應美國於1960年代的政治環境,亦受反抗運動青年的關注。小說作者Herbert亦很有自己主張:The environment will affet all of the cultures that we see, and offers clues about how those environments have led them to develop, why the look and act like they do.這種觀點非常配合後來環境史學/全球史學的研究。

7. Dune揉合不同的宗教意像及歷史元素:基督宗教的彌賽亞(救主)預言、伊斯蘭的聖戰及最後的先知、英國人Lawrence帶領阿拉伯人反抗鄂圖曼帝國等。

8. 電影的Casting好厲害,選Timothee Chalamet(甜茶)為男主角因為他的雌雄同體特質(androgyny),一反陽剛硬朗的星際英雄形象。

9. 電影的攝影美學亦講究,參考1935年Leni Riefenstahl的Triumph of the Will,令觀眾看Giede Prime的場景時,聯想到法西斯和德國納粹的宣傳。

10. 從敘事的完整度可見編劇的功力,聚焦在Jessica和Chani兩位女角的差異,突顯「造神」與「反抗」的張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