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幸福感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替更
2024年8月27日 星期二
尾聲
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銀髮婆婆
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知遇之恩
2024年8月24日 星期六
牙醫
2024年8月23日 星期五
平淡慶生
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
通菜苗
2024年8月21日 星期三
流放
2024年8月20日 星期二
油牆假期
2024年8月19日 星期一
說書
差不多痊癒,距離上次到P的花園又一個星期了,是時候看看農作物的情況,順便收成一些羽衣甘藍作飯前菜。
或者昆蟲也把握最後的繁殖機會吧,近這兩星期發現膠棚的作物都被蛾和蝶幼蟲咬出很多洞,椰菜和椰菜花首當其衝,中間幾乎長不出新葉。近日表現最好的算是番茄,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終於長出了果實,不過仍未轉紅。南瓜開了很多雌花,但似乎還未結瓜,難道膠棚裡難以授粉?
我打算再培羽衣甘藍苗,入秋後繼續種在膠棚之中,看看它們能否捱過低溫。P告訴我他買了打草機,下星期送貨,可惜我下星期便要上班了,未必有時間清理他的花園。明天又要到N城的農圃,生活漸漸回復到繁忙的日常。
下午到一位本地朋友的家茶聚,穿過走廊,擴建的部份變成開放式廚房,中間放著中島飯桌,落地玻璃外便是後花園,花團錦簇,門外門內兩個世界。他們問我未來有什麼計劃,我說暫時沒有,學好園藝、發展志趣,做好眼前的事情。如果有機會,希望投身自然保育的工作。
想起以前在香港收集鄉村故事、聆聽種植經驗的日子。雖然英文不算差,但始終不是母語,用英文講理想,就好像用刀叉吃粥粉麵飯的感覺。早陣子看完《我家的故事》,很佩服宮藤宮九郎將能劇結合到日本現代生活,所以近排又看《龍與虎》(關於落語的日本表演藝術),有點像中國的相聲和西方的楝篤笑,就是透過說故事的技巧令聽/觀眾進入想像的世界,藉此觀照自己的人生。我一邊看,一邊懷緬以前在香港「說書」的日子。將來有機會的話,還是希望能繼續做體制外的教育工作。
翻看舊照片,2018年的今日,我在橫洲說香港鄉村的故事,希望這些故事能流傳下去。
2024年8月18日 星期日
愛勝過仇恨
2024年8月17日 星期六
批判與反思
今日帶Ira Shor的Empowering Education到咖啡店閱讀,進度頗佳,有些靈感可以為下一篇文章所用。書中有段話值得思考:
Simply acting out the bad feelings is not enough. We must reflect critically on the problem and go beyond mere opinions and feelings.
不知何解,當我讀到這段話時,我想起的不是以前教書的情況,而是兩星期前英國社會的動盪。新冠疫情、俄烏戰爭、脫歐等問題,令英國的生活成本不斷上升,英國人普遍對現時的經濟狀況感到不滿,甚至徬徨無助。在經濟不景時出現這些負面情緒,乃人之常情。然而,受過教育的人應該能穿透個人情緒,尋根究柢,反思問題的所在。Reflect critically(批判地反思)說易行難,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當人在山中,大家看到的風景都不一樣,誰可以說自己比別人更具批判力?此外,思考真的可以不帶情感嗎?
這兩個星期以來,不同的媒體就社會動盪的成因進行討論,BBC Radio 4的Moral Maze(道德迷宮)是我很愛聽的節目,主持人邀請不同意見的嘉賓就特定議題進行討論,不時充滿火藥味,但個個都能reflect critically。其中一集便是反思動盪的根源問題(BBC Radio 4 - Moral Maze, What do the riots say about Britain?),我認為這些才是提昇公民質素的教育,不知道現時還有多少英國人會收聽這些高質的節目?
如果要在雞蛋中挑骨頭的話,我認為不用Riot、改用unrest會令議題更開放,因為Riot(騷亂)似乎將整個抗議活動做了定調。無可否認,新聞報道選取了很多吸睛的畫面,例如燒車、掟磚、爆玻璃等,但亦有很多和平克制的示威活動在各地進行,以riot統稱所有示威活動,似乎掩蓋了某些理性的不滿聲音。這也是很多英國本地人不喜歡BBC的原因,他們覺得BBC的報道雙重標準,用香港的術語來說,就是太過「左膠」。
無論如何,眾聲喧嘩比一錘定音好,英國是民主和開放的國家,保持發聲、學習聆聽,才能找到出路。
2024年8月16日 星期五
餐單
我對吃沒有什麼要求,父親常說,食過喉嚨三寸味,所以一直以來,我對吃的要求很簡單,吃得飽便可。然而,人到中年,身體多了毛病,對於吃什麼、如何吃有更多的要求,味道還在其次,最重要是避免病從口入。
早餐:先喝一杯溫水,然後手沖一杯黑咖啡,之後再飲一杯溫水。如果有檸檬的話,會多沖一壺檸檬水加自種的薄荷葉慢慢飲。
午餐:蘋果醋伴沙律菜(菠菜苗、火箭菜、生菜)、芝士碎、煙三文魚、合桃碎、雞蛋、漬紅菜頭,再加一點牛油果油。之後將低糖水果(藍莓/士多啤梨)加入無糖希臘或冰島乳酪(以前在香港比較少見,在英國才知乳酪種類繁多,無糖和冰島乳酪比較濃稠,比較原味)。
晚餐:先來一大盤烚菜(這幾個月多吃自己種的生菜和羽衣甘藍,另外就是超市買的西蘭花和椰菜花),然後一碟炒菜(多數是瓜類配肉,例如茄子炒豬肉、翠玉瓜炒雞肉、自種的甜脆豆炒牛肉等等),有時候饞嘴,也會吃純蛋白質的餸菜,如烤魚、白灼蝦、豬扒、羊架、牛扒等,然而非常節制,適可而止。
差不多全戒糖和澱粉質,高升糖的水果也可免則免,做飯也不打芡,避免攝取過多的粟米粉(精製澱粉),不吃零食,餐與餐之間只喝清水或茶,午餐或晩餐前有時會喝一杯蘋果醋加肉桂粉。
每天不早於十一時半進食,晚上七時半後不再吃東西,每天間歇斷食最少十六小時,有時十七至十八小時。一日飲八至十二杯水,視乎當日的運動量而定,餐後最少運動三十分鐘。由於難以找到合適的外食,現在出街都會自備午餐,所以也省了不少金錢。
以前有些前輩告訴我,五十歲之後健康會急速轉壞,身體走下坡。幸好來到英國之後及早發現問題,為時未晚,現時已差不多回復到讀大學時的體重,人好像輕省了。下星期便踏入四十九歲,在入「五」之前要好好學習照顧自己的身體,管住自己的嘴,才能走更遠的路。
2024年8月15日 星期四
多情之光源氏
2024年8月14日 星期三
倒模
2024年8月13日 星期二
共處
2024年8月12日 星期一
一見如故
2024年8月11日 星期日
受造之美
2024年8月10日 星期六
潮落潮生
2024年8月9日 星期五
花語
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
源氏物語
谷崎潤一郎於二戰期間將《源氏物語》翻譯成現代日語,由於軍部認為《源氏物語》部份內容影響天皇制度的聲譽,即使《源氏物語》是日本文學巨著,亦必須刪去「敏感」內容才能出版。難怪谷崎潤一郎慨嘆說,「對於文學家的自由創造活動,被某些專橫的人們使用高壓手段封殺,我們不但無從發出一言半語的抗議,社會輿論也對此束手無策,更使我感慨萬千。」
順藤摸瓜,讀完《細雪》之後開始讀《源氏物語》。手頭上的《源氏物語》購於2000年,一書三策,分為上、中、下,由豐子愷翻譯,簡體字版,當年難以在香港入手此書,要拜託一位代課時認識的中六學生回鄉探親時替我買回來。《源氏物語》跟《細雪》一樣,放在書架二十多年,我還未開始讀,離開香港前遂將《源氏物語》寄到英國,下定決心要在英國讀完。
昨夜開燈夜讀,感覺有點像讀《紅樓夢》,主角光源氏和賈寶玉一樣,是絕世美男,為眾女所喜愛。關於「敏感」的部份,原來是光源氏愛上了自己的繼母,這與賈寶玉於夢中與嫂子秦可卿的情節亦相似。然而,賈寶玉對女性的情愛是點到即止的,是近乎精神上的崇拜,以女性的視角重新檢視世界萬象;光源氏對身邊女性的愛,更多是出於激情和肉欲,以男性為中心品評女性的美。這只是我大概的印象,不是嚴謹的文學分析,但從普通讀者的角度而言,這樣的對比非常有趣。我讀《紅樓夢》時便覺得很驚訝,曹雪芹雖為男性,但他心細如塵,寫林黛玉、薜寶釵、賈母、眾丫環等不同女性,都呈現獨特的女性視角,各有特色,彷彿一位男性作家分別飾演眾多的女性角色,然又非常有說服力。相反地,紫式部這位女作家,竟然能代入男性的身份,對不同的女性評頭品足,第二章左馬頭對不同女子的評論,完全呈現男性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
有人說《細雪》很受《源氏物語》影響,鶴子、幸子、雪子和妙子就是《源氏物語》中不同女子的現代版本,谷崎潤一郎的解釋是他一邊翻譯《源氏物語》,一邊創作《細雪》,或許受此影響也不定。讀《源氏物語》,其中的樂趣是豐子愷先生的譯文,通順雅致,完全不覺是翻譯文本,希望在暑假期間能讀完這部日本文學巨著。
2024年8月7日 星期三
山雨欲來
鋪天蓋地的報道,山兩欲來的警告,風暴來襲的前夕,社會彌漫恐懼的氣氛,似曾相識的感覺。
N城的朋友叫我留在家,不要落田了,以策安全。我說不用擔心,農務不等人。我想知水樽能否保護紅菜頭苗,也關心粟米的生長情況。有時候,雷聲大、雨點小,與其留在家中被動接收媒體的報道,不如外出感受真實的情況。
昨天到P的花園,今日到N城的農圃。粟米長高了不少,又多一株粟米抽穗。膠水樽發揮作用,紅菜頭苗多長了幾片葉、開始結頭。南瓜開了雌花,但不少側枝受鼻涕蟲咬斷。英國的鼻涕蟲胃口真大,明年一定要做好培苗功夫,等瓜苗菜苗再大一些才移植。
還在農圃,便收到市政府和學校的通知,因應事態發展,大學和公共設施都會提早關閉,商店落閘,警察加強布防。天空烏雲密佈,我趕緊除草、施肥、上泥,趁落雨前離開農圃。
陣雨打在擋風玻璃上,開出點點水花。
到超市多買些糧食儲備,遇見兩位幾個月前才認識的香港朋友。雖然大家只見過一面,但同聲同氣,倍覺親切,交代一下近況,彼此叮囑出門要小心。
回家後坐在客廳的落地玻璃窗旁,拉上窗簾,放純音樂詩歌,繼續讀《細雪》。小說來到最後的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但戰事還未蔓延至日本本土。大姊鶴子為著日益拮据的家計而憂愁,二姊幸子竭力維持各人的幸福,雪子對一切採取旁觀的態度、包括自己的婚事,妙子珠胎暗結,最終承受人生之痛。
小說以一九四一年作結,一切彷彿未完,故事戛然而止。然而,作為讀者,我知道更大的厄運正等待著她們,偷襲珍珠港將會改變日本人的命運,東京大轟炸和廣島、長崎的原爆將會令四姊妹努力經營的幸福生活頓成泡影。
如果歷史是一部未完的小說,我們不也是其中的一個角色嗎?有什麼命運正等待著我們?我們又憑什麼經營自己的命運?鶴子、幸子、雪子和妙子分別代表著四種人生態度,從她們的故事中,我們亦瞥見自己的影子。
2024年8月6日 星期二
亂中尋靜
2024年8月5日 星期一
回到現實
2024年8月4日 星期日
聖島
2024年8月3日 星期六
船河
2024年8月2日 星期五
2024年8月1日 星期四
隱形
前幾日趁陽光普照外出遊玩,今日氣象局發出黃色暴風警告,我決定留家看書。早上傳來淅瀝的雨聲,玻璃窗點點雨痕。
依舊沖一杯黑咖啡,坐在客廳的落地窗戶旁,隔著窗紗可看到街景。
先修訂文稿,將定稿傳給編輯,工作完成了,繼續看《細雪》下卷。不能否認,初看《細雪》時,時會感到不耐煩。谷崎潤一郎的文章就如一幅工筆畫,鉅細無遺地描述蒔岡家四姊妹的生活,閱讀時就像走進了戰前的大阪,不過我只到過大阪兩次,對於地方的記憶只停留在車站的名稱,所以一開始並不能投入《細雪》的世界。
雪子是是這部長篇小說的主角,故事圍繞著她不斷相親的經歷,然而關於她的描述卻是最少的。我們所知道雪子的一切,都是她身旁的人的看法,或者是別人心裡對她的評論,至於她自己的想法,我們所知不多。她給人的印象總是不置可否、支吾其詞,從來沒有要為自己辯解的意思,別人替她能否出嫁而著急,她卻以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姿態回應。弄貓、賞花、和姨甥女玩耍,像與世隔絕般生活。我們甚至不知道她有否感到孤單,這也是另一個初看這作品時不耐煩的原因。
故事進展得很慢,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有時甚至很細碎,即使以戰前的日本為背景,也完全感受不到緊張的氣氛,這一點和川端康成的《雪國》很相似。然而,讀著讀著,我開始能進入她們的世界,讀到下卷,我竟然為雪子能否出嫁而感到緊張。由本來漠不關心、甚至有點厭惡雪子那種無可無不可的被動,到後來同情她的處境,處處被約束,家庭教育、社會倫常、家人期望,全部都落在她身上。她不如姊姊鶴子和幸子幸運,能按照舊風俗嫁給門當戶對的人,她亦沒有妺妹妙子的叛逆精神,敢愛敢做。
《細雪》是一杯白開水,要細味才能欣賞其中的清甜和礦物味道。楊照先生的分析亦很貼切,雪子之如主角,就如雪花一樣隨起隨滅,反映著無常的侘寂。