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

備課

踏入八月,要認認真真為下學期備課,下午重頭再看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課程文件及練習卷,有些新發現。

1. 一直思考,為何不簡單稱為公民與社會,而要加入「發展」的字眼?在課程文件的字裡行間,可看出科目委員會以「發展」一詞,為此科定下主調,即學科知識、技能和態度都以建立、建設社會為目的,公民成為社會發展的共同參與者,過去強調獨立和批判思維的公民主體漸漸消失。

2.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和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這兩個主題,主要以內容知識的灌輸為主,文件清楚羅列知識內容,如:中國憲法、基本法、國安法、社會主義制度、中國政治架構、五年規劃、大灣區等等,隨著香港媒體報道的片面化,教師能夠搜集的資料並不會多元化。

3. 課程文件有種防教師(teacher-proof)的傾向,在很多細節位也提醒教師要小心選取教材,例如文件提到教師不應採取不成熟的議題作為探究題目。然而,怎樣衡量議題是否成熟?教師為避免誤踩紅線(文件強調與憲法及政制有關的校本教材要保存至少兩年),可能會選取已有官方定調或已具備社會主流意見的議題,但這樣的話,如何培養學生成為獨立思考的學習者(課程宗旨有提及)?依賴官定教材及依書直說會否成為教師的自保策略?教育局的督學又會否容許這個教學模式?

4. 考評局的模擬卷觸及似乎很「敏感」的國安、大灣區及疫苗猶豫等議題,但提問方式卻很政治正確,先有立論,再請學生提供方法,例如:學校對培養青少年的國安意識有多重要、青年到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及挑戰等等。這正好反映了課程文件所指的,多角度思考須以有建設性及正面的價值為原則,學生必須成為貢獻社會發展的公民。然而,社會發展的方向和方式本身能否成為討論議題?

5. 經過下午的搜尋,才發現有關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評論屈指可數,是寒蟬效應的表現嗎?教師團體或教育學者對公社科的評論頗一面倒,大多認為貼地及價值正確,這與十多年前關於通識科的情況差天共地,當年有讚有彈,討論的過程便創造了課程發展的參與空間。

對我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